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公司毕业论文(共25篇)

时间:2023-12-24 14:07:47 作者:admin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文化贸易;全球化;媒介文化

近年来,各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势头迅猛。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该领域已进行初具规模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建构国际文化贸易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框架,培养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亟待探讨的课题。国际文化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视域下,以经济学为核心,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方法和视角研究文化经济现象的能力。①

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了解文化贸易中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属性。“媒介文化”这门课程的设置包含了上述课程定位,旨在让学生理解传媒文化的基本范畴、媒介产品的文化属性以及媒介产品贸易的基本特征。

一、“媒介文化”课程的教学特色

国际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特殊性,是因其更加侧重以货币为媒介的文化活动。在交易产品方面,文化贸易产品兼具商品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在交易过程方面,文化贸易产品的交易不仅是物流的交易,更涉及文化的渗透和传播。因此,在讲授“媒介文化”这门课时,教师应力求突出学科交叉性特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1.体现学科交叉性特征

“媒介文化”是一门立足于传播学的学术框架,探究媒介文化理论和媒介产品诸多特性的课程。该课程作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必修科目,已经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国际文化贸易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由于教学对象和培养目的不同,教师势必要作相应的调整。基于国际文化贸易的培养方案,“媒介文化”的讲授应注重体现经济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叉性。教师应把握文化贸易这一贸易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从经济学角度对传媒业的运作进行研究。授课内容应以媒介领域中的经济行为为核心,同时涉及内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媒介产品及特征、广告的制作与广告业的运营、传媒政策与法规、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等问题。另外,当下传媒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课程教授的一个重要方面。

2.注重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学科交叉性不仅体现在要求学生具备经济学、传播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对媒介产品的文化和艺术属性有所了解,试图提高学生对媒介产品的审美品味。国际文化贸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专业,它肩负着培养专门从事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人才的重任。②

二、“媒介文化”的课程设计

关于“媒介文化”的课程设计,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应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1.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因材施教

“媒介文化”课程开设于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学生们经过前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已初步掌握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具备了经济学的基本素养。但是,他们基本未接触过新闻或传播学专业的课程,虽然有过媒介接触的个性化体验,但仍需补充传播学专业的学理性知识,以求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

该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旨在使之通过课程学习最终能够感受媒介文化的魅力,对媒介产品有基本的审美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案例分析,力求使媒介理论的讲解深入浅出。

2.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媒介,拓展媒介文化视野

为了让学生了解媒介性质,具备广阔的媒介文化视野,就要使之养成接触媒介的习惯。这种接触不能仅凭个人兴趣,而应是具有专业媒介素养的接触。在与国际文化贸易学生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愿意接触各种媒介,但仅停留在浏览信息、休闲娱乐的层面。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推荐经典的媒介作品、媒介文化的学术网站,指导学生阅读、赏析,开拓学生的媒介文化视野,培育专业的媒介素养。“媒介文化”定位于拓展文化贸易专业学生的传媒领域视野,在掌握传媒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特征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去理解和分析传媒现象。

三、“媒介文化”的教学目标

经过一学期的课堂讲授及讨论,学生理应在今后涉及传媒业实务工作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媒介文化”需要加强教学力度。

1.让学生深刻了解传媒文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说法。当社会进入21世纪后,讯息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讯息的载体,媒介及由媒介所形成的媒介文化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诸多现象和特征。想要更全面、客观、深刻地理解信息社会,对媒介文化的理解不可或缺。只有把握了媒介文化的属性以及特性才能正确分析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进行理性判断。

2.了解传媒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这部分教学内容建立在传播学、市场营销和现代管理学基础之上,具有学科交叉性。讲授中,教师应系统分析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以及具体的经营管理方法,同时科学地解析国内外部分媒体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运营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目前当代中国的传媒政策和传媒市场状况,掌握各类媒体的经营管理规律和策略。

在“媒介文化”课程中,教师应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各媒介的基本特征及各媒介组织经营与管理的规律、特点,并对目前的传媒经营环境和传媒经济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四、“媒介研究”课程的教学思考

经过教学实践,“媒介研究”课程在文化贸易课程体系下的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同时也在以下三个方面受益匪浅:

1.课程体系设置

在媒介研究的课程设置上,考虑到学生不具备传播学专业的背景知识,教师应注重对于传播基础理论的讲解,力图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应对不同媒介的特征以及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分析,通过课堂的学习启发学生接触媒介产品并理解媒介文化的内涵,了解文化贸易中媒介产品的双重属性及其蕴含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在案例分析中需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反映了传播学这一学科的普遍性原则及其思考方法,有助于学生把握传播规律,了解传播策略及传播效果,从专业视角体会文化贸易中不同类型媒介产品的属性。

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媒介文化所涉及的诸多概念,教师选择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个案达到辨识、强化理解关键概念的效果。另外,在为学生展示和讲解国内外经典媒介文化案例时大多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商业运作和文化传播两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比如“媒介文化”课程分析了哈利波特系列产品的营销策略。哈利波特系列产品通过使用“价值观同质化”策略,即无论年龄、文化、种族、地域、信仰如何,人们都能感受到书中的童贞和善恶,并被温情和幽默所打动,因而能够成功引发读者和消费者的共鸣。另外,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总结出哈利波特系列通过价格优惠、附送赠品、设置书名悬念、大型首发仪式等梯度宣传,从而达到渐入人心的效果等一系列结论。因此对该产品的分析既能吸引学生又能潜移默化地把媒介文化的理论知识蕴含其中,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细节方面,教学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和连续性,具体安排为每周2课时,教学时间共计一学期。教学中应发挥授课教师新闻学、传播学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同时侧重传播学与经济学的知识交叉性,选取与文化贸易密切相关的案例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

