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通用36篇)

时间:2024-03-05 09:54:18 作者:admin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篇

一、前言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目标在我们的生活中,犹如漫漫黑夜中的灯塔,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才不至于误入迷途,浪费光阴。它如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我们为之努力拼搏。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特别是作为中职生的我们,更应该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以便自己尽快地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正如伯恩·崔希的一句名言:“成功等于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我从小就崇拜老师,看到他们在讲台上自信的讲解,就想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教师。因为我喜欢孩子,幼儿教育这个行业,所以自信能在幼教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我知道求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会时刻做好面对机遇和挫折的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决定首先做好职业的规划,让它引领我走好今后的职业之路。

二、自我分析:

(一)性格分析: 我来自于安徽合肥,是一个自小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性格是典型的乐天派,为人热情,直爽,处世灵活,能较好的适应外界变化,善于与人打交道。平时生活勤俭朴实,吃苦耐劳。

但有时做事考虑不够周全。今后做事时,我会多用心,多思考,养成“三思而后行”的处事习惯。

(二)职业个性分析:

我在班里很努力,工作中主动积极、认真负责,为人正直、自信,耐心细致。我相信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三)我的兴趣:

我喜欢与人交流,特别是孩子。他们天真可爱,纯洁无暇,和他们在一起有种说不出来的轻松,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文学、画画等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正好可以跟小朋友讲故事,教给他们画画,用动听的语言和手中的笔为他们描绘美好的明天。

三、我的专业

我现在是合肥理工学校幼师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幼师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现开设了语文、口语、舞蹈、声乐、乐理、美术、舞蹈等课程。我的语文和美术成绩特别好,在学校的演讲和朗诵比赛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最擅长的是画儿童画,钢琴弹的也很好。不足之处就是舞蹈成绩不太好,因为我体型偏胖,有些动作做得不到位,我会合理控制自己的体重,加强舞蹈训练,争取做到更好。

四、我的职业价值观: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个人就业观念、职业目标、择业行为、择业手段以及将来职业发展都具重要影响。所以,我们首先应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职业价值观类型中,我属于志愿型,其特点是富于同情心,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为无比快乐。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我看来,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爱心的那个人。最美乡村女教师王桂梅,扎根深山十余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无怨无悔,为孩子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该具备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幼儿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幼儿老师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

五、环境分析:

(一)家庭环境: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中职毕业后,我打算直接就业,自己养活自己,以减轻父母负担。我的父母都很尊敬老师,重视教育,特别希望我也能做一名老师,这正和我的选择不谋而合。

我现在就读的这所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完善,能满足我们学习训练的各种要求;而且,学校创办的附属幼儿园,为我们的实习、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是我在我校幼儿园实习的图片:

(二)社会环境:

我的家乡——合肥肥东县,历史文化悠久,总人口830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地级城市第18位。近年来,济宁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济宁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 规定“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城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举办幼儿园,扶持公民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联合办园。”幼儿园的大量兴办,需要大量幼儿教师,这给我提供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同时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要求提高了,家长也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所以工作的竞争也是很激烈。

(三)职业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很单纯,和社会无太多关系,环境状况舒适,而且富有童趣,职业从各个角度来看都还算轻松,但责任重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既要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又要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所 以这个职业要求教育人员既细心又要有耐心,要有无私的奉献的精神。而我本身就特别喜爱孩子,喜欢与孩子呆在一起,非常适合在幼儿园工作。

六、确定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今后的职业目标: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七、划分阶段

八、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决定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学习阶段(20xx——20xx年)

首先认真学好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知识,练好专业基本功,说好普通话,严格完成每科考试,并不断锻炼自己。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实习阶段(20xx——**年)

实习期间,认真学习总结实习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 就业阶段

工作之后,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通过继续教育,拿到本科证书;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九、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未来的路很长,既有坎坷的小路,也有平坦的大道,但我会努力克服困难,不骄不躁,适时调整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奋斗拼搏,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篇

一、声乐小组课教学,在声乐基础知识方面及歌曲作品方面要做到教学计划的统一

1.在声乐基础知识方面。

声乐教师面向小组同学布置相同的练习发声曲,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演唱提出歌唱技能和音乐感觉上的不同要求。教师要讲解声乐与生理、物理的众多关联,教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身体条件来唱歌注意强调正确的发声方法,教师做以示范,在课上,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师的口传身授,感受了解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通过看、听其他同学演唱也能够体会不同的嗓音条件、不同的音域、及歌曲不同声部的特点。演唱不同的歌曲时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感觉。选择适合自己声域范围的练声曲。从而提高学生们听辩和分析正、误发声方法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的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歌曲作品方面。

在一个学期内,每名学生除了要完成规定歌曲作品外,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声乐作品,唱于老师和同学们听,在声乐小组课上,学生们可以听到和演唱自己已经熟悉或掌握的歌曲作品。方便于学生们对演唱方法和技巧的巩固,同时可以从演唱风格比较中看到其他学生对相同的歌曲作品的处理与表现。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歌曲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声部演唱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们集体歌唱音准和节奏的的基本能力,同时丰富学生们对歌唱的体验。培养一种合作精神。学生们在声乐小组课上能更多、更广泛的了解声乐作品,掌握更多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表现这些不同的歌曲作品。

二、学前专业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方式

1.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调寓教于乐。声乐小组课既丰富了声乐课堂内容,同时还为声乐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适时更新教师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声乐小组课可以制作系列微课上传网络,方便学生们时时查找。微课教学内容综合了声乐教学法、作品鉴赏以及歌唱技能等多项知识,教师在备课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软件设计教学PPT,按演唱方法、演唱技巧演唱作品制作系列课程,教学方式多样新颖,不仅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也可使学生通过微课教学的模式进行角色转变,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转为主动地讲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提高教育技术能力。

2.声乐小组课可以展开讨论式教学。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标要培养所决定,切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的目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十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认为讨论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任务中有着实际的需要和要求。而讨论式教学法也能在声乐小组课当中得以有效的实现。在声乐小组课上,声乐教师和每个学生可以随时围绕声乐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问老师答疑,当堂课的问题当堂课研究,检验加以解决。而每个参与的同学都会在课堂上思考、组织、构思。教师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体验同学生们分享交流,学生们积极交流,展开讨论。经常地进行讨论学习,会促使学生们养成一种善听、善解、善思、善问的习惯。有利于表达歌曲、更具有一定的演讲力和感染力。提高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这些却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关键经历,是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和能力。声乐小组课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就为学生们提供了这样难得而又可贵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这一点将对学生们今后的音乐教学起到不可估量的帮助和作用。

三、声乐小组课考察目标要统一

声乐小组课的教学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展开教学。学前教育的声乐课是以班型划分的小组,10——20人一组,制定统一的教学进度计划,定期进行教学检查。

1.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分注重平时考核,声乐小组课的作业

检查可以是多方面的形式,学生定期观摩、比赛、个人独唱会、小合唱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这就加强了课堂艺术实践气氛,增加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这给学生的声乐学习注入活力与动力,增强了竞争意识,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每学期期末考试10人一组进行当场赋分,现场点评。

再选出优秀学生进行观摩及汇报表演。这种考试方法能够增加学生演唱的经验,增强演唱的水平。

四、结语

学前教育是全民低龄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老师、专家,是我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尽的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声乐小组课的开设集中了教育资源,统一了教学目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空间。声乐教师要适时革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多深入用人单位以及学前教育机构了解现实所需的人才类型,以声乐学科结合其它相关学科,共同探讨培养适用人才的需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真正为学生着想,培养全能型幼教老师。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篇

摘要:伴着“二胎”政策的热潮,学前教育专业在各大高校纷纷上马或升级,尤其是强调特色、重视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以及牢牢瞄准人才市场需求灵活决策的各大民办院校。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就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凸显的问题而言,笔者拟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希冀对教学实践与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应用型;技能人才;学前教育;美术;改革创新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多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民办院校也纷纷开设此专业。然而,由于各院校的历史背景、战略导向、学科优势和资源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们在形成各自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单就美术类课程而言,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而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因循公立院校做法、教授内容与幼儿园需求脱节、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亟待解决。

1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及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有别于专业性理论研究人员,其更加侧重于按照特定领域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规范从事非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主要的职能在于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或构想应用于实践。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发轫之处,比之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须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而非学术研究;相较于职业教育,其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幼儿园,其工作又有一定的启蒙性和研究性,因而这又不同于职业教育。

2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异军突起

从国家层面而言,近年来,国家对于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关注、重视和引导无疑会牵动诸多社会因素。很多大中专院校都接收到了这个信号,纷纷升级已有专业或新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同时,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国家逐渐放开“二胎”。这自然也刺激了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异军突起。此外,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的第一代,“80后”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经历也使得“80后”对于学龄前的教育尤为重视,这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强、注重操作、强调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特征与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间有着天然的机缘,这是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遍地开花的另一诱因。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但很多院校在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和修订其专业培养方案时却出现了很多差异。一部分院校因本身便设置有人文或教育类相关专业,于是在美术课程的设置上要么平均用力,要么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突出某一方向的课程。还有一些院校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设置中,学科带头人或受教师自身专业优势的影响,课程设置被“绑架”,导致整个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此,相关院校应以国家教育部门提供的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特色和模式做适当调整,并请领域内的专家和一线幼儿园美术教师提出意见,最大限度地使本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化、合理化。

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而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陈陈相因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许多民办院校尤为重视的办学方向,实践也能证明,这些院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特色的同时,确实也为中国青年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也着实培养了一批公立院校忽略或不愿介入的专业人才。然而,学前教育专业有其特殊性,部分院校一方面强调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却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授实践和摸索中依旧借鉴公立院校偏重理论和研究的模式,陈陈相因。既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那就更应该因地制宜,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生源与教学环境大胆创新,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特色和差异性,切不可盲目照搬外部经验。

教授内容与幼儿园需求脱节

学前阶段的幼儿因其智力、心理、活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获取的信息也较为单一。如此一来,极具传播时效性的网络、电视等信息渠道便极大地影响了幼儿的认知。于是,儿童世界中,时下最流行的要素也就进入幼儿的脑海,其中有关美术、音乐方面的信息最为丰富。可是,多数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色的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建立长期合作的高品质幼儿园、资金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美术课程的教授上一定程度地脱离了幼儿园和幼儿本身的实践与认知。笔者以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色的院校在美术课程的教授中一定要多做调查、加强教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保证同步于幼儿园的需求。

课时不足、缺乏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会涉及基本造型技能、色彩知识、儿童绘画、纸工制作、泥工制作、布艺、综合材料画等方面的内容。很显然,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都与实践相关。众所周知,由于受教育对象的大脑与肌肉在熟悉和适应一定的技能时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偏重技能与实践方面的学习其所需时间一般也相对稍长。无独有偶,多数院校基于师资短缺或降低教学成本等因素考虑,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课时的情况。原本科学合理的学时计划出现缩水,学生的实践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课时和实践环节是保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生命线,相关院校应分清主次,划定红线,切实保证美术类课程的基本课时与实践。

4结语

美术类课程对于学龄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色的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中除了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理念外,也一定要遵循美术课程的教育规律,不断自查和反思自身在办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如此才能真正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飞帆.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N]._,20xx-11-25.

[2]…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xx(2).

[3]…吕袁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新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xx(2).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4篇

【摘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学习实践的主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情景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有效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音乐活动组织教学能力。本文以情景式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期探讨其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创设情境;幼儿音乐活动设计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幼儿园会广泛的应用到幼儿的音乐课堂,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性较强,学生兴趣索然。学前教学专业所开设的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教材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课堂实践,因此在实习或工作过程中出现音乐活动设计吃力,无法真正掌控课堂的尴尬局面。将情景式教学模式引入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爆发音乐活动设计潜力的同时,进而掌握相关理论及实践知识,并能够了解熟悉真实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实习及就业都有很大帮助。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但缺乏课堂实践,因此在实习或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真正掌控课堂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将情景式教学引入课堂,构建情景式教学体系,着手解决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性的问题。情景式教学实施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实施之前,教师要先带领学生们观摩真实的幼儿音乐活动课和观看分析幼儿音乐活动优质网课,使同学们对幼儿音乐活动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熟悉幼儿音乐活动课的流程及幼儿对音乐活动课堂的反应。

一、情景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实施的准备工作

活动设计: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一般一个班级有40名同学左右,可以将学生分为4-6组,每小组设有小组长,各小组同学根据任务进行分工,围绕教师本周指定的音乐主题,聆听分析音乐,根据音乐旋律特征及歌词内容,讨论并撰写本组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设计明确的教学情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求符合幼儿的相关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及兴趣特点。选择教具:教师借助具象的道具展示给幼儿,较为符合幼儿期孩子们的具象思维。年龄越小,在音乐活动中越需要道具的使用,学生可根据歌曲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道具。如在《咚咚锵》这首歌曲中,学生可以准备小锣和小鼓乐器作为活动的道具,借助敲锣和敲鼓两种乐器,幼儿能够清晰的掌握两种乐器的音色,在幼儿熟悉歌曲以后还可以请幼儿来敲击锣和鼓,使幼儿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选择视觉媒介:视觉媒介主要包括图片、视频。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在音乐活动中选择与歌词相符合的图片和视频,是引起幼儿对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如在《买菜》这首幼儿歌曲中,歌词中出现了鸡蛋、青菜、鱼、萝卜、黄瓜等蔬菜,学生采取在音乐活动中展示这些蔬菜相对应的图片,能够帮助幼儿形象理解记忆歌词。活泼有趣的视频在激发幼儿兴趣、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粉刷匠》《理发师》儿歌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播放一小段关于粉刷工人和理发师的视频,将引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共鸣,幼儿进入音乐活动比较自然、容易。观摩课堂:学生可以参考所观摩的幼儿园音乐活动课堂,也可借鉴线上课程进行观摩学习,如中国慕课、各网站的优质课等资源,都有精彩的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程,学生从中获取相应教学知识,并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进而改进完善相应的幼儿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二、情景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