“媒介研究”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上需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案例、分析数据、积累个案,并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如:让学生模拟媒介产品的贸易营销活动。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需要成功营销教师指定给他们的媒介产品。这些产品或不同或相同,有书籍、报纸、电影、广告等多样式、多类型的媒介,各组成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预估,最终设计出一套媒介产品的营销方案。如此一来,营销同类型媒介产品的小组可以相互比较,取长补短;营销不同类型媒介产品的小组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甚至可以寻求“合作”。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切实掌握媒介产品贸易营销的技巧并积累相关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课程讲授的接受程度及时安排和调整了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中,并促进对媒介文化的逻辑思考。

3.课程教学的效果

“媒介研究”课程的学习使得文化贸易专业的学生获益良多。在理论教学方面,学生能够把握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及其在推广和交易中的特殊性,了解受众的心理变化和传播技巧,有利于对文化贸易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综合理解和把握。在实践方面,学生思考问题和制订策划方案时会从多角度全方面进行考量,具有宏观视野,增强了实际操作性。不少同学表示,学习过“媒介文化”这门课程后,在考虑一个媒介产品的营销方案时不仅会考虑到本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还会考虑到新闻与传播学知识,从媒介的属性、特色以及优劣角度进行二次分析,从而得出更合理的营销策略。也有同学认为学习相关媒介课程有助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判断,视角更专业、更独到。

五、总结

经过“媒介研究”课程的教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讲授,学生们已建立起更趋全面、多维的知识体系,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对国际文化贸易学科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学业和职业生涯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考和规划。

诚然,在课程讲授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需短时间内浓缩传播学基础理论;各国各地区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传媒的政策与法规同样会对文化贸易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等。这些问题由于课程容量和课时安排所限有必要进一步斟酌商榷。

文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下“媒介研究”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在已经初步体现出来,笔者在未来的教学中将会继续总结经验,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媒介文化领域的现状和趋势,以构建更加合理的文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注释:

①韩骏伟,胡晓明.国际文化贸易[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7

②李嘉珊,王海文.关于国际文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的探索与思考[J].国际文化贸易专刊,2011,(7):36.

参考文献:

[1]李嘉珊,王海文.关于国际文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的探索与思考[J].国际文化贸易专刊,2011,(7).

[2]李怀亮,阎玉刚,等.国际文化贸易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嘉珊.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学术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2001—2011)[J].国际贸易,2012,(7).

[4]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教育课堂在场价值观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社会媒介化发展的特殊产物,不仅能够建构起智能媒介化的信息社会,更能深入到传媒研究领域,引导影视传媒研究朝着“互联网+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前影视传媒教育正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通过媒介信息技术调整现有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教学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影视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基于人工智能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影视教育正致力于从“刀切教育”迈向“精准教育”,从“课堂缺席”转为“课堂在场”,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信息平台搭建,都在不断强化智能教育培养,力求为影视传媒教育的智能化改革和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一、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应用价值

智能化影视传媒研究是教育信息化极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拓宽了影视传媒教育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在技术手段、渠道搭建、傳媒伦理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消除数据鸿沟,发挥智能传媒教育技术赋能和知识平权的双重功能。影视传媒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性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教育学者是影视文化传播的驱动者,因个体间存在传播技能、信息储备和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影视传媒教育具有严重的知识鸿沟。在影视研究学者步入算法教育的重要阶段,智能教育平台可通过读取人的反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天赋类型。与此同时,教育学者能够充分利用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获取定制化的影视资源和学习条件,以技术逻辑引导学习流程,用分析框架提高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强化教与学的变革场景,激活文化创作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使科技创新在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引导作用下,从一般的理论教学形成智能媒介化的信息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学习教育模式。

2.拓宽学习渠道,推动教育形态从理论课堂到智能媒体教育课堂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引发起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从教育手段和学习途径上来看,原有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大数据催生出的智能化影视教育,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搭建起新的算法课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简化理论教学的概念,又通过具有超强运算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技术手段协助实践操作。例如,人工智能照相机作为辅助型的教学工具,被运用于智慧课堂的摄影实践教学中,借助云端技术和物联网连接远程数据中心,可以帮助不懂摄影技术的学习新手尽快了解电影拍摄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场景从应用性教学到智慧型课堂的氛围建构。人工智能与影视教学的跨界融合,成为智能传媒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形态正逐渐从智慧课堂过渡到智慧校园,从传统的理论范式过渡到智慧媒体的应用型范式,帮助构建起新的学科话语体系。

3.重视传媒伦理,推动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价值观和技术性的生成。人工智能是以追求效益为初心的理性工具,在技能研发阶段尚未对伦理规范提出强制要求,技术伦理向来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影视传媒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重视以道德审美为核心的理性意识。智能化传媒教育将信息技术和影视教学进行结合,使得理性工具得以同理性意识深度融合,人文关怀建立在技术作用之上,这既是培养受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亦是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技术性和价值观的生成,与其说是建立在影视教育应用场景上的技术伦理规范,不如说是借信息技术完成对传媒伦理和受教育者价值观的理性建构,让人工智能发展紧密联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问题,加深技术手段和教育学习的彼此作用,从而获得传媒教学在伦理层面的共识。随着传媒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内容为载体的影视教学活动意味着要担负起更重要的教学责任,学科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注重传媒伦理和技术伦理为教学基础,重新建构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价值观的活的灵魂。

二、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风险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赋予影视传媒教育极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问题。

1.灌输式教育仍占据主流,智能化影视教学陷入价值认知困境。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前,理论+实践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存在于传统影视教学工作中,受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培养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影视创作及影视理论等相关课程都按照相同的培养模式进行。由于教育主体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过往只能够通灌输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教育,智能化影视教学则是处于小范围内的实践和创新。对影视教育而言,理论与实践是学习的内容,继承与创新才是研究的实质。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认知,从灌输教育逐步迈向定制化教育,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应当是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2.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缺乏思考,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出现奠定了智能传媒教育的基本雏形,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传媒教育,在平台搭建层面已出现显著性成果,但对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还存在明显问题。影视教育智能化应当以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教育为目标,崇尚的是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应当将人工智能技术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课堂,除了要从“线下”走向“线上”,还需要考虑到以人机交互为主要形态的教学应用场景,挖掘人工智能教育更多的应用情境和展现方式,从而对影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价值提供合理的在场性证明。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4篇

其二,在教学培养环节。国内多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尚未真正树立基于媒介融合或跨媒介的新闻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单一、交叉不够;相关技能培养因实验设施投入不足而长期停留于理论层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且易流于形式,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单一;多媒体技能的实践操作较为缺乏,致使学生走上岗位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就业出口越来越窄。

其三,在师资队伍方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对教师的实践性要求相对较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对其学历和学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教师的媒介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有学者分析中美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背景时提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媒体从业经验教师占27%,而密苏里大学这一指标为91%。因此,我们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素质提高、知识重构、技术提升、学养加深、能力再造等任务。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高校传媒教育改革

传媒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一直是各高校所探求的目标。面对媒介融合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对以往基于媒介分立背景下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步伐。

其一,专业设置要趋向“融合”。融合的专业设置是高校应对媒介不断加剧的融合发展趋势最为积极的回应。我国高校新闻院系中基于传统媒体时代而分别设置的相关专业之间的壁垒应该被打破,要密切关注媒介改革发展变化,根据媒体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跨院系、跨专业合作,注重文理交叉,实现优势互补,以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多样化的新闻人才。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融合新闻”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汕头大学等一些高校的新闻院系也作了积极探索,这对于我国高校新闻院系进一步强化跨媒体思维观,打破专业界限,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二,课程体系要凸显“多能”。重构课程体系是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新闻人才的重要一步。凸显“多能”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立足于大学4年进行设计,既要体现今后从事传媒工作需要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的特色,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多样化的专业知识、拥有多种传媒技能,学习领域可以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研究、历史、法律、各类业务操作等诸多方面;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拓展空间,让学生拥有自主的选择空间。凸显“多能”的课程安排,要坚持“一专多能”的前提,其“一专”就是要确保学生所学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扎实,可以通过“核心基础课程+多能专攻课程+选修提高课程”的路径来实现,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媒体从业基础知识与多种技能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应对社会各层面挑战的综合素养。

其三,教学环节要放大“实践”。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而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理论教学,虽然一直都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但很少有高校真正做到这一点。在教学环节放大“实践”,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从学校角度说,要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验实践、专题实践实训和毕业实习见习等3个层次以及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从教师角度说,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媒介融合研究,努力将传媒产业、传播技术的变革发展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从学生角度说,要强化理论学习需结合实践锻炼的理念,主动参与学校构建的多层次、多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基本应用能力。

其四,师资建设要追求“双师”。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跨媒体和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加强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本校培养、人才引进和媒体兼职等渠道实现。对于本校培养,要有重点、有层次地稳步推进,要鼓励并支持具有潜力的教师通过自学、研修或到媒体见习等途径重塑知识结构,再创能力体系,提高自身素养;对于人才引进,要有计划和目的地从国内外高校或传媒业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与强实践、强专业、强能力的人才;对于媒体兼职,就要定期聘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的动手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来校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开展专题辅导,由学界与业界“联姻”,培育跨媒介新闻传播人才。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泛专业化;工作室项目制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进程之间历来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彻底变革了传统信息的采集与生成、传播与管理方式,多元媒体机构形态随即生成,媒介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应当向何处发展,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何新要求,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改变等问题,一时间为高校新闻传播体系所热议。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准则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发展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马塞诸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首先提出的。所谓“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人和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1]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融合性推进,媒介融合表现出了技术化与全能化、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以及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三大特点,这使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开拓了全新的媒体传播形态。当下,“媒介融合正从更深层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并最终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2]然而,舆论生态的变化,在为公众带来更自由的言论平台、更快捷的信息交流、更多元的信息渠道的同时,也使当代传媒不得不打破传统媒体间、行业间的清晰分界,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转移和分化,媒体间的关系转竞争为合作。

具体来说,媒介融合对当代传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二是传播受众小众化。三是传播内容裂变化。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这三个特点,在为当代大众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重要缺陷,即信息数量的剧增造成针对同一事件的同质化信息过剩,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使广大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息真实性、信息提供速度、事件立场等传播核心问题产生了深刻质疑。可以说,当代传媒正处在变革与危机的风口浪尖上。

(二)当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1.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媒介融合时代,各个媒体已经抛弃了单打独斗的运作状态,呈现出集团化作战的特点。“媒介融合不再仅仅要求对于单一类型媒体的管理能力,而是对于媒介化社会和融合文化的综合管理能力。”[3]不难发现,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推动了融合文化的产生,而融合文化绝非几种文化的简单叠加,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成熟的文化模式,却又因其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而迟迟未能建立清晰的文化权力模式。与此同时,媒介生产管理的理念也发生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僵化型向人本型,从控制型向服务型的根本变化。媒介信息的集成管理在战略规划、技术支撑、内容建设等方面遭遇了巨大挑战。这就对当代传媒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管理思维上,他们要有驾驭现存融合文化、应对融合文化新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战略战术上,他们不仅要精通各类媒体,能够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为新闻传播服务,而且要有统筹全局的视野和良好的预见性,以战略化眼光指导媒体间的组合与优化,使之在受众细化的媒介市场立足并长远发展。这是高校新闻传播体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时代遴选新一代传媒领军人的重要准则。