计课堂实施过程在各组教学活动实施之前,首先由各小组的代表同学分别介绍本组的教学设计,由小组内的一名同学担任幼儿教师的角色,接下来便进入情景式教学。音乐活动情景设计:在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中实施情景式教学,能够使学生们设身处地感受到真实的课堂情境。作为教师角色的学生,也应该设计适合音乐的情景活动,如歌曲《两只小鸟》一课中,学生设计了一棵大树上两只小鸟的故事情境,并指挥同学们一组扮演叫“丁丁”的小鸟,另一组扮演叫“东东”的小鸟,学生互动合作,达到课堂气氛热烈的良好效果。角色分工: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角色分工可分为多重扮演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活动中不同角色,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到课程活动中丰富的情感,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发散研究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经过自身的经历能够对所出现的问题有深刻体验并能进行梳理总结。小组探讨:在一组情景式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分小组针对教学情况进行讨论,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利用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本组的音乐活动进行仔细剖析,获取教学经验,进而得到全面的能力提升。分析总结:经过实际幼儿音乐课堂的观摩及情景式教学引入高师课堂的实施,学生对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明白了看似简单有趣一堂课,原来是由多方面的功底积淀而成,从而更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学们表示经过情景式教学的实践课堂之后,他们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设计思路,对教师而言,也增加了教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并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正所谓教学相长,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提升。

三、情景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实施的优点

首先,情景式教学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程中的运用,需要同学们的自主参与和相互合作,根据音乐主题设计的分组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学生分析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其次,情景式教学能够还原课堂的原貌,不管是作为代表发言的同学或是担任教师角色的同学,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作为教师角色的同学,在课堂把控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因此,情景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未来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将本课程的实践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注重到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如能将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运用到幼儿音乐活动设计实践中。

四、情景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实施的反思

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实施情景式教学缺乏教学教材和模板的参考,教师只能根据目前已有的幼儿音乐活动教材制定教学课题,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教学经验等各种因素,存在一些局限,在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及实施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音乐活动不够丰富等,因此如果有更多的高师学前教育教师们一起就幼儿音乐活动情景式教学这个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根据自身特长开展相关的研究,从而集大家智慧制定出相应的教材和模式给教师和学生作参考,将会大大提高幼儿音乐活动情景式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就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具,学生设计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都会用到一些小乐器和道具来提高教学趣味性和幼儿的参与性,如一些简单的乐器,像木琴、吉他等音乐活动常用的乐器,还有一些道具如各种动植物的玩具、常见的生活用品道具、交通工具道具等,这些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但是学校缺乏这方面的物资资源,学生只能自己用手工制作或者用图片代替,从而影响学生设计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效果。

五、小结

构建情景式教学体系,将情景式教学引入到课程中,能够让学生熟悉现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将所学的教学实例及补充歌曲直接运用到幼儿教学实践中,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丰富自身的音乐教学资源。将情景式教学模式引入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在音乐活动设计及展示方面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使课堂情境再现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对教学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然将情景式教学模式引入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课堂还处在探索阶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指导教师自身的局限、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学用具的缺乏,以及课堂时间安排问题等,如何在一堂课中高效利用时间,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展示和学习,也是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冉红.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心理学课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xx,(7):58.

[2]白华毅,程志斌,杨曦程,美玲.新农科背景下基于PBL的情景式混合教学探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xx,14(3):117-121.

[3]王秀萍,周儿.歌唱教育活动[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4]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资源[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秀萍.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郎敏.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浅析[J].当代音乐,20xx,(21):43-44.

[7]朴京哲.以音乐游戏为载体的幼儿益智成长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xx,(04):67-68.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5篇

一、引言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内在需求。若要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就必须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在规律做详细探究,不断地革新教学方法、完善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判断。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下,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评价多采用测验、考试等形式,这种评价手段不仅单一僵化,而且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因此,应当不断革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采取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手段,让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提高学生的保育能力,将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在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曰常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自学情况、课堂考勤等方面综合考察,并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习情况、实践计划、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此外,在评价过程中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当引入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增加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同时,还应当采用动态考核模式,根据小组互动、实训学习、师生互动、项目完成等情况进行互动能力考查,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丰富考察手段,提高学生的保育能力。目前,随着各个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前教育专业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专业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的难度,致使教学评价多停留在校园教学活动中,因此,若要增强“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评价的科学性,高校还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三、注意加强情感教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幼儿保育工作较为繁琐和复杂,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充足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幼儿的身心进行悉心呵护。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质需要逐步培养,因此,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师德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基础与核心,当前,部分高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建设中存在较多不足,依据目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应当实施打破学科体系,增强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比如,在学习“幼儿的膳食和营养”这部分内容时,就不能单纯地考虑营养学知识,而应当根据幼儿膳食的特点在食材配置和选择方面加强设计,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

自觉调查和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除此之外,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基础理论教学中不应过于深入和拓展,实践教学方面则要增强实用性。比如,在教学内容选取和安排时,应如何指引学生自觉完成幼儿园需要的卫生保健实践项目,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等。再如,应当在这门课程学习将要结束时安排学生进行保育员实习,以增强基础理论和实践的衔接性。而在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这部分内容之前,则要组织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的基础知识。

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前告知学生教学安排,比如,学生需要思考的具体问题,课前需要准备的材料,自主完成哪些实践项目,阅读哪些材料等。这些课前准备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学前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时间,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的讲解。只有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尽可能地细化预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阻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与教师沟通交流,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6篇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其的逐步重视,加速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幼儿时期,重点开发幼儿学习环境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针对学前教育活动进行优化,非常有利于幼儿的成长。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

1.硬件建设投入不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是经费的大量投入。学前教育不属于政策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的占比中,仅仅为,与国际水平的相比,差距很大。据统计在20xx年,我国民办幼儿园在所有幼儿园总数的占比中,达到了,尤其是农村开办的,基本上都是民办幼儿园。这些一般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大多数都承受不住太多的资金投入,与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根本接触不到。地区性的经济发展,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就我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来说,幼儿园内部多媒体活动室、投影仪以及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部分幼儿园甚至实现了100%的网络接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和配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就比较低下,很多幼儿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信息化硬件装备,教学设备仍是以录音机、电视机为主,30%左右的幼儿园甚至任何设备都没有。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同一个地区也存在差异。城市与乡镇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就存在很大的不同,教育失衡现象尤为严重。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改善区域差异以及城乡差异,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路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

2.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

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在幼儿园得到充分发挥,其关键点在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20xx年12月颁布时,明确要求了幼儿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虽然这一要求并阐述的不是非常具体和明确,但是已经充分表明了我国政策目前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幼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以无法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个别地区有的进行了教育培训,但是涉及面比较狭窄,培训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国外学者霍兰德就指出,目前幼儿教师之所以无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整合,主要原因就是幼儿教师将信息技术当成了传统的教学工具,对其的看待眼光不是发展性的。她强调,整体的幼儿教育应该适应“适宜性”原则,只有从幼儿的身心角度出发,开展适宜幼儿的教学模式,设立一些合适的教学活动与游戏,这样才能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融合在学前教育中。

二、科学地探讨学前教育信息建设的基本措施

1.配备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要把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制定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建设网络设施时要采用辐射小的网络技术设备,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环保型的学习环境,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园内接入无线网络,并且可以在班级上网。示范幼儿园以及信息化实验幼儿园可以尝试园内的无线网络覆盖。尽可能地为幼儿园配置一个多功能活动室,同时配备电子白板以及教学投影仪,适当增加园内的电脑设备,为教师、幼儿和家长提供充足的网络媒体资源。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

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核心,就是在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增加信息技术,优化教师在幼儿主题活动中的技术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设立更真实的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的全面认知与学习,帮助幼儿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将语文、科学、社会、健康、艺术这五大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使它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实现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的结合。只有在学科中融入了信息技术,才能提高幼儿对于计算机以及其他信息设备的感性认识,提高计算机在幼儿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结语

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情况来看,其发展过程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就是幼儿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度不如中小学以及其他高校。其次,就是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使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我国政府以及一些地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而且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及发展策略,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虽然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之路会一直走下去的。

参考文献:

[1]邓君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J].管理创新,20xx,(22):113.

[2]吴文涛,赵栋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4):67-70.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7篇

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健康全面身心并重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结束语

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

一、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学前教一育阶段是人的身体发展、智力与经验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

2.学前教一育阶段是人生变化最大、最快的时期,也是最易发展、最易受挫的时期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此,下面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主要从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育人理念

2.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实践目标。

3.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学前儿童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主体性意识;同时,仍须经过社会化过程,从“不成熟”状态解放出来,走向“成熟”状态,成为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人。但是,学前儿童不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和科学验证能力,只能接受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学前儿童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须是自觉的主体,毕业论文;市场的营销管理具有主体意识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前提。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毕业论文:企业管理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4.审美过程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3.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方法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纲要

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第一,学前教育成了民生的焦点。

第二,学前教育处于人生教育的最初端点,对人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基础性奠基性意义为全球脑科学研究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所揭示。教育。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说:

第三,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如何写好毕业论文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第四,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和东方文化上的一些特质,在近十年来加速了事实上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竞争,国民越来越感同身受地体认到下一代的生存发展、财富的积累以及幸福指数与个人受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密切。

第五,过去一个时段,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的失误和不作为,导致了学前教育徘徊、犹疑和迟滞。学前教育非义务教育的性质,让政府和教育行政忽视了对学前教育深切而全面的关注,企望靠市场化动力去发展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点

究其“小学化”“成人化”滋生的原因,有如下方面:

一是对儿童权利保障和学习者权利的漠视,这是我们各类教育和各阶段教育的通病。如何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旧是口头上的说辞,少见实际的行动。

二是社会的浮躁状态,教育价值观、学习观、人才观、学生观、知识观的陈旧、片面和扭曲使然。人的发展本质上应是综合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是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生存竞争的压力和想通过子女的发展补偿自己人生缺憾的祈望,助推了家长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不当要求和需求,逼迫幼儿超前学习,驱使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教学。

四是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受到竞争压力的考验,特别是各类幼儿园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抛弃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坚守学前教育的规律,片面地跟随社会和家长的不正确要求,把外语、拼音、计算、轮滑、跆拳道、蒙台梭利感统训练等庞杂的内容塞进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之中,以取悦家长和社会,包装成所谓的特色,达到多收儿童和多收费的目的。

五是小学在招生中,对儿童入学附加考试、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管理办法面试等条件,其内容导向也助推、影响幼儿园向“小学化”和“成人化”靠拢,以适应各类“名校”的要求。

六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对幼儿园课程教学和活动结构缺乏督导、监管、研究、指导等措施,缺乏执法力度,基本处于放任的状态,这导致了教育教学偏离正确的轨道。

以笔者的看法,在未来推进学前教育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于解决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纠正“小学化”“成人化”教育倾向,显得更加困难,更加需要时间和过程,因为应试教育大的环境氛围不改变,文化变革不充分,根本的教育制度和体制不改革,“小学化”“成人化”的弊端就难以彻底根除,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认识和可持续的行动。

三、破解“小学化”“成人化”教育倾向的对策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_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家即将颁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二)要深入研究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自考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程序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四)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施策略体系,要改变当前零打碎敲的做法和仅仅局限在知识技能衔接的层面上,要通过研究与实践澄清当前幼小衔接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纠正错误行为。

(五)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探索和建立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两个方面的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毕业论文的内容常见错误评析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六)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园互动,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七)加强三支队伍的专业化。

(八)要重视农村乡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要以重点建设和扶持一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主要措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使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上毕业论文范文提纲请参考。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8篇

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教师缺乏的社会背景下,导师制作为一种帮助实习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途径,逐渐开始了在教师培养领域的探索和运用。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学前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已然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关于导师制在幼儿园教育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新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其在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还很少见。同时,针对当前教师职前培养中“结合实践对师范生开展的教师教育培训与指导很少”的弊端,导师制为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等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基于笔者所在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导师制活动开展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探析,笔者从导师构成、活动内容和形式、管理制度、外在支持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导师制的优化策略。

一、推行“双导师”,实行导师轮换制

导师的构成是“导师制”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经验丰富的各类教师可以帮助在校学生突破视野、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更好地进行其专业学习和成长。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导师制主要涉及到幼儿园一线教师及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学生反馈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指导多偏向于教学现象和实践技能,固然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无法对教学现象和案例进行理论解析。因此,笔者认为在导师的构成上,应推行“双导师”,将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行业导师主要来源于幼儿园一线教师、教研员、管理人员等;专业导师主要来源于高校专职教师、理论专家、教授等。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广阔的专业视野,导师制的实践运作可实施导师轮换制,保障导师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每位导师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及内容有着不同的见解,这直接导致了导师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笔者所在院校导师制活动的经验表明,通过导师轮换制,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教育理念、不同研究专长、不同专业视野的导师,可以提供学生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批判意识。从专业导师的角度出发,专业导师的配备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有所调整。低年级的导师以基本专业课教师和理论专家为主,引导学生关注教育规律、教学现象、幼儿发展特点等;高年级的导师以专业技能课教师为主,包括教法课、游戏设计课、实践实习等。从行业导师的角度出发,应定期轮换来自不同园所、教研所的幼儿园教师、管理人员和教研员,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理念和园所文化,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通过以上轮换制,让学生拥有“整个学校的体验”,并为学生创设可在不同教育机构和班级进行观摩学习的机会。__

二、聚焦于问题解决,拓展导师制活动形式

“导师制”的开展过程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制的质量。通过笔者所在院校的实践探索发现,行业导师展开的活动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随机,无法满足学生的即时发展需求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活动内容应指向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需求和问题解决,拓展导师制活动形式。

一方面,活动内容应指向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需求和问题解决。本院校导师制活动的经验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且在专业学习中将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导师制活动内容应基于对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进行安排,指向学生的问题解决。根据笔者访谈发现:大一学生处在一个懵懂的阶段,导师可引导学生制定专业学习规划、了解专业前景、建立专业认同感等;大二学生将开始初步的专业学习,导师可结合幼儿园的教学案例和工作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规律等;大三学生的导师制活动可依托于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大四学生的导师制活动可聚焦于就业指导、专业技能操练、心理辅导等。另一方面,扩展导师制活动形式,多角度解决学生问题。由于本院校导师制探索针对的学习对象是20xx 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此本院校导师制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涉及到校内专业讲座、校外观摩学习与参观。在活动内容指向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导师制的活动形式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和性质灵活调整,拓展为案例分析、学生汇演、小组讨论、专题讲座、观摩学习、教学模拟、分享教学材料等多种方式。