2.具有多技术信息传播执行力的全能型人才

这是从技术的角度对新一代传媒人提出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再作为单一的媒体元素出现,在互联网媒介平台上,这些传统元素需要被多次组合,形成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不同信息形式,这对传媒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又会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不可控而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这就需要传媒人运用广阔的知识视野对其进行理性判断与甄别。可以说,正是媒介融合时代对传媒人提出了知识综合化与技能多样化的新要求。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新途径

针对媒介融合时代对新一代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及时调整与改进。以新乡学院为例,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自2009年招生以来,在前期大量可行性论证成立的前提下,积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大胆推进教学、实践工作的有益改革。截至目前,该专业学生在北京某传媒公司、新乡日报、平原晚报、新乡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的实习工作中受到一致好评,这对于一个在新乡学院只有三年成长史的新专业而言,实属不易。

(一)打破学科壁垒——理论课程教学泛专业化

媒介融合时代评判人才全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知识的综合化。然而,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教学对于本专业强调的过多,从而忽视了相关专业的知识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入行的传媒人不能对工作立即上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补习过程。针对这一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新闻传播系一直以来致力于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打破专攻一项的传统教学理念,力图为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经过相关专家团队的研究,考虑到实际需要,该专业理论教学课程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广告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营销学等多个门类,建立起以广播电视为核心,社会文化与营销管理为两翼的新型理论课程设置模式,为学生搭建立体学科知识平台。同时,为保证师资力量均衡,新闻传播系在精抓本系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对于跨学科课程,大力引进外系、外校名师,全力保证教学计划的高质量完成。正是在以上两点的通力配合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功实现了以泛专业化代替专业化,达到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互通。

(二)构建工作室模式——教学实践体系实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实践教学的地位很重要。但怎样的实践教学才能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新闻传播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探讨。

1.加大实践教学开设力度

传统新闻传播类的周实践教学学时数一般都维持在2学时左右。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打破常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第一学期(用于观摩学习)和第七学期(学生毕业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开设实训课10周,每周6课时,弥补了传统教学计划实践不足的遗憾。

2.建立工作室项目制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要模式

(1)引进“工作室”概念的原因

工作室,原指由几个人建立的组织,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其特点一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而共同努力,二是成员间利益平等,各司其职。工作室的内涵最大地发挥了高校实践教学中校企联合的特色,即将公司的组织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中媒体公司的基本运作模式,了解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为真正走进传媒行业奠定基础。再者,工作室的特点也符合高校实践教学课堂进行的理想特点——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积极奋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果断引进工作室模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2)工作室运行机制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6篇

传播力量巨大

使用互联网的网民数量目前已超过5亿人,而各大新闻网站的浏览次数已超过20亿次,网络主要新闻网站的每天的更新次数也是在不断增加,显现出了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的力量,能够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比如在汶川地震中,使消息瞬间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祖国各个城市,使各地方人民迅速集合,大大的凝聚了人们的力量。网络传播的速度快,能够使消息第一时间发送和接收。

网络传媒主要载体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信息的主要策源地,一旦出现新闻事件,网络的舆论力量显得更加巨大。网络的传媒载体主要包括论坛(BBS)、博客和新闻跟帖,还有社区交流群,如QQ群,微信群等等,都已形成了新闻传播的小小文化圈。

2 网络媒体相对传统传媒业的优势

图1 网络媒体的基本构成

其次,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讨论和评价,达到互动的效果。传统的传媒业只是单向的传播,能够进行互动的节目少。人们在网络媒体中能够尽情的谈论自己的观点,发泄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传统的传媒业中,人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无法进行互相交流。网络媒体的信息储存量大并且能够长时间保存,能够依据个人的爱好进行分类搜索,并且查看历史信息。这与传统的传媒业相比,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再次,网络媒体表现形式多,可操作性强。对同一事件的传播效果对比,传统的传媒只是平面媒体,而网络媒体可同时融于视频、音响、文字和图片等内容进行立体表现。

3 网络媒体对传统传媒业的冲击

降低了传统传媒业的受众数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传媒业逐渐成熟和壮大,网络媒体的受众人数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喜欢边界,无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网络新闻,这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传媒业的受众数量。根据相关统计表明,自网络传媒出现至今,电视观众收视率已减低为原来的50%,而报刊阅读人数也已减少1/3。

影响了传统传媒业的采访方式

网络传媒的采访方式不仅仅受限于面对面的采访和电话采访,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采访,比如电子邮箱采访、博客采访、QQ聊天工具采访、在线视频采访等等。这些新的采访形式不仅仅省时省力,还更加便捷,使采访者和受访这之间双方受益。

对就业人员的影响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7篇

【关键词】传播影响力;财经媒体;文献综述

截至2013年1月15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传播影响力”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90篇;以“传播影响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45篇;以“传播影响力”为篇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86篇。