三、健全导师制管理制度,争取多方支持和帮助

为保证“导师制”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建立科学规范的导师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尤其需要规范导师聘任制度、优化导师激励政策,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学院、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多方支持与帮助。

笔者所在院校导师制开展的经验表明,规范导师的遴选和聘任制度可以帮助导师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主动参与导师制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首先,导师作为学生专业成长的引导者和启蒙者,其素质能够影响学生的观念、能力及未来的专业成长。学院在遴选和任用导师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有能力、有责任心、乐于分享的教师。其次,重视行业导师的教学经验。行业导师可以通过案例呈现、教学视频、经验传授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尽早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活。再次,通过对学生访谈发现,学生对导师制活动报有极大的期望,且积极、认真地参与导师制活动,但是活动结束后往往很快就印象模糊,究其原因是活动内容往往难以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各年级的课程安排进行选择专业导师。此外,为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学院应优化导师激励政策。不管是行业导师还是专业导师,学院都应颁发正式聘书,并依据常规的工作量和学生人数,设定基本的指导报酬。同时,根据每学期学生和学校对导师的评价,可实施弹性工资制度:对于指导质量较高、态度认真的导师,给予导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设立连任制度;对于指导不力、效果不好的导师,给予适当的惩罚。

导师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培养的创新路径,受时间、场所、班车、材料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其运作依赖于学院、教务处、幼儿园等多方的支持与帮助。学院应通过多方宣传,提高学生和幼儿园对导师制活动的关注和认可,创设独有的导师制文化。对学生而言,导师制可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榜样和支持;对幼儿园而言,导师制可提供幼儿园教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探讨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对高校教师而言,导师制可丰富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在三方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培育平等、尊重、互助互惠的异质性合作文化③。此外,学院和教务部门应为导师制的顺利运作提供专门的物质资源,包括活动的场所、器材、运输工具、资料等。

导师制作为学前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导师制的运作过程中,应推行“双导师”,实行导师轮换制;聚焦于问题解决,拓展导师制活动形式;健全导师制管理制度,争取多方支持和帮助。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9篇

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数巨大,形式和种类多样,但真正的幼儿园在其中的比例不是很高,而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比例更加偏低,未达到标准的幼儿园无论在校园的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巨大问题,危害幼儿正常的成长。这些幼儿园或其他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也使得学前教育系统变得混乱,严重影响正常良好的学前教育的进行。

【一】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

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

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说明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幼儿的音乐、语言、舞蹈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

让幼儿自己能够直接的参与到音乐教育当中,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规范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用到幼儿的学前教育中。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将音乐的多种元素和艺术行为完美的组合。

也正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非常适用。

在音乐的表现中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原本性和纯粹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造出来的,也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应用最广泛的。

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分别为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应该将动作、语言和舞蹈三方面紧凑的结合在一起,让学前儿童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

即兴性原则主要将音乐知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先用游戏吸引住幼儿,然后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明白音乐的真谛。

参与性原则,在奥尔夫音乐体系当中体现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学童幼儿时期,能够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游戏。

故幼儿父母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引起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

学习到音乐知识,让学前儿童自己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然后在游戏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

然后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例如,年轻父母在教幼儿唱《大雨小雨》这首儿童歌曲时,可以在提前整理好大雨、小雨的录音,包括碰铃、鼓这两种音乐器材,然后先给幼儿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让幼儿先自己辨别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也会自己根据听到的声音不同,做出不同的肢体反应,在听大雨的录音时,身体可能会进行大幅度摆动,小雨时,脑袋会跟随音乐轻轻地点头,通过这种方式让幼童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父母在通过敲鼓和碰铃,让幼儿体验到声音强弱。

这样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联想是多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性。

可能同一首曲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

所以,父母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表演、改歌词开始,然后再给他们配图、编动作等,一步一步地鼓励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前,父母可以先给幼儿讲个小故事,让家庭成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要让幼儿进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然后幼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角色进行表演。

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慢慢的就会体验到表演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开启幼儿的艺术宝库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包括大量朗诵、舞蹈、唱歌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这种艺术整合不单单是每种音乐形式的重复叠加,它实际上是每种音乐形式的结合。

是将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这些艺术手段综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整合,同时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

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他们通过自己表演、唱歌等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让父母更加清楚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情况,让教育幼儿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

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开启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语

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希望能够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学习,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32:156-157.

[2]曹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Z1:34.

[3]傅方一.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7:216-217.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0篇

一、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即使一部分学校学前教育数学专业的老师有着较高的学历,也对数学知识有过系统的学习,不过老师还做不到充分地掌握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能力,加上老师自己的经验有限,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质量都不太符合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要求。

2.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考核方式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对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考核方式就是学业考试,几乎所有的学生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死板地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并且学校进行考核的方式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笔试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体现,致使学生逐渐淡化对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学习与开发。另外,学生还不太理解学前教育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含义,比较忽视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3.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校中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中,所用的教材都不太具有实用性能,教材的主要内容都比较注重数学理论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内容分散程度很大,课程内容也很多且关联性强,不过学校安排的数学课程教学学时则不多,教师不得不在规定的时间里讲完所要学习的内容,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就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使用传统的、形式古板的讲授式教学,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物,导致课堂氛围较差,缺乏活力,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

二、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的意义

1.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可以改善课堂效率。

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通过缩减不必要的课堂内容,为有意义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在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效率,并提供一定的时间来回顾与重新认识学生以前所学的课程,要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课堂时间的足够充裕。对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策略改革能够保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课程的讲授,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可以减轻学生压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策略中,老师通常都会大量地布置课堂或课下训练内容,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会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且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变差,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消失,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对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的改革,就指让学生的课堂训练内容优化、简化,注重课堂训练的质量,减轻由于过重的任务内容对学生所造成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策略改革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课堂教育的工作中,需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努力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快乐的氛围,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实现学生与教师有效的互动。如果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必须让学生对教师拥有足够的信任感和尊重,这就要依靠课堂教学中建立快乐的学习氛围来实现。学生仅仅在处于快乐的学习氛围里面,才可以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对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教材和课堂内容的选择来说,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以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化,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性,以改革数学教学策略。老师同时还要进行动态的跟踪,通过不断地了解新措施在教学实践里所出现的新问题,实时地跟踪调整,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3.丰富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的考核方式都很单一,几乎都是只有笔试一种形式,考核方式的单一与限制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按照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平时对所学课堂知识的了解与应用能力来增加考查方式;可以按照学生日常完成训练及任务的时间与质量来增加考察方式;可以按照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情况,设置开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然后学校根据以上各种考核方式中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作为学前教育未来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幼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关键的影响。

不过,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是由于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不适当的教学理念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探索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新方法,寻找改革学前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建立其科学、合理、创新的数学教育新模式。随着我们对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工作完善与改革,其教学水平与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学前教育教学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1篇

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色彩的主要科目;水彩画工具简便,利于普及,适合作为美术学科的色彩基础课,是一门技法技巧性较强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然而,近几年受“高中热”的影响,我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厌学情绪十分严重。美术在学生心里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加之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正规上过水彩画课,导致学生对水彩画缺乏认识,美术基本功很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水彩画很难很刻苦,不愿上水彩画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妥,不能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内容过难,要求过高,不易理解,甚至受到教师过分的指责、批评、挖苦,导致学生对水彩画学习失去信心,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使水彩画教学无法进行,甚至搁浅。针对学生这种现状,如何做好水彩画教学呢?经过实践探索,我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

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水彩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控制难度,调整节奏;先从了解色彩基础知识,掌握水彩颜料的特性入手。通过练习把颜色涂平、加水逐渐变淡、重叠产生混合色,颜料多加水会自然渗化等内容,学生在轻松状态下了解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和加水渗化的特性,同时初步掌握水彩画的关键是时间和水分的把握;然后练习素描淡彩,就是利用铅笔或钢笔在画好素描稿的基础上根据色彩变化规律略施淡彩;最后过渡到水彩画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练习,先临摹再写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水彩画不好学,那么难,不会画了,学生能在自觉不自觉中独立完成较好的作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增强了自信心,感觉到学画容易了。

二、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

课堂练习中,设计几套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之后再适当增加习题难度,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到画起来顺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途径,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材,参考幼儿读物或儿童连环画等材料,进行色彩临摹,经过大量临摹练习,学生收获很大,不但提高了水彩画表现技法,还提高了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和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三、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

根据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把作画当成一种快乐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如色彩渗化这一节课中,由于不同颜色在纸面上在水的作用下会自然融合在一起,产生绝妙的变化,色彩鲜艳,趣味无穷;教师只演示基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及绘制要点,通过语言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时并能积极投入到练习中,在练中学生会有成功感,同时遇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实验、练习,每个学生都不厌其烦地画了好多张、好多遍,最后选取几张自己满意的并裁好粘贴在画面上,在剪贴中,学生又进行画面形式美术探究,有的剪成圆形、有的剪成花朵形、有的剪成棱形的等,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能体现出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愉悦心情。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愉悦环境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免在学习中出现挫折,特别是后进生,总认为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天赋,怎么学也不会画,画不好就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增强信心,经常以“再画一张试试”、“下一张一定能成功”、“你一定行”、“一定能成功”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水彩画技法“撒盐法”一课中,崔凯同学美术基础较差,做了两张均没有撒盐的特殊效果,这时他有些灰心,于是我鼓励他“再画一张试试”,结果第三张画果然成功了,并得了95分,他心里非常高兴,获得了成功感;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作业不够理想,也纷纷重画,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有了成功感,对学习美术增加了动力,增强了信心。“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方法,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天祥,赵友萍,著.写生色彩学浅谈[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罗猛省.中韩师范美术教育比较谈[J].中国美术教育,.

[3]青柳三郎,著.白晓彦,申彦奎,译.儿童绘画指导[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2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包括将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评价方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一、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在中学阶段掌握的数学知识已足够面对今后的幼教工作,简单地认为学前阶段数学启蒙仅仅是为小学做准备,对于数学课程的深入学习认为必要性不大,尤其认为在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只不过需要成绩达标即可,跟未来工作的联系少,实践性不强。由于这些认识的存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数学的目标只是保持成绩及格,数学学科的价值不被认识,其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不被重视。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追求按计划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对数学课程的需求,数学课堂多是教师刻板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课堂氛围缺乏活力,消耗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容易使数学课程的教学走入困境。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激励作用

用成绩来评价学习结果是由来已久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评价对象上过于注重教师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封闭式的测验,所用的考试题记忆性的知识较多,靠程式化和技能来解决的问题较多,需要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较少。这种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但失去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更严重的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不正确的指引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将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科研与管理工作能力。而数学这门学科承担着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幼教岗位中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角色[1]。基于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数学这门课程逻辑性强的特点,设法在课堂教学或活动中突出数学学科的思维训练价值,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及创新思维的方法。例如,结合幼教专业必备技能“说”的训练,教师根据要讲授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讲故事环节,讲数学小故事、讲数学家轶闻趣事。或是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教师布置课前搜集数学家高斯的有关资料的任务,请学生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说”的技能,另一方面为整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针对“手工制作”的技能训练,在立体几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拆分空间几何体,学生通过动手既掌握了空间几何体的特点,又锻炼了“手工制作”的技能。

(二)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辅以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开展模拟课堂教学、创意数学小报制作、数学小游戏设计、数学游戏小工具开发等教学活动。例如,在“认识数字宝宝‘1’”的模拟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巧妙的手工制作、有趣的游戏互动完成认识数字“1”和序数“1”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生动自然又充满童趣;在制作数学小报的活动中,学生用画笔描绘了数学小知识,发挥学前专业的特长,制作出了精美的数学小报;在数学小游戏设计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建团队,以团队为单位讨论数学小游戏,设计出了明确的游戏方案,包括设计意图、设计思路、实施步骤,最后各团队试玩、互评,选出最佳设计。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趣味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学前专业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只有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调动幼师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数学课程的教学应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热爱专业,提升职业自豪感。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智能手机已在身边普及,数学概念讲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手机教学App,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即时沟通和分享,可以使学生感受更轻松、自在、有趣的课堂。笔者使用超星学习通App来辅助课堂教学,利用这个手机软件可以轻松实现班级管理、课程资源包的共享及课堂互动等。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安装学习通App,再新建一门课程,在课程下建立班级群,学生扫码进入即可实现。班级群建好后,教师便可利用互动中的小功能轻松实现课堂管理,随时设问,学生通过手机抢答并能快速查看答案的统计结果,也可参与话题讨论、问题回答,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即刻点评、打分。同时通过随机提问等小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一课中,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App中建立的班级群在课前发布浏览任务“点到直线的距离”短视频,以动画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课堂上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做好准备。学生扫码进入班级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对公式的推导思路,教师还可以利用资源中的PPT向学生多介绍几种公式的推导方法。随后教师通过随机提问功能布置学习任务,即利用这一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利用了信息化手段的数学课堂可以高效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能实现对课堂的适时调控,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学生也能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了解更丰富的知识。

(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评价方式

现行的数学学科评价方式仍然突出试卷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或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因此,改进现有的数学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要做到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部分,前者包括课堂表现(结合学习通App对课堂参与程度的统计结果)、合作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数学实践、活动的成果等方面。形成性评价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等书面成绩。两方面评价结合反映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促使教师完善教学。教师平时要注重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指导其努力方向。

三、结语

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作用重大,是婴幼儿逐渐形成爱与发展的能力的最初阶段。培养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从而为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徐沥泉.源于数学高于数学:我的数学教学观[J].数学教育学报,,18(1):10-15.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3篇

【摘要】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在其影响下促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其是整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数学课程以基础学科形式产生,需要具备优良且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适时建立优质、高效的正规幼儿教师队伍,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当前学前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等,对学前教育专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要素等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

应该了解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上和相关教学实用性上存在部分缺陷,学前专业数学教材特点具备和高中数学教材等同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前专业未来幼师从业知识学习结构体系,实践课程中,数学教学内容所涉相关数学知识皆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以侧重教学点形式产生,数学知识重点内容有所缺失,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特殊问题予以特殊解决,从根本上处理这些问题。

一、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主要是进行空间形式研究以及对应数量关系研究,因为数学能够有效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之后在此基础上也可进行资料观测和理论证明,随时进行自然现象数学模型提供以及社会结构系统数学模型提供等。数学所涉范围相对较广,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学习领域以及研究领域中皆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可有力解决实际问题。幼儿专业教学环节,数学以核心文化课程形式产生,务必进行教学水平提升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旨在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通过此种形式来满足幼儿教师群体文化素质诉求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等,使学生学好数学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也可深度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和对应数学基本技能内容等,学前专业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目的和运算能力提升目的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升目的便会达成。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正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进行几何图形认知,学生可进行自主制作,循序渐进的去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优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与数学思想教育相结合环节中可深度培养学生群体内在个性品质,形成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认真学习态度。身为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应按照学前专业教育特点要素和学前专业教育现状要素以及学前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目的要素等进行基础性数学课堂设计优化,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双向提升。

二、学前教育专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分析

1、教学模式整改

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中,其内容选择上应注重现代社会生活教学内容筛选和日常生产广泛应用内容筛选,需有力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旨在为学生后续幼儿园教学事项进行打下良好根基,还有就是应按照教学目的内容进行数学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精选和数学方法数学基础知识精选以及数学思想数学基础知识精选,充分揣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兴趣和学生爱好,在具体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环节中适时融入学生感兴趣内容,以满足学生基本学习诉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方面,仔细斟酌不同类型知识结构系统性,遵循由浅入深教学原则、由易到难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以此种方式满足学生具体认知需求,在符合学生群体认知规律基础上方便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和基础技能掌握,随之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学生智力得以开发的同时,注重与对应数学内容间的紧密衔接性,不断充实幼儿教育工作相关联数学知识点与内容,生活实际数学内容涉及度也应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密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适时进行针对性教学,其主要分为数学游戏教学内容和数学故事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话剧教学内容等,数学教师可借助卡通形象编写模式和对应数学故事表演模式等进行学生潜在学习兴趣激发,形成生动数学教学模式和活泼数学教学模式以及有趣数学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更新与教学观念创新

老旧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室为主要教学阵地,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洗耳恭听,教师进行举例示范模式教学,学生便会模仿学习,通过反复练习后则由教师进行课后作业安排,机械式教学现象和填鸭式教学现象尤为明显。应该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应逐步走出课堂,不应拘泥于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可在室外进行相关数学知识教学,以游戏教学模式为主,以此来加深学生本体数学概念理解程度,函数性质内容等也会得到深度理解。学前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进行多样化教学与实际化教学,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摒弃原有作业本作业完成模式,纳入手工制作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玩具制作和教具制作,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和乐趣与快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喜悦,将数学知识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连,通过教室合理布置以及优异学习环境创设来让学生熟悉周围教学情境,达成教与学的完美相融,逐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之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均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安排与选择,适时进行原有教学模式优化与原有教学模式整改,执行说学结合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函数奇偶性教学过程中可执行分组合作学习方案,此种方法可达到扬长避短式教学目的,随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性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安排,函数奇偶性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旨在有力巩固此类知识,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数学游戏活动组织,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比赛的小组可以获得胜利,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探讨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编自导教学方案实施和自演话剧数学教学方案实施,此时学生群体必会从中提升本体创新能力和基本竞争意识。

3、作业形式整改与评价模式创新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特点加以深度分析,数学课程教学要求不应太高,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才最为根本,数学作业无需沿袭以往教学模式,证明、求解等书本作业方案应被改革与调整。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可运用书面作业安排形式进行作业任务下达,主要涵盖了手工作业安排形式和构思性作业安排形式以及表演性作业安排形式等,不仅如此,也可安排比赛型作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幼儿教育从业能力,也可稳步提升作图能力和玩具制作能力等。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假设最终还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核心考量标准的话,多数同学便会对数学学习愈加厌倦,导致弃而不学状况产生,所以应在具体数学课程教学中认真对待每位学生且尊重每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对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和不同程度学生群体提供不同类型教学要求,给予学生公平竞争机会,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公平对待,而不是区别对待,使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快感,从而进行学习自信心完美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个体进步加以肯定,对学生学习缺陷加以指正、引导,评价用语务必充满正能量和极具鼓励性特质,让学生熟知劳有所获的学习真谛,在充分认知自己的同时发现自身需改变之处,了解努力与结果成正比的道理。结束语综上所述,首先要理解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是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优化,通过教学模式整改、教学方法更新与教学观念创新、作业形式整改与评价模式创新等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4篇

摘要: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课程双向渗透的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思考

如今,幼儿师范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许多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型必修课程。由于当前技校生的特殊学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新问题、新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实用的美术技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学生今后进入幼儿园任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定位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同时其能力要求为能观察分析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独立完成幼儿园保育工作,掌握幼儿心理特征,研究制订幼儿园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能组织完成学龄前儿童体、音、美、舞等艺术活动,能进行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和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具有与家长沟通和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因此,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总目标相契合,即通过教学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美术的特点、审美价值及评价标准,帮助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使幼儿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二、当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技工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幼师人才,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就美术教学来说,笔者就发现不少技工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力量不足。许多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理工科,相应的师资也主要以理工专业为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美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上当前技工院校的待遇偏低,许多美术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技工院校任教,这也造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现象正在许多技工院校出现。其次,技校生的学情不容乐观。要学好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但近年来随着高中的不断扩招,技校生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特别是美术、音乐的基础素养,学生更是缺乏。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越来越困难,从而慢慢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教学设施建设不足,按照国家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要求,学校必须有美术教室,教室中要配置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画架、素描模型以及各类雕塑用具等,这些对于许多技工院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开设班级较少的学校,更是觉得将大量资金投入美术教室建设是“得不偿失”,这样就迫使教师在缺乏必备的教学设施的课堂进行授课,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三、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的实践

幼儿美术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是孩子们成长的记录。幼儿教师如何解读儿童画中蕴含的情感,如何欣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又如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儿童观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引领幼儿步入艺术的殿堂?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美术专业教师认真探索。为此,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具有专门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教师。其中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必须受过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培训,并对学前教育实践有一定了解。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可从别的院校引入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应具有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有一定专长,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其次,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关注课程改革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网站,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之,全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系统的课程教学是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的着力点与出发点,也是使美术教学贴近幼儿教师岗位实际的必然要求。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5篇

【摘要】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人的整体素质要提高,那么就要从小抓起,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针对的是幼儿教育,那么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幼儿歌曲弹唱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中占有一定重要性,通过教学可以提升演唱能力和对节奏的技巧掌握,增强自身综合弹唱能力。可以更好地在学前教育专业里面对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进行更多更好的实践。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实践研究

在学前教育专业里幼儿歌曲弹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虽然幼儿歌曲比较简短、节奏律动不大和单一的表达情绪,但是想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幼儿歌曲弹唱上有更熟练的技术和更过硬的专业素养,就要在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上进行更深的实践研究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普遍的学前教育中,音乐类的学科课程形式单一,没有实用性,没有为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这个专业的性质作进一步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素养是为零的,如果要在三年之内学完所有音乐科目,还要掌握熟练,是不太可能的。而本身音乐的专业性就很强,在课程的开设中理论却占了大部分实践的机会却很少,学生也没有具体去幼儿园进行实践与工作,即使去幼儿园进行了实践,但是时间少任务紧,也不会体会到它的具体实用价值与意义。只有理论实际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去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得到足够重视。才能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中更具体的去实施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一)分工明确,分清主次

在幼儿歌曲弹唱中,唱歌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弹,因为我们要让孩子喜欢我们的歌唱,同时听懂。而在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只是把弹作为主体,导致弹的声音大,唱的声音小,颠倒了它们的分工,又怎么让孩子喜欢我们的音乐呢?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弹,也要知道怎么唱。循规蹈矩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即兴弹唱的方法而努力[1]。如《一闪一闪亮晶晶》:“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唱这首歌的时候要带入感情并洪亮的唱出,因为它是配合弹钢琴的,所以既要弹好也要唱好。这样就做到了分工明确,分清主次。

(二)对节奏的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对于幼儿的节奏选曲一定要明确大致的方向,也要对歌曲的节奏感更熟练,常用的歌曲节奏更要熟悉,对弦音和弦外音也要处理好,对歌曲的前奏等伴奏要掌握并处理好,弹奏歌曲时要把握住感情,可以把节奏的感情弹出来。对节奏技能的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也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2]。如《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音乐中,以四分音符定义为一个时值单位(即一拍),这首歌是四二拍,节奏很好掌握,几乎是所有幼儿园要学的第一首歌。

(三)训练艺术歌曲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6篇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填充着幼儿教师的人力市场。但是从这近年来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幼儿的艺术领域教育教学中发现她们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音乐素养方面,学生欠缺的东西更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音乐素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综合能力

由于用人单位对幼儿教师的急需,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红火,社会上一些学校争先恐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以至于用人单位不时反馈现在的幼师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尤其是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知识欠缺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学生的底子薄,在入学时对音乐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彻底消化吸收;第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识不足,入学后对理论课程不够重视,造成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最终对技巧能力的影响较大;第三,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目前很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强化的是儿歌弹唱的能力,殊不知儿歌弹唱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对歌唱的要求,对钢琴弹奏知识的了解,对声音美的追求,和对手指与肢体的协调能力的配合等等各方面,并不是每周一节声乐课、一节钢琴课就可以解决的。而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综合提升必定可以对她们的弹唱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知识的综合学科,它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学术解释,但却是学习音乐的学生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而且音乐素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动力。目前对音乐素养的普遍认识是:音乐素养是一门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创编、音乐赏析和中外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的课程,是我国各个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开始要求逐步增加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哪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学校方面,如何快速培养一个零基础的孩子在短短的几个学期内达到可以胜任幼儿园儿歌弹唱教学的需要,是培养机构的责任和重中之重,因此,培养机构和院校往往比较重视技能教学,以便快速的完成培养目标。在家长和学生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只为了拿到证书而努力,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或是比赛拿了奖,也只能停留在会弹或唱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习音乐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使得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以及发展缺少动力和创造性。

二、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三、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歌弹唱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各个理论课程的支撑和铺垫,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钢琴技能课堂是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的。因此需要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和院系共同努力,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安排以及实践课程训练等全方位的重视和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课程知识的学习除了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各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结合幼儿三至六岁的发展特点,重点培养幼师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表现的能力,运用肢体动作、或节奏韵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川.《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测略》[J]北方音乐.10

[2]杜涓李云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策略探讨——关于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06

[3]李娜.《浅析幼师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基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J]大观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7篇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乐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强化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评价,调整考试方法

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如若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可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调整改革眼前的考试法,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智,下面就列举了几种考试方法:

1、学生命题的考试方法,此考试法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生首先要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付诸于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学生自由命题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考试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内化了学生的知识。具体做法:

(1)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此过程中要强调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分值比例等。

(2)根据全体人数,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组建一套完整的试卷,然后各组之间互相审核,进行整理。

(3)把修改后的试卷定为考试试卷,各组互换试卷进行答题,最后由原出题小组进行批阅,确定考试成绩。

2、记录案例后的抽签考试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两人一组,要求学生记录四个案例。

(2)由各小组对所记录案例分别提出问题,以题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附上相应的分析见解。

(3)最后把修改后的记录案例交给老师,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抽签考试。

(4)案例记录小组评定成绩,教师进行监督和补充。

3、小组合作的实践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不同阶段的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及内容: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创设一个符合幼儿特点的游戏结构,游戏结构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运用材料和色彩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综性的评价合。

(2)让幼儿表演游戏,此过程中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特点,并以此为考核标准。

(3)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8篇

一、幼儿的启蒙教育

1.教学设施的重要性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必备的教学设施以及多媒体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音乐乐器的欣赏以及韵动的聆听都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地区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国家进行相对扶植。或者可以通过一些较廉价的音乐器材中进行简单的锻炼,但是音乐器材的鉴赏仍旧值得关注。

2.教师素质的提升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也许本专业根本不是音乐,而是其他专业,恰好缺少音乐教师而去任职了音乐教师或者是一人担任好几个职位。所以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只有提升教师的素质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幼儿的音乐素养问题。学校定期举行教师进修,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教学宗旨。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光前、裕后、利今”的事业。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基本力量是教师,她们也是做好高质量幼儿教育事业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

二、教学计划的改进

1.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当前的教学来讲,教学活动的比重应该加大,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设计的,幼儿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要针对发散幼儿的思维进行游戏设计,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学习。可以进行音乐鉴赏、猜歌单、唱歌评比等,对于表现好的小朋友还可以进行张榜公布,并且在照片旁粘贴小红花,以资鼓励。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幼儿教学很多教师会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幼儿的心智并不健全,所以针对幼儿的教育就必须要拿出专门制定的方案。针对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比较听话,有的孩子比较自我等等,这时候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起研究针对幼儿的教育方案。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区别教育针对不同的幼儿可以进行区别教育,有些幼儿可能对舞蹈比较感兴趣,有的幼儿对声乐感兴趣,有的幼儿可能对乐器感兴趣。此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进行区分教育,针对各自的爱好进行教育而不是过去的一网打尽式教育,那样的教育最终的教学成果并不是很可观。

三、有效教学策略

1.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们的职责就是及时上报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且在上报之后进行集体讨论。也可以针对国内外的优秀教育模式在针对当地的教学加以综合,最终拟定最适合当地的教学模式。问题到来之后,大家齐心合力进行问题的改善就会讲问题解决,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努力会解决最终的问题。针对幼儿教育一定要首要进行对幼儿心理分析,心理分析看似与教学无关,却能够起到帮助教育者走捷径的帮助,所以针对幼儿心理进行恰当的分析之后,幼儿们的一举一动所要代表的意思都会尽收眼底,在针对其表现出的意思进行教育则是非常方便的。