已发表的有关“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始于1992年,最早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是张学洪的《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分析》。2000年之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相对较少,2000年之后,学界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开始增多,每一年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尤其在2009年之后,相关论文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其研究成果还是相对较少,当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传播影响力的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传播影响力的定义、本质、构成要素、发生机制等。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认为传播影响力的本质在于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其本质在于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文章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本质就是“影响力经济”。文章提出了传播影响力的发生机制,在接触环节,吸引注意的关键在于传媒内容和形式的极致化操作;在保持环节,应该构筑受众之于传媒的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此外,还应该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按照社会实践的“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定制自己的产品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分析了媒介影响力及其构成要素,其要素为: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对其进行了分类,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功能特征,认为其有整合、交流、导向的功能;文章还总结了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分别是:受众规模和层次、内容、传播效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可持续等。唐朝《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介影响力》主要分析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该文阐述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关系,文章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媒体无法做到统一。在此基础上,该文指出,媒介要注意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不过也应该意识到由于媒介的不同,对影响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该文指出媒介社会化发展进程对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李海颖《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主要分析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两篇文章都认为收视率对传播影响力有影响,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认为满意度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对收视率与传播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与前两篇的结论相同,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传播影响力“媒介传播个体接收接受影响影响再传播社会影响力”的形成模式。

二、对某一类媒体或领域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韩龙根《办好民族语广播电视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分析民族语广播电视这类媒体的历史与发展,并且分析了这类节目尚可以改进的一些地方。吴婕的硕士学位论文《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了日本动漫对日本国内、亚洲、欧美等地区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力。张冰、张敏《微博传播影响力有多大》认为微博给予平等对话的权利、微博传播的平台优势、名人及草根意见领袖的不断涌现是其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林堃的硕士学位论文《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文章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机制,认为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并不会永远对一般受众发挥绝对影响。该文还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模式,得出“越强连接的受众节点距离意见领袖的线段越短,意见领袖对他们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强”的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陈妍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对特定媒体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庞华《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透析》以央视“朝闻天下”为例,分析“朝闻天下”栏目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其传播影响力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品牌为王。文章提出早间新闻栏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几点启示,包括:创新发展,寻求本土化;亮出栏目整体独特风格;延伸触角,加强互动。杨琳、李亦宁《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百家讲坛”为例,分析该栏目的传播影响力,总结得出“内容为王”是该栏目传播影响力的本质。提出了对提升电视文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两点思考,分别是:在节目定位、制作层面方面,要实现雅文化的通俗化;在媒介经营层面,应该为电视文化节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外传播效果研究”课题组《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_》、《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从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内容选择、时效性、反馈机制、篇幅、图片应用、新闻类型、表达方式、语言等角度对比分析这三家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牛鸿英《金融危机情境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2008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有关理论分析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文章认为,媒体应该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还应该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来激发电视的创造力;此外还应该探索经济价值观,以此来增强文化凝聚力。李红秀《媒体议程设置及其传播影响力》以“双百”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分析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

五、对财经报纸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李淑瑛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学解析》从公关学角度分析财经报纸的媒介影响力。文章先对媒介影响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媒介公关与媒介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了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现状。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四大新兴财经报纸为例分析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总体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灵活度高;注重形象塑造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品牌竞争力;重视媒介经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培养读者忠诚度,具有稳定的高端读者群。认为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财经报道人才、赢利模式单一是目前制约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特的品牌定位、品牌专栏和品牌人物、活动策划和品牌延伸是提升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策略。

总体而言,“传播影响力”相比国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虽然总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加,但是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对于“传播影响力”的策略研究针对性不强,而且具有同质化的现象。对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多是停留在表面,谈的比较空洞,没有针对某一财经媒体或某一栏目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一媒体或栏目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策略。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8篇

关键词:跨学科交融人文素养新媒体技术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_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远远超过2009年%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9篇

[论文摘要]手机作为当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其传播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手机媒体,并将其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重点研究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通过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手机作为大众媒体体现“媒介补偿理论”本质,并探讨手机发展的趋势。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会自觉利用结绳等活动来传递、交流信息,到了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信息交流已经突破了疆域的限制。电子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迅速地推动着传播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运用和普及,使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度乃至跨洲际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更近,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尽管电子媒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似乎大有取代传统电子媒介地位的架势。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电脑已经被公认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几乎把人类之前一切媒介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人们成为受传于一体的主动的行为体。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到此似乎已经完备了,这种理想的传播媒介是否已经停止了人类对更新更好的传播媒介的期待呢?事业并非如此,正在人们对互联网的讨论方兴未艾之时,手机这一新型的通讯工具横空出世。

手机(mobilephone,cellphone)是蜂窝电话的另一个俗称,手机从1980年代初推出,十年后迅速扩散到一般用户市场。蜂窝通讯是通讯与电脑结合之后能提供的多种服务之一。无绳蜂窝电话相对于现存有绳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明显优势就是移动性增加和功效增大。美国着名媒介理论媒介家保罗·莱文森把人的功能分为说话和走路,之前的媒介,即便是强大如电脑这样的传播媒介,几乎把之前人类一切媒介的优势集于一身,但它也没能彻底地解决人类随时随地接收、传达信息的困难。直到手机的出现才从根本意义上把人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过去的电子媒介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单向地发送或接收信息,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将人的“说话”和“移动”功能整和起来,直到手机的出现才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说话和书写、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任意选择其一,可谓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手机在很好地弥补了电脑不足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在和互联网结合后,手机更是体现出它胜过电脑的优势,和旋铃声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既悦耳动听,又避免在公共场合竞相查看是否是自己手机响的尴尬;发短信使人们在接收处理信息过程中不必“说话”,即保护了隐私,又节省了话费;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使人们摆脱个人电脑的束缚;摄像功能使人们能够抓拍并即时把瞬间形象发送给他人;而新型手机甚至可以下载和播放歌曲及电影,几乎囊括了MP3和电影的功能。由此可见,手机几乎把先前一切媒介的功能集于一身,手机更是把电脑的优势自然的承接过来,并更好的弥补了电脑的不足。难怪有人说如今的手机早已超越了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仅就中国而言,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的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