2.教学环境的改善教育环境作为一种_隐形课程_,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创设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但因种种原因,许多幼儿园在具体操作上还很不到位,从而影响到环境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四、结语

幼儿的教育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思维,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简单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算是入门教育,针对音乐教学就是先让同学们对音乐器材和简单的音乐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不断的增加音乐知识。为今后的音乐之路奠定基础。开发幼儿的嗓音,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分类教学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在国家的扶植之下,针对音乐设施不健全的地区加大扶植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定会越来越完善。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19篇

1.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不具备良好的课堂实践条件;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材的选用未能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因此,在强化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幼师生基础素质水平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优化与设计,也要注重引进和借鉴国外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材,对本院当前所使用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

2.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整合钢琴课程

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主要分为钢琴和即兴伴奏教学,这两种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很大一部分重叠,这种教学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资源,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钢琴教学这一现状对其进行整合。高职院校教学团队要将钢琴课程和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作为基础,将两门课程之间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成一门专业教学课程,将钢琴基础乐理知识和演奏技能训练分别落实到新的钢琴课程教学中,在新的钢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贴近高职幼师生整体素质水平,合理化布置音乐基础知识、器乐作品鉴赏、钢琴演奏技能和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采用利于幼师生接受的知识传授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作为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根据高职院校教育现状优化教学软硬件

本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配套教学设施较为落后,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陈旧的教学设施也无法激发幼师生在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发展中要注重相配套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本校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设施建设中可以采用数码钢琴教室模式,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数码钢琴教室的网络化安装管理等优势功能,更可以有效实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完整体系。现阶段本校应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利用现场教学方式有效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灵活性,这对激发幼师生的学习兴趣与即兴伴奏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

促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教学的结合

高职教师要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要求高职院校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要打破偏向理论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校幼师生整体素质特点积极开展实践课程教学活动,这样才能通过教学使幼师生具备即兴创作和演奏的能力。高职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实践教学之前应设计和编配一些儿童歌曲,要求幼师生在教师弹奏过程中要分析其中的伴奏音型等因素,幼师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钢琴即兴伴奏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结合,使幼师生可以通过钢琴的基本练习、视奏练习以及儿歌弹奏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师生培养出优秀的即兴创作和演奏的能力。

3.结语

总之,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上不能偏离幼师生素质特点。本文针对所在单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刚起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合理,这是由于受到高职教育自身特点———学生基础差等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职经验分别提出整合钢琴课程、完善教学软硬件建设、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改善措施,力求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本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0篇

古语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社会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高校学前教育增强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的结合, 从而对传统上更偏向理论研究与探索的教育史课程提出了新的需求: 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优势, 让学生能系统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浓厚历史底蕴继而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校教育中,过时的观念、枯燥的课堂、缺乏趣味的教学内容及脱离实际的教学,都使得学前教育史学课程日益失去往日的魅力,变得“陈旧”且“杂乱”,“枯燥”而“乏味”。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学前教育史学课程的执教,以相关理论依托及具体实践的积累, 进一步分析该课程在教学当中的问题及思考突破困境的路径。一、“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困境

1。轻视课程价值。曾几何时,“读史使人明智”一度被人们信奉并推崇为至理名言,历史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教育界包括学前教育界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认识,由于教育史学课程立足于理论性和历史性,伴随着强烈的时代文化背景效应,对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往往使人感觉历史本身的滞后性和脱离性。对当前的教育研究、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没有实际的效用。更有甚者误认为研究学前教育史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简单的概括和筛选,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记、背这些古老的理论,是当代提倡自由、个性学习的樊笼。加之学校对课程开设的认识良莠不齐、组织管理不规范、教学内涵界定不清晰等极大地影响并制约着本门课程的开展, 这也导致学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而对学习本门课程持消极态度。《中外学前教育史》是我校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本科共51个学时,3个学分。专科共30个学时,2个学分。从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来看,学校更重视本科学生理论知识的建构。这也符合学前教育对本、专科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2。僵化的教学模式蔓延。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应然与实然的背离, 课堂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课程原本价值,其中重要的一环即传授方式出现了较大问题。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僵化一直遭到诟病, 老师们往往在课程的讲解中趋向对知识的陈铺直叙、对问题乐此不疲地解释分析,却很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搜集资料、探索原因、理解知识内容,更鲜有对知识的验证,辩证思考问题仅成为教师的口头禅,实践教学趋向形式化。因此出现课堂上要么是教师独角戏的表演,要么是教科书的重复,教学难以摆脱条条框框的禁锢与束缚, 学前教育史课堂教学在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功效有无作用的摇摆中偏向了无用的一方,某些学生失去了对其探究的动力。近年来,尽管有各种教育模式大行其道,但往往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味地照抄照搬,导致课程教学学科领域内知识特殊性的简单化、形式化。最终只能导致课程教学从一种僵化到另一种僵化的换位, 而不能真正让教学走向灵活,更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一厢情愿的标准化,最终师生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创新能力逐渐单薄甚至消弭。

3。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超越不足。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内容不仅囊括各个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还包含国内外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前进历程, 涉及的领域可谓学前教育史学知识的饕餮盛宴。因此,教师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支撑“静态”教材的不足。在课堂中,教师普遍存在尊重教材文本有余,而超越不足的现象,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畏惧理论联系实际所产生的矛盾。例如在讲某位教育家的思想时,仅停留于教材内容, 忽略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与实际情况的辩证思考, 导致学生学习不深刻, 无法产生与所学知识的共鸣。实际上,尊重教材是对知识完整性和逻辑性的传承,而超越教材是为了谋求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 二者并不矛盾。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各科目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次应帮助学生对有经验进行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基于经验主义知识教学思想浓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了解不够, 因此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或疑难点的认识情况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于是教学中经常充斥着老师这样的话语,“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粗略理解下”;“该问题所涉及范围太广, 我们看看书就好了”。事实上,老师对于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大多来源于自己经验的判断,教师所认为的简单,或许是很多学生的疑惑,教师费劲尽心思解释的内容, 恰是学生认为毫无价值可言的形式。问题的本质实则为学生的经验已然超过了教师预测的范围。学前教育史的知识,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思考后所碰撞出的火花, 教师过于自信于自己的判断而遮蔽了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渐行渐远。所以,教师绝不能成为孤独的“说书人”,应与学生建立共同合作、互相沟通交流的教学关系。二、“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生成路径

中外学前教育史学是史学的一个分支, 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的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在历史演变中的过程,探究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当中对史学知识的传递更需注重学生辩证思考能力,而不是让学习沦为考试的“附庸”。面对以上困境,如何转变对课程的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的课程化、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所有教育者的工作重点所在。

1。根植于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教学。教育史学家滕大春曾经对“教育史”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史能培养人们较为远大的教育眼光和对教育课题的领悟能力, 而这种眼光和能力往往会产生人们意识不到的威力。”一方面,课堂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生在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 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鲜事物对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带来挑战,因而教师应联系教学内容,引导解决学生深层次的认知与价值观冲突。诸如学习一些教育名家的观点、理论时,受历史背景的局限,一些做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教学环境,那就应该让学生“变通”领悟新时代赋予其的新特点。像卢梭的“自然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以往更强调亲近自然、社会,而实际上很多城市中的幼儿园并不能满足需求, 这就需要幼儿老师们能领悟理论的实质,而不是对教育史书本课例的照抄照搬。树立正确的教育史学观念, 不是新瓶装旧酒式新包装下依然老套的基础层次学习,而是赋予史学知识新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2。秉承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的灵活方式。教学方式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容易关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该学科内隐的思想方法的提升训练,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容易程序化甚至僵化。有些老师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讲课时容易照本宣科,课堂毫无生气可言。还有一些教师上课时更多采用讲授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注,认为偏理论性的东西就应该一遍两遍不厌其烦地去解释和记忆等。针对以上情况,除了老师本身要拓展知识面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方式上可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简单说教的方式,多利用诸如进行合作问题探索、讨论、结合重难点讲授及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使得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3。依托教材设计的深度教学。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是评价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学前教育史学课程因其固有的理论性、历史性、阶段性,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所以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从时代的发展脉络来理清学前教育的发展。要理解中外教育史内容研究,需以广而博的“量”为基础才会有精且深“质”的飞跃。一直以来,教师墨守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继承性”,而未发现课程实则是一个待开发的资源。所以教师要做到的不是墨守成规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至宝,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根据本、专科学生知识的深、广度的不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依照不同班级学生的兴趣合理设计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欲望。

4。回归学生生活经验的反思教学。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重新改造和改组。因此,教学当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 从学生具体的生活领域寻找价值,而非从个体以外寻找意义。理解学生学习史学过程的疑问,重难点的分析不以教师主观臆断为标准。学生只有回归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在反思中获得现实生活的深刻性和未来精神的解放。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批判精神, 培养对不同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尊重,尤其应该激发他发挥其特有的潜力。”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当中很多教学理论, 如陈鹤琴提倡的以大自然为活的教材,那怎样才能体现呢? 可以直接让我们的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 从大自然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资源中去探索,既积累经验又能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向学生提供了学校是否是远离喧嚣尘世的“象牙塔”的另一种思维,因此,应紧密联系实际且加深对现实的反思。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1篇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极其重要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学前教育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身体和感觉意识的发展,也包括情绪情感的发展。孩子很早就能照镜子,并开始区分自己与别人,但很多3岁幼儿对身体各部分关系的理解还很肤浅。

对自己的外部形象的认识是值得注意的。有研究表明,外表吸引人的'幼儿和其貌不扬的幼儿相比,前者被认为更富于自信和独立性,而后者则被认为有更多的非社会性行为。即使3岁的孩子,在选择图片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漂亮的幼儿。漂亮的幼儿更招人喜欢,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关系;不漂亮的孩子往往受人忽视。这些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对年龄的意识,在幼儿身上也是较有趣的。理解身体随年龄变化这一点对幼儿来说是较困难的,甚至那些已经有了婴儿小弟弟(小妹妹),并知道小婴儿也会长得和自己一样大的幼儿,仍难理解妈妈和教师从前也是小孩子。幼儿对生命、生长、死亡等概念的理解是逐渐产生的,他们试图用简单的办法来处理这类复杂问题,例如,把静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变得害怕睡觉等。

关于性别意识,许多4-5岁幼儿仍然不能完全知道性别的恒常性。2-3岁的孩子倾向于把积极方面(如外表漂亮)归于女孩,而把消极方面(如自私、好战)归于男孩。一旦儿童确定了自己的性别,他们会很快学习成人期望的行为和性别角色。

幼儿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别人相处、受到他人评价等,因而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皮亚杰观点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幼儿是自我中心的,难以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3-4岁幼儿已经显示出对成人或同伴的理解和同情,即使经常捣乱的孩子,当看到老师难过时也会主动安静下来;5岁幼儿,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而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儿童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中国关于孤儿院儿童与正常家庭中成长儿童的比较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少了恰当的抚育与学习机会,将会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迟滞。研究发现,在孤儿院的单调环境中成长的婴儿,与生活在一般正常家庭环境中的婴儿相比,不仅情绪行为表现异常,而且智力发展水平低下。此后,研究者将这些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迁居到丰富多彩的正常环境中,并有成人很好的照顾和引导;而第二组仍处在孤儿院单调的环境中。一年后,这两组儿童的智力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第一组儿童的智力远远高于第二组;随着在不同环境和教育影响中生活时间的延长,两组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愈加显著。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奠定终生受用的基础;而失败的学前教育也将对受教育者的一生产生消极、难以弥补的影响。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2篇

摘要:本文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对幼儿的教育也愈来愈早。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形成了游戏教学的模式。根据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教学模式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游戏教学概述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依托,将要教授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游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进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1.游戏教学的体验性

游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性,只要幼儿进入到游戏中,就会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丢手绢”活动中,坐着的幼儿会对小伙伴手中的手绢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绢的幼儿则有担心被追上的紧张以及想将手绢给其他同伴的激动心情。这些思想活动都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体验到的,教师只需从旁引导,幼儿就会懂得。

2.游戏教学的自主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游戏的选取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在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伙伴、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协商,只要达成共识,幼儿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游戏状态,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无限包容性,在游戏教学中以自主性的方式体现,这也是游戏教学的特点。

3.游戏教学的虚幻性

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虽是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面,即虚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基础在于幼儿假装自己的身份是某一个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力,并可以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

三、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撑。

1.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游戏教学则是根据幼儿以上三个特点定制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穿插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游戏教学的场地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户外,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率较高。

2.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确保了他们的参与度。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适当的奔跑、跳跃等可以增强幼儿对自身肢体协调性的控制。另外,在户外阳光下进行游戏,也增强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游戏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出发点,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谈,也学会了倾听,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3.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

在幼儿阶段,幼儿除了学习常识性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幼儿主动开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点及难点。游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扮演角色时,幼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该角色的语言特点进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关知识。因此,游戏教学有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的起点,其教学模式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儿教育中作为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云娣.论幼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教学创新的基本经验——小班民间游戏《小兔和狼》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6):118-119.

[2]陈艳红,刘红.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4):118-119.

[3]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S1):88-89,93.

[4]蔡清吉,张传堂.回归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10):136-138.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3篇

题目:中职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探研

摘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可爱元素,采用“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文章主要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关键词:声乐;幼儿歌曲;学前教育;素材

近些年,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时候,观察他们对幼儿进行声乐教学,发现在教学过程总体偏“套路”化,过于重视深呼吸、高位置,导致他们在给幼儿示范演唱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性质,也就是幼儿对音乐审美的心理需求。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演唱幼儿歌曲时过分注重追求音量、音色,没有了歌曲本该有的可爱元素,这恰恰违背了幼儿歌曲教学中“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在中职声乐课中,常见的学习曲目《送别》《花非花》《故乡的小路》都属于艺术歌曲,而教学大纲以及评价标准几乎接近大学本科一年级声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翻看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声乐教材,对于大学一年级声乐教学,教学大纲内容是这样的:要求歌唱中能基本做到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并将所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中,力求比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而将此大纲与中职二年级的声乐教学大纲相比较,教学内容基本无异。但这势必会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学前教育声乐学科即是声乐表演。而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环节中给孩子们进行所谓的艺术表演时,孩子们会瞪大眼睛望着老师,很容易和老师产生教学隔膜。孩子们会一致认为老师的姿态很美,歌声很动听,但是她们听不懂。所以,在保留现有声乐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歌曲中“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二、一些幼儿歌曲演唱中常用的.“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素材

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人称,如“我”“我们”等字,可将双手弯曲掌心置于胸前。若出现第二、第三人称,如“你”“你们”“他”“她们”,则可将手臂伸直,掌心张开虎口朝上。若作品风格较为轻快,也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表现出一种俏皮的风格。若接受对象为表现欲较强的孩子,还可辅助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中,出现器官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如“肩”,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手”,则可将手臂伸直,五个手指张开,掌心朝向观众手腕左右转动。例如“腿”,则可将双膝弯曲,双臂伸直,指尖绷直并相对,掌心朝下置于膝盖上。例如“脸”,则可将五指勾起,手腕下压,将掌心轻轻托起下巴左右腿交叉前腿为主力腿,后腿虚点地,身体向主力腿侧下轻微旁腰。例如“腰”则可将手插至腰间,同时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具体事物的名词,如“蓝天”“白云”“小鸟”,则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将2指指向天空,双膝弯曲另一只手轻置于膝盖处,头抬高45度角,眼神凝望着天空。例如“衣服”,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房子”,则可将胳膊肘弯曲,手臂上举至头顶,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例如“门”,可将一只手胳膊肘弯曲,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置于胸前十公分处,另一只手同样弯曲胳膊肘置于前一只手的3指上,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向上,似“举手”状。例如“书包”,则可将五个手指勾指掌心朝上手腕上顶,大臂与地面保持平行,手背置于肩部上方10厘米处,腿迈向舞台8点位,脚尖绷直虚点地,同时向迈腿侧轻微下旁腰。例如歌词中出现“好”“棒”“比一比”之类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则可将大拇指竖起,从前胸向前伸直手臂,保持手臂与身体呈90度角。动词动作可在名词动作的基础上添加转圈、下旁腰、后绷脚踢小腿等辅助动作,以表达童真童趣为首要目的,但切忌动作过于繁杂,频率不可过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应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定要根据每个幼儿自身的性格进行“量身定做”。如有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力强,可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大且较好理解的动作。有些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可适当减少动作,达到松弛不僵硬,心中有歌词,眼随心动的前提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切勿在幼儿身上出现动作的机械堆砌现象,应以达到幼儿在表演歌曲过程中自然、流畅为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15).

[2]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周婉敏.关于中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3(04).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4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认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的开端,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在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投资不足的城镇,大班额问题是加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之一,通过对幼儿园大班额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处理正本清源。

一、大班额成因分析

1.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不足

落后地区的教育困难重重,其首要的仍是教育经费极度匮乏。反映在教育上,自然就没有保证教育发展的资金。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牺牲大量一般学校,将主要的教育资源用在了中心幼儿园、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中心幼儿园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大班额现象也随之出现,而且呈现上升势头。

2.家长、学校幼儿教育理念的不科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孩子学前三年的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加之我国“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被寄予过高的期望。对“优质幼儿教育”的渴望,使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也给幼儿园管理、教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学历史悠久,管理质量好,师资力量强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这些无可厚非的优越条件,使得占据着优厚教育资源的“中心”幼儿园无疑成为大多数家长唯一理想的选择,他们会竭尽全力将孩子送进“中心”幼儿园。 “中心”幼儿园的班级人数逐年上升,一个班60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中心”幼儿园为迎合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活动组织中出现一些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完全不顾及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等小学化现象。大班额、小学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新常态。

二、大班额危害分析

1.影响幼儿安全及健康

“大 班额”人 多为患,给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幼儿都有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在家庭中一个孩子会得到几个成人的共同关注,而在幼儿园每班2个老师却要关注60多个孩子。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受关注程度形成巨大反差,这使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心理上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50~60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挤在一间并不宽敞的教 室里活动,跑动时可能会互相碰撞,安全隐患很大。

2.影响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大班额幼儿园,一方面,人员密度越大,活动空间越小,容易产生噪音干扰、碰撞纠纷,增加了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难度,影响活动效果。另一方面,班额越大,教师与单个幼儿的“对话”机会减少,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也会减少。这样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相对的时间里人太多,只能轮流等待,很难及时满足每个孩子想表现自我的愿望。班额大将会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老师迫于“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压力,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如校外参观、野外观察、郊游等活动,也不敢大胆组织。

三、应对策略

1.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现阶段家庭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又直接传导到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形成制约,产生影响。因此,扭转家长心中不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帮助家长逐步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是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创造科学幼儿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一,健全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机制,引导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自己的实际条件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中心”幼儿园招生扎堆现象,降低大班额出现几率。第二,规范幼儿教育宣传,避免不正当宣传误导家长。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宣传的管理和规范,严禁不恰当的超前教育宣传,大力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现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2.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

结合大班额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要强化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班级保教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职责以及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在确保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鼓励班级保教人员结合本班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有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第一,科学合理配置班级人员结构。班级保教人员配置做到“两教一保”,人员素质、能力做到“优势互补”.第二,统一班级管理目标,职责明确。依据园务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第三,家园共育,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5篇

论文题目: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拓展

摘要:本文从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状况,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拓展,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三个方面对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拓展加以细致的论诉。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维;学前教育;拓展

音乐能塑造人灵魂,安慰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是精神的启蒙。在学前教育方面,音乐往往能对幼儿的兴趣、形象、声音的象征,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前教育要以音乐教育为载体,以保证其有效性。音乐教育分为教师教育与非专业两类,对于专业的音乐教育来说需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在舞台表演和专业技巧方面都有一定的修为;另外的一种是相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通过音乐的形象性、感官性为道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而这一任务的实施者就需要有较好的音乐素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音乐教育工作。

一、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状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选择最优越的学习环境,具体表现为对其热衷于学校的选择,热衷于双语教学,热衷于钢琴、舞蹈、艺术等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心理塑造,儿童的认知、情感的发展和新颖性。

二、音乐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拓展

(一)从儿童的音乐需求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了解儿童音乐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可以帮助幼儿教育机构和教师更好地发展,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幼儿教育是广泛应用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并为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依据,面对较少的孩子,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并尝试统一的教学进度,使幼儿在唱歌和舞蹈中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音乐的儿童需求出发,也要个性化。在进行相关课程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表现,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深入学习。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给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歌剧、交响乐、音乐艺术的美感和愉悦,并发展他们的分析和审美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丰富了教学形式,使孩子从单一的歌舞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扩展。

三、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一)学前音乐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幼儿发展学前音乐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幼儿音乐教育也能通过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对生活的感悟、接受新事物,也能让他们在音乐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力、注意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想像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团结意识。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音乐教育现状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和听音乐,可以变得更加安静,注意力更加集中,他们变得更加自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特性来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这些活动能增强孩子的情感,集体歌唱比赛也能帮助他们形成集体荣誉感。

(三)学前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规则意识。幼儿音乐教育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育前通常把孩子叫做注意力,倾听,跟着唱,学唱,节奏和速度的控制,还可以再小朋友练唱组的形式,比哪组唱得最好,鼓励孩子遵守规则,要学习音乐,赢得赞美。特别是,合唱比赛和幼儿园在其他形式的歌唱比赛举行,儿童规则培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各种各样的美味一致匹配的音乐形式,只要做得不好,会影响整个音乐的效果,所以对规则的意识特别强调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灏.武汉市洪山区社会音乐教育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郭海洋.昆明市校外音乐培训选点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3]黄河.周代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4]李莹.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何在[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

[5]陈文懿.浅析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2.

[6]成华兴.论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互补作用[D].甘肃:兰州大学,2013.

[7]陈越.试论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学会组织及其与音乐教育发展的关系[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6篇

时光飞逝,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经历了找工作的忙碌之后,我深深体会到写论文时的宁静和思考。回顾我三年的学校生活,我对那些指引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充满了感激之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郑明教授,从题目确定到最后一篇论文撰写,他为论文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从郑先生的关心、爱和认真的教学中获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她启发了像春风这样的人。作为一个老人,关心是非常受感激的。我很高兴向郑老师学习。在此,我谨向郑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王东兰、谢秀莲、孙爱琴和黄邵云。你为我的学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钦佩你堪称楷模的态度,也钦佩你严谨的研究态度。我还要感谢甘肃省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邓相平老师,感谢他在我论文的前期对我收集数据的巨大帮助。

此外,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日以继夜地相处,取得了共同的进步。谢谢你的关心和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同学的友谊。我要感谢我的母校西北师范大学,我已经学习了三年。我的母校给了我一个广阔的学习的平台,让我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我的父母需要特别的感谢。

我父母养育我的好意没有得到回报。十多年来,他们是我上学路上的坚强后盾。当我面临人生选择的困惑时,他们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他们无私的爱和对我的关心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最后,我想说,我祝愿你们所有人都过上安全幸福的生活,感谢那些教育过我、帮助过我、爱过我的老师和朋友。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7篇

1.学前教育进行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微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好奇心,乐于接受美的事物的熏陶和启发。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这种好奇心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学到科学的系统的美术知识。教师要为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积极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将来的美术创作打好基础。

2.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美术手工教学想要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达到锻炼儿童能力的目的,就要依靠正确的教学举措。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做好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工作。

第一,构造情景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只是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任务,还要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对课本上的知识以儿童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授。这样不仅只是传授了课本的知识,更吸引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在画动物的教学过程中,给他们讲一些动物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等。寓言故事是一种很能打动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生动的了解善恶美丑,懂得真善美的真谛。使得美术教学不仅停留在技法表面,而是有了比较内涵的东西。

第二,结合地域文化,借鉴当地民间艺术,把传统民间艺术手法应用到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实践中。例如,甘肃的布老虎、山西的皮影、粤西的木偶戏等,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普通的手工材料,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表演过程,选取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故事背景加以创作,还可以让学生突破传统段子,自己制作简单的人物和场景,比如可以在皮影戏学习的时候,鼓励学生创作一出表现当今儿童在课堂上的可爱表现的皮影戏,让学生在即兴表演之余,收获创造的乐趣。带领学生进行木偶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对木偶的制作过程的讲解,也可以讲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流传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世界变迁的历史。

第三,练习布置画展,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举办画展既能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热情,锻炼学生进行美术手工的动手能力,也能很好地考验学生在进行团体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在布置画展的过程里,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就是学生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考验。所以,现在就要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实践锻炼,使得学生通过画展,不仅锻炼了美术手工制作能力,还在团体活动中学到许多与同学合作的经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经验。美术手工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但锻炼了儿童的美术手工动手能力,还使得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加强。美术手工教学的实践研究,关乎全社会的幼儿教育,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有很大帮助,从而为我国当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8篇

幼儿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激发学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游戏,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寓教于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正面评价,调动积极性,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较弱,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幼儿就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是件很苦的事,从而讨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切自主选择的活动无不始自兴趣。对于幼儿来说游戏能很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富有情趣,从而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下面我就如何让幼儿快乐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设计有计划、有目的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学习中寓教于游戏,发挥儿童无意注意优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富有情趣。

在教幼儿认识水果时,如果只是说教式地让幼儿认识水果,孩子们一会儿便会感到乏味枯燥,我便换了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法,做买卖水果的游戏,让幼儿边买卖水果边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所有的幼儿情绪活跃、兴趣倍增, 都乐于参与游戏中,参与学习,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了水果。再如教学故事《小红帽》,我先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认真倾听,并回答有关故事中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再用简单的道具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让幼儿在分角色表演故事的游戏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让幼儿快乐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这也为我们生成新的活动内容提供了重要条件和依据。有一次体操过后我带领学生在活动场所散步,在散步时有几个小朋友看见院子外的旗杆上飘舞的国旗,兴奋地大叫_红旗,红旗!_,_老师,老师,我看见红旗啦!_我于是就边带幼儿散步边告诉他们_这是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我们要爱国旗,爱祖国···_,然后问他们在什么地方还看到过国旗,并教幼儿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在活动中他们自发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同伴、老师讨论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一直很高,快乐地学到了很多有关于国旗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三、努力创设情境,让幼儿乐于与人表达,乐于倾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够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情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和其他人交谈,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平时我便注意让幼儿在日常有趣的生活游戏中玩玩、说说,提高听说能力。如 _新闻联播_,每周一的晨会就是_新闻联播_时间,老师做主持人,让幼儿当新闻小记者,小记者把他们最近见到的或者是做过的新鲜事,好玩的事用新闻的形式说给大家听。大家对小记者报道的事展开讨论,幼儿积极性很高。慢慢地,幼儿胆子大了,说话也完整了,流利了。

四、善于运用正面的评价,调动积极性,让幼儿主动、愉快学习

在幼儿园这一集体环境中,教师的态度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亲切、民主,对幼儿宽容、信任,并能正面评价、引导幼儿,那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对事物充满好奇,从而主动、快乐地进行学习。如果教师严厉、专制,对幼儿急躁、粗暴,不能对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那他们就会过低地自我评价、畏难退缩,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信心,学习主动性随之降低,学习谈不上快乐。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幼儿学习关键。正面的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主动、乐于参与到学习中,还可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时机,加上正面的评价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学习,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愿每个幼儿都能快乐学习!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29篇

《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校园,老师,同学。熟悉班级上课形式。

2、学习十二字行为规范要求,为以后养成良好的行规习惯打基础。

教学重点

1、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知道教室的位置。

2、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及自己的特长、爱好。

教学难点

1、整体认知“十二字行为规范”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介绍自己 认识新朋友

一、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大张庄小学读书,我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老师”(请同学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也应答“小朋友们好!”或“你们好!”

二、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全校的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学校。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请学生回答)

1、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小黑板。

2、教师按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

3、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

4、说一说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三、自我介绍

我们这个班有这么多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我们要互相认识。

1、老师示范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什么?我最喜欢什么?