保罗·莱文森是美国着名媒介理论家,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medium)这一理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补偿理论”为我们研究媒介历史以及媒介理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媒介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媒介形式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类历史,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式。这就是着名的“媒介决定论”,其本质是“传播的主导性媒介影响历史性社会的发展”。

1979年,莱文森提出了不同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的“人性化趋势论”。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而“人性化趋势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在《数字麦克卢汉》里面说:“人是积极驾御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这种媒介演化理论可以叫做一种‘人性化趋势’的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不难看出,“人性化趋势”理论在于说明人们可以选择和发展媒介和技术,用以维持生发展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媒介发展到今天,“第四媒体”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被很多人认为的“第五媒体”正粉墨登场。手机对于互联网的优势不言而喻,以往依赖电脑接收、传送的新闻、图象等信息,现在可以用手机来完成。麦克卢汉把电子媒介影响作用下的人类社会称作“地球村”,而真正把村民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的是手机,手机在握,“地球村”村民们就可以信步环游全球了。从互联网到手机,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机对于它先前媒介电脑功能上不足的弥补,再反观媒介发展的整个历史,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正是对先前媒介的补救和补偿。

[1][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参考文献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 冷媒介;热媒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媒介有很多种类型,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对众多媒介进行了分类,分成了冷媒介和热媒介两种。对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人们一直争论不断,对其质疑甚至进行批判。虽然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不能很好地令人折服,但其对媒介进行冷热对比的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加以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探索冷热媒介的新视角及区分冷热媒介的新准则,并研究、探讨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这将有助于媒介在教学中合理发挥其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2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观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可以把收音机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话之类的冷媒介区别开来,把电影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视之类的冷媒介区别开来。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1]并且,他认为:“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者自己去填补。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1]

总结以上麦克卢汉的观点,可以看出其把冷热媒介定义为:低清晰度的媒介叫做冷媒介,具有高清晰度的媒介叫做热媒介。而且冷媒介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热媒介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要求的参与程度低,留给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的空白少。根据这一冷热媒介观,麦克卢汉又把手稿、电话、电视、口语等划分为冷媒介,把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等划分为热媒介。

3 基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观的冷热媒介新视角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一经传播,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讨论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仍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比如李彬[2]在《传播学引论》一书中表明:“如果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饶有新意,发人深思,不失为新奇而科学的理论;那么他的媒介凉热论则显得信口开河,似是而非,有标新立异之疑,无寻幽探奇之实,只要稍加追问便会漏洞百出。”郭庆光[3]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也评论道:“麦克卢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而且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甚至何道宽[4]在译本《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的序中也提到:“把电话说成‘冷的’,广播说成‘热的’,不太好理解。”陈长松(2005) [5]也指出:“从技术维度出发,麦氏的冷媒介、热媒介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根本上说,该理论存在内在的致命的矛盾。”

综合以上的论述来看,目前对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质疑声和批判声比比皆是。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笔者也认为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的划分标准存在逻辑矛盾性,存在模糊感。比如,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电视清晰度低,属于冷媒介,需要人深度卷入。再看当今时代的电视,远远已经不在麦克卢汉的冷媒介理论所能够解释的范围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虽然麦克卢汉当时的电视还停留在黑白的阶段,图像也不及今天的清晰,技术上还有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符合其冷媒介的定义,但是麦克卢汉又把当时清晰度和电视差不多的电影归为热媒介,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除此,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忽视了传递内容的不同、受众水平的不同也会对媒介的“冷”与“热”产生影响。若传递给受众的内容很简单,那么无论是哪种媒介,要求受众参与的程度皆不高,留给受众去填补或完成的空白都少,这时就难以区分媒介的“冷”和“热”。另外,若受众的水平不一,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其参与程度[6]。比如,对于知识程度较高、文化修养较好的人,他们对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参与程度较低,那这种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热媒介;反之,对于知识程度和文化修养较低的人来说,他们对于同一种媒介传递的内容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参与程度较高,那么这种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冷媒介。

但不可否认的是,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依然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媒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学者们探讨和研究媒介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从这个角度来讲,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是具有一定新意和价值的。基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笔者认为媒介的“冷”和“热”是没有一个绝对定论的,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易位的。在这一视角下,可以依据以下两条准则来区分冷热媒介。

1)对于不同的媒介来说,其“冷”与“热”的概念是相对的,“冷”是相对“热”而言的,“热”也是相对于“冷”而言的。比如,在同一环境中,若用A媒介、B媒介、C媒介传递相同的信息,从整体上来讲,无论受众水平是否相当,他们对A媒介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或思考、填补空白都较多,那就可以说A媒介比B媒介和C媒介“冷”,即相对于B媒介和C媒介来说,A媒介是冷媒介;反之,也可以说B媒介和C媒介比A媒介“热”,即相对于A媒介来说,B媒介和C媒介都属于热媒介。

2)对于同一媒介来说,其“冷”与“热”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受众水平不同的情况之下,可以根据受众对媒介传递信息的加工程度的深浅、填补空白的多少来确定媒介的“冷”与“热”。比如,对于A媒介,当它传递信息给B受众时,B受众对其传递的信息加工程度深、思考和填补空白多,那么这时它属于冷媒介;当它传递相同信息给C受众时,C受众对其传递的信息加工程度浅、填补空白少,那么这时它属于热媒介。