2、学生轮流说。

红花奖励做得好的同学。

第二环节 认识我们的学校

到教室外站队,按高矮顺序排队,依次排座位。

一、学习要求:

1、通过参观校园,感受到名校园的美,生活在其中的快乐。

2、在参观过程中,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常规,争做名校园的名学生。

二、学习过程: 练习集合:

刚才大家在教室的表现真好,现在老师想带你们去参加校园,大家想去吗?

1、学习集队。(要求:快、静、齐)

、请女孩子安静地由矮至高排一列纵队,男同学静坐观看。

3、孩子离座按要求排队。

4、全班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培训一名最大胆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叫口令。) 练习出队

1、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大家安静地向前行走,不说话,注意对齐前面、旁边的小朋友。

2、下楼梯时要向右走,(老师说明原因)不跑步,不从扶手上滑下去,要注意安全。

3、走到楼梯的最后一级台阶时,第一排学生要停下来稍作停留,以保证队伍的整齐有序。

组织学生上厕所

1、帮助学生认识男女厕所,说明要求:下课后要抓紧时间上厕所;上完厕所后要洗手;不在厕所周围玩耍。

2、让学生上厕所。

(四)参观校园

1、认识白线,注意上下楼梯靠右行。

2、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

3、校园文化、楼道文化,评比栏和宣传栏。

4、参观办公室,告诉学生喊“报告”,老师同意才能进。

5、参观饮水处,学会饮用方法。不洗手、不挤不插队、不乱扔、不用嘴巴直接含,节约用水不浪费。

6、参观厕所,清楚要求。认清标志,手纸入篓,不在厕所攀爬疯打聊天。

7、参观操场和体育乐园,明确要求。不准自己进入,要有老师安排带入。所有运动器械需在教师同意及教师看护下接触。

四、放学训练

1、整理好自己抽屉和座位附近垃圾,依次扔入垃圾篓,把椅子放入桌内。

2、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口令“不说话,把手牵,安静走到巷子口,大家一起说再见。”

3、行进中“沿白线,靠右行”。

第三环节 我们这样上学

一、现在我们要学习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二、了解“十二字行为规范”

请同学们向后看黑板上的十二个字。 会认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师带领大家齐读 逐字讲解,初步感知 全班再次齐读。

三、演示导行部分口令 静息

请座好——头正、身直、肩平、脚并拢 学习课间操 向前伸手 向后仰头 向左弯腰

向右伸手 配音乐练习

第四环节 学习儿歌《我会做》

一、出示儿歌

《我会做》

进学校,笑一笑, 右边走路不乱跑。 校园教室真美丽, 纸屑入袋才干净。 上课座正不乱动, 先听再说不插嘴, 耳听眼看举手说, 发言站直声响亮。 可见常把笔盒看, 铅笔橡皮在不在。 放学之前站路队, 不说话,把手牵。 安静走到巷子口, 大家一起说再见。 只要同学都做好, 我们班级人人夸, 每天我都要做到, 三好学生我来当。

二、师范读,讲解。

三、师带读,学生跟读,配动作

四、尝试背诵记忆。

五、将抽象的要求编成具体的儿歌,形象生动,直接导行,帮助孩子记忆并形成习惯。再次练习站队,准备站队——教室门口整队——下楼,校门口整队——门外一年级放学区内集体再见。

板书设计

我的名字是„„

我们的学校是道明外国语学校。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0篇

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历程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有所帮助,而且也为日后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奠定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尊重学前儿童的心理权益,在日常行为上注入心理教育。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努力驱散孩子的自卑胆怯心理;同时,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而且眼神要绝对柔和。孩子的心理是最为敏感的,渴望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喜爱,他们往往能根据老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一个眼神中判断出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注重要日常行为上注入心理教育。

(二)在校园环境中渗透教育。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将三者协调起来,才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校园环境,主要是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浪漫的活动空间,营造一种有利于心理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比如,色彩艳丽的教室、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设施、和蔼可亲的老师等等。创设出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形成心理上的依赖,进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在学前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通过对游戏的选择和角色扮演等情节活动,学会如何与其他同龄人相处,这对于幼儿性格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幼儿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游戏,同时这些游戏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综合考虑学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利用教学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反对说教的办法对幼儿进行一味的灌输。

二、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国家和政府对这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多缺陷。

一般情况下的实际情形是:在主观认识方面得到了重视,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忽视了结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切实的结合。

造成这种情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机构和教师、儿童家长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及认识上的缺失导致行动力的不足。其实,心理健康是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并不是单单指儿童的个性或者思想品德,但是很多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把其混为一谈,追求过于片面,没有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没有认识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借鉴的是中小学方面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在教育上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学前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论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于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地分析,遇到问题无法通过正确的手段来解决,也无法对儿童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正,更不用说对有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见和干预。所以,学前教育急需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改善目前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使幼儿心理问题能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1篇

课程的选择以实现其目标为目的,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将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载体。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基,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在艺术课、五领域理论课、流行教学形式以及早期教育课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增加艺术课课时,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

舞蹈、美术、钢琴、声乐、手工等技能课,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周一个课时的时间并不能满足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要求,所以必须通过额外的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一,定期举办技能课方面的大赛,如钢琴演奏、美术展览、舞蹈表演等有竞争性质和选拔性质的比赛,学校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等。

第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其参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学校分派一名指导老师。组长根据大家的意愿组织相应的活动,在合作_同进步,有问题时可以得到指导老师及时的帮助和解答。

二、五大领域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五大领域主要是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下面就从这五个方面逐一展开:

1. 健康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健康方面主要包括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方面。教师的职责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健康领域包括哪些内容,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能达到这些目标,如何评估这些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重在实际技能的教授。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把学生分成兴趣小组,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等。尽量做到指导具体、便于操作。

如学生通过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掌握各年龄班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需求,为幼儿制定适宜的阶段目标。将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融入一日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再做适当的调整。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和幼儿的健康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可以将健康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

2. 语言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该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语言交往环境。教师应该从基本目标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鼓励幼儿清楚地表达,如何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如何使幼儿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如何开展有秩序的谈话活动,提供哪些适宜的低幼读物等。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语言教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这门课程应该怎么教,提供操作性强的可行性建议。

拿绘本来说,绘本优于其他故事书的一个优点就是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简明的文字形象地传达故事的内容。即使不识字的幼儿,观察图片就可以理解绘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故事,也能帮孩子提升观察力,要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故事的含义。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讲述绘本的基本技巧,而不是告诉学生绘本是什么。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观摩学习活动,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语言教学的技能。

3. 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以培养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必备的专业素养为目的,因此社会领域的课程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实践性和前瞻性。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社会领域的基本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探索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学生学习幼儿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教给学生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可行性方法。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如何让幼儿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等。可以通过设计情境、角色扮演等方法,在做中学、学做结合,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科学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学生要摄取十分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幼儿园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发展水平。学生要认真参加幼儿园见习、实习活动,尝试设计和组织一些科学教育活动,善于观察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掌握相应的科学教学技能。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最关键的是保持和培植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学生要根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来组织科学活动,贯彻科学精神。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善于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学生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幼儿兴趣点的捕捉能力,善于创设适宜的探索环境。

5. 艺术

艺术领域的学习主要有两个方面:感受和欣赏,表现与创造。笔者赞同瑞吉欧教学法中设立艺术工作室的做法,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它代表了一种强有力的实验说明,说明了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美学在儿童发展与知识构建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艺术工作室让孩子通过视觉艺术的实践,提升观察的精锐度,鼓励孩子在其中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独立探索。

艺术资源教师与幼儿园的其他教师一起开展日常教育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艺术工作室应该得到一些启示,如艺术领域的课程所包含的范围,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艺术修养,艺术领域的课程和幼儿园其他教学活动的联系等。艺术工作室有两个功能:第一,它让儿童邂逅、接触各种兴趣盎然并颇具吸引力的情景。

第二,它帮助成人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习艺术资源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拿影子课程的生成事件来说,幼儿在教室地板发现小鸟的影子(玻璃窗上纸做的小鸟投射的影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始了对影子的探索,这种探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这样的教学活动体现出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结合点。艺术领域关于音乐方面的教学活动可以和奥尔夫音乐结合起来,使音乐成为富有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艺术形式。

三、将流行的教学形式纳入课程体系

一定的教学形式源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蒙氏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并不陌生。蒙台梭利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将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学生看来,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传统的灌输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将蒙氏教具的实物与其抽象的教育思想串联起来,形成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蒙氏教具,将具体的教具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对应起来。如蒙氏教育体系中的实际生活训练,第一项是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相应的教具是衣饰架及衣饰,让儿童学会各种绳带、纽扣的系法,锻炼手指灵活性,培养适应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学生在理解蒙氏教学的基础上,还能发现蒙氏教学形式中存在的值得学习和值得怀疑的地方,形成初步的判断能力。奥尔夫音乐的学习同样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将奥尔夫音乐的理念和精神实质融入课程中,体会其音乐教学的变革和音乐教学的旺盛生命力,将沉默的文字转化为可视、可闻、可赏的符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语言、律动和音乐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能充分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幼儿园里开设的相关课程,了解前沿的教学形式和理念,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幼儿园里的教学活动保持高度一致。

四、增设相关的早期教育课程

学校要抓住时机,满足市场对早教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可以开设早教的相关课程,以培养多元化的幼儿教师。如亲子课程、音乐课程、体能训练、思维课程、入园过渡课程、性格养成、社交训练、语言训练、感统训练课程等。幼儿园教育和早期教育是一个连续体,早期教育的成果影响后续的幼儿园教育。以某早教机构的教育课程为例,其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提高课程。核心课程包括亲子课程、音乐课程和入园过渡课程,主要培养对象是0~3岁的幼儿。提高课程包括语言课程、思维课程和入学准备课程,主要培养对象是3~6岁的幼儿。

亲子课程以幼儿发展的身心规律为基础,设计各种亲子活动,增加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有益于家庭和谐的亲子关系。音乐课程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丰富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音乐潜能。入园过渡课程适合准备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通过环境和集体活动的设计,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和亲社会行为,缓解入园焦虑。

在中外教育史上,不止一个教育家提到过幼小衔接问题。早期教育这些课程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有交叉部分,可以作为专题呈现,也可以作为课后延伸的任务进行。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中涉及的亲子游戏。

开展亲子游戏,是增进亲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成为国际早期教育颇为关注的话题。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早期教育的课程有诸多交叉、重合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生成新的教学计划。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幼儿保教方面的资质证书,如育婴师、营养师等证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早教课程,学校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幼教人才,打造自己的特色课程,适应市场的多元需求。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2篇

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一大重要环节,学前教育的建设,关系着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人才输入的根源,学龄教育专业的发展正在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而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所采用的人才培育模式并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加以研讨。本文仅以笔者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探索加以概述。

我国学前教育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现今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没有硬性的法律法规存在,这就导致了幼儿园在相关的办学管理中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导致了我国学前教育标准的差异化。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同样存在着师资团队专业素养低下的情况。由于我国现今对学前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需求,故幼儿园的开设十分普遍。这就导致了对于幼师的需求量同比例增加。有关幼师行业的培训机构,在我国的建设中还不存在相关的系统化培训标准。这就导致了在幼儿园,尤其是区级、县级行政单位的幼儿园中的教师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甚至不满足学前教育教师的从业资格。这类非专业性教师,在教育理念、学前教育以及幼儿园课程标准上不存在自主的见解,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不了解,无法胜任现今的学龄前教育需求。

针对现有问题引发的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在当下我国学前教育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中就应在路径选择一方面加大重视。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死板且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抛开人才需求不看,在教育模式一方面实现路径的转变就成了当下最需要实现的解决方案。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所得到的无非就是身心的健康发展,故促进儿童发展就是现今教育的基本目的,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与其是儿童发展的摇篮不如说是实现儿童发展的一种途径。现今的教育模式的侧重点出错也促使了学前教育专业回归了其教育专业的本质。从当前的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教育体制后续建设中,在学前教育这一模块的建设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发展存在着必然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发展方面也存在着其积极性。其次,在儿童早期教育方向的研究成果来看,学前教育的教师发展应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期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自身素质提高以及专业性知识学习的方面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在其内在人文精神营造和自主谋取自我發展。教师应做到从入职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研习。为促学前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下多数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机构都采用着入职教育的培训模式。这些短期培训虽然在教师的工作中能够起到相应作用,但在其普遍适用性上并不宽容。因此,大、中型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将视野放置于专业化研习方向。由于专业性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需要,学校在开展培训时在教师的专业化方向的努力不可或缺。只有在多方面共同努力改观的前提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才能在未来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进步与改观有着其必然性。在其发展前景中,必须参考我国学龄前儿童的需求与学龄前这一特殊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参考如何更优化的培养我国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来进行。只有在改革途径上贴合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实际,这一行业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才能够足够乐观。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3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将教育、生活和情感信息高效传达给孩子们,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然而,中职学前教育偏技能培养、轻文化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的语文表达及写作能力越来越差。通过语文课程,多途径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的需要

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职业人才。作为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其岗位的核心内容。运用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幼儿教师能力的直接体现。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阶段,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并不是终点。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学前教育师资入职门槛的提高,更是对学前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提升学历,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是摆在学前教育学生面前绕不过的坎。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对口入学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等形式升入高校,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但无论在哪一种形式的考试中,语文几乎都是必考科目,写作考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困境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导致中职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毋庸讳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基础型、即战型人才,需要培养对象具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无缝对接的能力,但狭隘地把中职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却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就业第一”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逐渐演变为“技术培养”,教师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教练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学徒的角色,中职教育无可避免地走向重职业技术培养、轻文化熏陶的窘境。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的偏颇,导致语文学科地位的弱化

中职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兴趣较弱,基础课业成绩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略好,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但在“能力为重”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学科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时,把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学科课程放在了首位,学时比重较大,实现重点考核;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放到从属位置,压缩其学时设置,有意无意忽略了对基础课,特别是对语文课的重视和考核,直接导致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地位的弱化。

(三)教师教学思想的倦怠,教学手段的老化,导致写作课堂的寡淡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无论持何种语文教学观点,语文都应该是心中有“文”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中职学校,语文课被边缘化,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由于本身的职业倦怠,学生管理上的压力,思想的懒惰,绩效工资的消极影响等原因,久而久之连语文教师自身也不再重视语文课了。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目的在于应付学校检查,完成任务,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介绍传统的写作知识,不将写作与学生所学的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结合起来,课堂信息跟不上时代节奏,教学手段老化陈旧,语言粗鄙缺少激情,课堂寡淡无味,导致课堂从根本上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四)学生写作学习动机的缺失,导致学习收效甚微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学好音乐、钢琴、舞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岗位竞争中,就会抢得先机。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学生把学习语文等基础课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程上,加之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对写作认识不清晰,害怕写作,因而不重视自己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动机的缺失,导致写作学习收效甚微。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学校全局把控,激活写作元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课程多样,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也非常困难。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把控学校中的写作教学。首先,学校要实行宏观调控,合理调整课程及学时安排,改变教学部门重技术轻文化的不良倾向;其次,学校领导班子要开展突击听课活动:通过关于语文写作课程的突击听课,了解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师生配合等情况。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要召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会议,同教师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增加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通过研究和召开教师会议,明确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让语文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发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写作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稳步提高。

(二)结合语文特点,优化写作教学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4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育方案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

二、主题目标

1、培养幼儿合作、交往、分享、谦让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2、让幼儿了解朋友的特征、爱好等情况,理解朋友的含义。 3、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5、让幼儿学会关心朋友,朋友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平等相处。

三、主题网络图 四、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社会《喜欢的朋友》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交往能力。

(2)促进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体验与朋友合作交往的快乐。 2、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花朵若干;

(2)各种不同形状的饼干若干、酱料、小勺、浅盘、一次性餐布;

(3)活动音乐。 3、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你们有朋友吗?(有)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花朵也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但是它今天不高兴,因为它的朋友不知道去哪里了,你们能帮它找到朋友吗?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把相同颜色的花朵配成一对好朋友,把花朵好朋友送给老师。

(3)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朋友的喜爱。 师:你们都有好朋友吗?(有)你喜欢和好朋友做什么?(玩玩具、玩游戏、看书)

师:请你大声地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然后走到他跟前和他说句甜甜话,再做一个表示喜欢他的动作。

(4)听儿歌,做游戏。

①请幼儿说说夹心饼干的样子和味道。

②请幼儿听儿歌《好朋友夹心饼干》,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中间夹层甜甜的酱,头碰头,脸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夹心饼干做成了!”你们听到儿歌里面都有些什么吗?(有甜甜的酱,饼干)

③和好朋友面对面变成一块夹心饼干,听音乐玩游戏,重复交换朋友和动作。

(4)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教师示范夹心饼干的制作步骤,幼儿选择喜欢的饼干和酱料进行制作。

(5)互赠、品尝“好朋友夹心饼干”。

(6)教师小结:我们要学会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喜欢交朋友,并学会关心朋友,朋友之间要合作、交往、分享、谦让。

(二)活动名称:语言《好朋友》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朋友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平等相处,感受朋友的珍贵。 2、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大老虎图片;

(2)故事ppt,故事图片;

(3)活动音乐。 3、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听音乐做律动《好朋友》。

师:你喜欢和朋友一起跳舞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请你大声地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

(2)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师: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样子是怎样的?(小老鼠小小的,大老虎大大的、很凶恶的) 师:小老鼠和大老虎会成为朋友吗?为什么?(不会,因为大老虎很大,很凶恶,会吃掉小老鼠的)

(3)老师一边播放《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ppt,一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前部分。

(4)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提问。

师:小老鼠和大老虎是好朋友吗?(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小老鼠还愿意和大老虎做朋友吗?(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时大老虎总是当警察,小老鼠当小偷;每次分点心时,大老虎分到的那一块总比小老鼠的大;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儿,大老虎总是命令小老鼠去采;大老虎把小老鼠搭好的城堡踢烂了,他 们吵架了,小老鼠不愿意和大老虎做朋友了)

(5)图片讲述故事的后部分,引导幼儿观察,推进故事的发展。

①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故事的发展。

师:猫欺负小老鼠怎么办呢?(小老鼠很害怕);小老鼠能摘到苹果吗?(不能);有谁会来帮助小老鼠呢?(大老虎)

②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故事的发展。

师:大老虎怎么样了?(生病了);小老鼠是怎么做的?(照顾大老虎,给大老虎讲故事)

(6)教师总结故事,点出朋友的真正含义。

师: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虽然有点小问题,但是他们还是好朋友,所以朋友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7)和好朋友一起跳舞《我们都是好朋友》。

(8)教师小结:我们都需要朋友,朋友是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平等相处的。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1、故事前部分

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老鼠和一只又高又大的大老虎同在一个幼儿园,同在一个班,还交上了朋友。虽说是朋友,但是它们之间常常会有点小问题。 每次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警察,让小老鼠当小偷,小老鼠觉得自己太小了,不敢对大老虎说什么。

每次分点心,大老虎总是拿大的一块,小老鼠还是觉得自己太小了,也就不敢对大老虎说什么。

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儿,大老虎总是命令小老鼠跳下去采给他,小老鼠总是觉得自己太小了,虽然有点不愿意,还是不敢对大老虎说什么。 有一天,小老鼠搭了一座很大很大的城堡,高兴地招呼大老虎:“大老虎快来看我搭的城堡呀!”大老虎头也不回地哼了哼:“不错!”话刚说完,大老虎就跳了起来,大吼:“呀!”冲了过去,飞起一脚,把城堡踢翻了。

小老鼠气愤极了,再也忍不住了,大叫起来:“我不和你玩了,我再也不和你玩了!你是个坏蛋,你是个大坏蛋!”小老鼠刚喊完,心就砰砰的乱跳,

他害怕极了,他从来没对大老虎说过这样的话呀。但是它不后悔,一点也不后悔。大老虎惊呆了,他也没见过小老鼠这么生气,这么气愤,大老虎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点后悔了,真的有点后悔。 2、故事后半部分

就这样,他们俩几天都不理不睬,大老虎有点耐不住了,他决定去找小老鼠道歉。在路上刚好碰到小老鼠被一只大花猫欺负,小老鼠害怕得直打哆嗦,大老虎马上站到小老鼠身边,大花猫马上走了;小老鼠发现路边有一棵苹果树,树上长着又大又红的苹果,小老鼠馋得直吞口水,但是苹果树太高了,怎么也摘不到,站在一旁的大老虎马上摘了一个苹果下来送给了小老鼠,红着脸对小老鼠说:“请您原谅我吧!我知错了,我发现朋友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其实小老鼠早就原谅了大老虎,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每当大老虎生病的时候,小老鼠一定会跑到大老虎家照顾它,喂大老虎吃药,给它讲故事。

从些以后,他们俩高高兴兴的在一起。

(三)活动名称:美工《心中的朋友》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抓住好朋友的明显特征进行表征,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现出自己的好朋友。

(2)培养幼儿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2、活动准备

(1)圆形的纸盘若干;

(2)剪刀、胶水、彩色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头像,供幼儿欣赏。 3、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

师: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的名字和他的脸型、五官等特征。 (2)幼儿介绍,描述自己的好朋友。

(3)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作好朋友纸盘头像。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5篇

摘要:

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必须开设的一门课,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入手,探讨音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音乐课程

引言

音乐被称为情感艺术,它能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动形象的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学前期是幼儿身体和心理继续发展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在学前教育中开设音乐课程,不仅能够奠定良好的艺术文化修养基础,对于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内容特别的广泛,但是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内容就比较的有限,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分类

以钢琴为主的器乐教育

乐器课程可以分为乐曲弹奏和歌曲伴奏两大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乐器作品的欣赏以及幼儿的打击乐器等等。但是由于幼儿无法理解和运用专业性太强的理论知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重点放在弹奏和欣赏中。钢琴在幼儿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学习过程是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智慧技能的形成过程。

舞蹈类的教育

舞蹈类课程的设置意在培养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左右脑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基训、民间舞和幼儿舞蹈三方面。它包括创编、组织、指导幼儿开展舞蹈活动等要素。舞蹈类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动作肢体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典型性舞蹈素材,对不同音乐情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能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开发和提升幼儿的舞蹈能力,真正实现从“技能开发”到“智力开发”的转换。[1]

声乐方面的教育

声乐方面的教育要体现幼儿的需求,幼儿需要的是教师亲切地演唱,将声乐课整合起来,减少技术类的要求,增加幼儿的演唱和儿童歌唱发声的方法和合作的基本训练。目前,学前教育中声乐教育比较的实用,而且比较的广泛。但是,传统的声乐教育已经不适合当代的学前教育,这需要重新考虑学前期的声乐教育。

2.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是的,每个孩子都热爱音乐,我们应注重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每天都接触音乐、听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那么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惊人地发挥。[2]

音乐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_兴趣是最好的老师。_因为幼儿对音乐有了兴趣,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在活动中才富有想象力、有主动性、创造性,达到愉悦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智力的效果。达尔文也曾经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只要培养了幼儿的兴趣,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幼教可以通过音乐环境的营造,幼儿音乐活动的参与。使幼儿在生活,学游戏,劳动等活动中都有音乐伴随,美化了幼儿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长期的音乐熏陶,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

音乐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对幼儿全身心地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在音乐活动中,可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积极思维能力、生活的好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优美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兴奋的感觉,带给幼儿活泼开心的氛围。当幼儿听到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后,会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来,高兴得不得了,促进了血液的流动循环。照此,长期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歌表演、歌曲、舞蹈、音乐体操等),幼儿手脚的协调性会得到很大地发展,更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保证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音乐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广阔和事物,从多方面让幼儿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各种知识,锻炼了听觉能力,还培养了幼儿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活动中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等使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得到很好的训练。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形象的同时,认识了生活,认识了自然,产生了想象和联想,学习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在有意无意中使幼儿受到了情感教育,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培养了幼儿多方面的优良品质。

音乐教育能够促使幼儿审美观和情感的发展

音乐能使人产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也同时也是爱的教育。因而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幼儿越是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活动,和谐、明快、动听的旋律越能直接进人幼儿的心扉,使他们产生某种音乐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他们的情感逐步变得丰富起来。[3]音乐艺术的娱乐性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而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同时受到教育。同时,音乐可以使幼儿获得情感的平衡,消除内心的紧张。听音乐和歌唱可以使幼儿镇静,也可以使他们振奋,通过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幼儿注意力持续的长度和年龄的发展直接相关,但音乐教育中的对材料恰当的选择能直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注意力。

结论

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么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一样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幼儿音乐教育作用于幼儿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比说教要更有说服力,比说教要更深刻、更持久。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 第36篇

题目:中职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探研

摘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可爱元素,采用“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文章主要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关键词:声乐;幼儿歌曲;学前教育;素材

近些年,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时候,观察他们对幼儿进行声乐教学,发现在教学过程总体偏“套路”化,过于重视深呼吸、高位置,导致他们在给幼儿示范演唱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性质,也就是幼儿对音乐审美的心理需求。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演唱幼儿歌曲时过分注重追求音量、音色,没有了歌曲本该有的可爱元素,这恰恰违背了幼儿歌曲教学中“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在中职声乐课中,常见的学习曲目《送别》《花非花》《故乡的小路》都属于艺术歌曲,而教学大纲以及评价标准几乎接近大学本科一年级声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翻看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声乐教材,对于大学一年级声乐教学,教学大纲内容是这样的:要求歌唱中能基本做到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并将所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中,力求比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而将此大纲与中职二年级的声乐教学大纲相比较,教学内容基本无异。但这势必会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学前教育声乐学科即是声乐表演。而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环节中给孩子们进行所谓的艺术表演时,孩子们会瞪大眼睛望着老师,很容易和老师产生教学隔膜。孩子们会一致认为老师的姿态很美,歌声很动听,但是她们听不懂。所以,在保留现有声乐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歌曲中“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二、一些幼儿歌曲演唱中常用的“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素材

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人称,如“我”“我们”等字,可将双手弯曲掌心置于胸前。若出现第二、第三人称,如“你”“你们”“他”“她们”,则可将手臂伸直,掌心张开虎口朝上。若作品风格较为轻快,也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表现出一种俏皮的风格。若接受对象为表现欲较强的孩子,还可辅助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中,出现器官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如“肩”,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手”,则可将手臂伸直,五个手指张开,掌心朝向观众手腕左右转动。例如“腿”,则可将双膝弯曲,双臂伸直,指尖绷直并相对,掌心朝下置于膝盖上。例如“脸”,则可将五指勾起,手腕下压,将掌心轻轻托起下巴左右腿交叉前腿为主力腿,后腿虚点地,身体向主力腿侧下轻微旁腰。例如“腰”则可将手插至腰间,同时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具体事物的名词,如“蓝天”“白云”“小鸟”,则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将2指指向天空,双膝弯曲另一只手轻置于膝盖处,头抬高45度角,眼神凝望着天空。例如“衣服”,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房子”,则可将胳膊肘弯曲,手臂上举至头顶,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例如“门”,可将一只手胳膊肘弯曲,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置于胸前十公分处,另一只手同样弯曲胳膊肘置于前一只手的3指上,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向上,似“举手”状。例如“书包”,则可将五个手指勾指掌心朝上手腕上顶,大臂与地面保持平行,手背置于肩部上方10厘米处,腿迈向舞台8点位,脚尖绷直虚点地,同时向迈腿侧轻微下旁腰。例如歌词中出现“好”“棒”“比一比”之类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则可将大拇指竖起,从前胸向前伸直手臂,保持手臂与身体呈90度角。动词动作可在名词动作的基础上添加转圈、下旁腰、后绷脚踢小腿等辅助动作,以表达童真童趣为首要目的,但切忌动作过于繁杂,频率不可过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应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定要根据每个幼儿自身的性格进行“量身定做”。如有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力强,可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大且较好理解的动作。有些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可适当减少动作,达到松弛不僵硬,心中有歌词,眼随心动的前提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切勿在幼儿身上出现动作的机械堆砌现象,应以达到幼儿在表演歌曲过程中自然、流畅为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20xx(15).

[2]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周婉敏.关于中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J].黄河之声,20xx(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