4 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媒介,这类媒介通常用于记录、存储、传送、再现和加工教学信息,所以又称为教学媒介。教学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现代开放的教育形式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和学习的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适当采用各种媒介,以辅助教学,还可基于麦克卢汉对媒介进行冷热对比的分析方法,结合上述新视角下区分冷热媒介的两条准则,进行教学媒介的冷热分析,再合理使用冷热教学媒介,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媒介的冷热分析

教学媒介有很多种类型,如语言媒介、文字印刷媒介、视觉媒介、听觉媒介、视听媒介等。一般意义而言,常用的教学媒介主要有语言、黑板、粉笔、书籍、实物与模型、幻灯投影、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等[8]。对这些媒介进行冷热分析时不能脱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要结合具体教学媒介的特性和实际教学条件进行综合的考虑。

1)分析不同教学媒介的冷热性。不同教学媒介的冷热性是不同的,也是相对的。分析一种教学媒介的冷热性,必须要和另外一种或是几种教学媒介作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某一类教学媒介的特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学媒介特性来说是固有的,所以可先从整体上来对不同的教学媒介进行冷热对比分析。比如幻灯投影相对于语言来说要直观、具体一些,在给学生展示时,需要学生进行加工、思考并填补空白的空间要小一些。从这种角度而言,幻灯投影比语言要“热”,即相对于语言来说,幻灯投影便是热媒介。如此,有助于对教学媒介的冷热性有整体的把握,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好地选用教学媒介。

2)分析同一教学媒介的冷热性。对于同一教学媒介而言,当面对的教学对象即学生不同时,它的冷热性也是不同的。某一种教学媒介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热”的,但是也许对于另外的一些学生而言就是“冷”的。比如,以电影作为教学媒介给小学生和大学生传递相同教学信息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远不及大学生成熟,他们对于所传递的信息加工程度浅、思考和填补的空白也相对少。这种情况下,电影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热媒介,对于大学生而言便是冷媒介。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对象即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媒介的冷热性,继而确定针对不同的学生是否可以选用同一种教学媒介。

冷热教学媒介的合理选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事先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媒介的冷热性进行分析,以便合理选用冷热性不同的教学媒介辅助教学。若只采用冷媒介辅助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知;若单独使用热媒介,也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进行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应将冷热教学媒介合理结合起来使用,使教学信息平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协调地获取知识。

1)冷热教学媒介的选用。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知识层次或是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大量思考或填补空白,而有的教学内容只需学生直观感受,无需去进行大量加工,这时教师就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冷热教学媒介辅助教学。比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进行数学的计算题教学且需要学生对计算的各个步骤进行大量加工记忆时,有幻灯投影、语言等教学媒介可供选择,这时教师便可选择其中相对较“冷”的语言媒介把计算的各个步骤以及其中的要领“口口相传”给学生,而不是利用幻灯投影的方式直接放映给学生。另外,若教师在给小学生进行认识几何体的教学且只需学生对几何体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时,便可选用相对于语言来说较“热”的媒介——幻灯投影,把生活中的几何体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进行直观感知。

2)教学媒介不宜偏“冷”或偏“热”。在教学中有时需要使用冷教学媒介,有时需要使用热教学媒介,但教师不能一味地只选用冷教学媒介或单独使用热教学媒介,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后合理搭配冷热教学媒介。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冷热媒介组合的生态系统[8],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媒介不宜偏“冷”,也不宜偏“热”,要做到“冷”包含“热”、“热”包含“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深度参与、深入思考,又能使大脑适度“休息”、轻松感知。

5 总结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为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在新视角下,对教学媒介进行冷热分析,并结合具体教学媒介的冷热性和实际教学条件,合理选用、搭配冷热教学媒介,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黄志斌.冷热媒介划分标准的重新界定及其显示意义初探[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6.

[5]陈长松.论麦克鲁汉“冷媒介”、“热媒介”的内在矛盾[J].学术论坛,2005(11):65-67.

[6]周俊丽,姜妍.分众化划分冷热媒介[J].东南传播,2008(9):97-98.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1篇

传媒专业简历模板

基本信息

真实姓名: 蔡** 性别: 男

年龄: 32 岁 身高: 179CM

婚姻状况: 已婚 户籍所在: 贵州

最高学历: 大专 工作经验: 5-10年

联系地址: 贵阳市旭东路

最近工作过的职位: 营销总监

期望工作地: 贵州省/贵阳市

期望岗位性质: 全职

期望月薪: 7000~8000元/月

期望从事的岗位: 营销总监,市场总监,销售总监,运营总监,销售部经理

期望从事的行业: 计算机软件/硬件,通信(设备/运营/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广告/市场推广,影视/媒体/艺术/出版

技能特长

技能特长: 6—7年的销售工作经验,在广告,传媒,IT,电商,企业管理培训,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面拥有无限的资源。

曾亲自管理及亲自带队,为多家公司谋得较高的盈利。

最开始接触销售工作,也是从基层慢慢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走到现在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自身也有很多心得及体系,也让我学习和见识,成长了很多很多,

持C1 驾照,3年以上的驾驶经验,安全驾驶5万里程,熟悉贵州省内交通路线。

教育经历

贵州省国防工业学院 (大专)

起止年月: 209月至9月

学校名称: 贵州省国防工业学院

专业名称: 机电维修

获得学历: 大专

工作经历

贵州移商科技有限公司 - 商务代表 商务助理 商务经理

起止日期: 207月至2010年1月

企业名称: 贵州移商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职位: 商务代表 商务助理 商务经理

业绩表现: 7个月个人业绩保持公司前三 带队时一季度保持带队部门在公司季度冠军

企业介绍: 主要:贵州08年正式开通3G网络运行,公司是主要做移动互联网平台营销的.,移动电商,代理北京用友软件开发的一款名为:移动商街,虚拟移动商铺广告位,等等主要以电销+会销+会后拜访等方式进行公司业务推广。

贵州宜搜贵州注册中心 - 商务经理

起止日期: 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

企业名称: 贵州宜搜贵州注册中心

从事职位: 商务经理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负责3G移动互联网系列产品的推广 及注册!带团队打造公司业绩最佳部门!

杭州全网通址贵州注册中心 - 销售总监

起止日期: 2010年7月至月

企业名称: 杭州全网通址贵州注册中心

从事职位: 销售总监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负责3G无限互联网系列产品的推广 及注册!带团队打造公司业绩最佳部门!协助总经理进行公司日常运作管理,团队建设,培训,等工作。

贵州黔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营销总监

起止日期: 1月至206月

企业名称: 贵州黔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从事职位: 营销总监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协助公司总经理 做好相关市场管理及策划,贯彻落实计划方案,编写市场营销方案,培训相关销售人员,招募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开展, 进行公司高端业务谈判合作签订,陪同公司董事长在整个贵州省区域内进行市场前期摸排,锁定贵州一下地州市的业务范围,开拓地区性业务。

贵州翱翔同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运营总监

起止日期: 2012年7月至12月

企业名称: 贵州翱翔同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从事职位: 运营总监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贵州翱翔同创,系主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培训,咨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审核,等相关系列业务,其中本人任职市场部经理一职,主要工作是协助总经理进行整个公司业务的开发,及市场人员招募聘用,管理分配,结合以上进行更好的市场前期调研,规划,及有目标性的来进行公司各项业务的推广和运行。

贵州鑫盛源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经理

起止日期: 1月至2010月

企业名称: 贵州鑫盛源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从事职位: 项目经理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从事煤矿收购兼并重组,煤炭贸易,新能源开发,对控股及参股企业进行管理。 主要工作介绍:任职金融贸易部:项目经理一职,主要进行银行融资贷款等工作的资料整理打包,报送相关金融机构,对煤炭贸易进行项目谈判,合作做煤炭贸易销售等等。

培训经历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学院 - 机电维修

起止日期: 年9月至年7月

培训机构: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学院

培训课程: 机电维修

培训描述: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2篇

姓名:秦小姐民族:汉族

性别:女政治面貌:群众

年龄:23岁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厘米):168cm视力状况:

体重(公斤):48kg身份证号码:

户口所在地:江西省

技术职称

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江西省

毕业时间:

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EMAIL:

个人主页: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二七北路318号

邮编:330011

受教育及培训状况

9月至5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专业描述:人文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

工作经验

任职公司名称:武汉广通电视购物。

1月至月模特

工作职责和业绩:产品展示模特

任职公司名称:城市英雄电玩俱乐部。

2009年8月至2009年9月主持人

工作职责和业绩:场内活动主持

任职公司名称:江西新闻广播。

6月至209月播音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播音及后期工作

任职公司名称:南昌电视台。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3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类学生;市场对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省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传媒业的兴盛,媒介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高等学校的育人机制需要根据社会要求去调整育人内容和创新育人模式。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文力图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渠道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措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新闻传播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地完成高校育人目标。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涉及我省石家庄、衡水、唐山、廊坊、保定、张家口、邢台、沧州等地级市300家企事业单位。调查主要对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哪些素质和能力有所看重或者期望高校培养出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5份,回收率。

三、调查统计结果

1.单位对新闻传播类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的受访者认为新引进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创新能力(45%)、自我学习能力不强(33%)、缺乏进取精神(16.%)。这说明高等教育传媒专业的发展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技术、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现代传媒与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式的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实践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被调查者认为新闻传播类学生最需要培养的依次为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29%)、复合型知识结构(22%)、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对于传媒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

2.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的受访者认为专业知识重要,80%的认为人文基础知识重要,72%的认为艺术专业知识重要,63%的受访者认为这三类知识都很重要。有近7成的人认为人文基础知识和艺术专业知识与传媒专业知识同样重要,这充分说明了传媒专业的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于传媒人才提出了复合型的要求。因此,从课程设置方面,真正将具有人文、艺术、技术不同属性的课程有效组合为一个专业整体,切实构建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专业结构平台,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用的高等传媒专业人才。

四、启示与对策

1.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修订教学培养方案。高校结合社会实际需要,针对就业方向,努力打破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与市场需求相对脱节的局面,按照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修订教学培养方案,试行“三学期制”,探索“融通”育人思想,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注重各方面知识的通识教育,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完善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办学特色。“三学期制”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三学期制”教学模式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我校教学时间安排为:秋季学期(19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3周)+暑假(约7周),两个长学期实行17周授课,1周考试的教学安排,秋季学期有1周机动安排;短学期实行3周授课与结课考核。夏季短学期教学内容安排为:小学分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研究性与开放性实验、实习实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聘请专家学者讲授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学术专题讲座、各类大学生竞赛集中培训与科研训练。根据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基本规格、主要课程和学分要求进行了审阅,接着从课程对专业特色和人才质量的支撑作用、课程名称的规范性、学时学分、前后衔接关系以及学期课程设置的密集度与学生承受度等五个方面对每门课程逐一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

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调整、重构课程设置,减少陈旧、冗长的课程内容,课程之间避免内容交叉、重叠,采取课内精讲、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入研究性教学新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动态、丰富的社会实践、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等短期课程,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突破印刷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培养能够适应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传播的综合新闻人才,并把多种媒体传播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形成了符合综合新闻人才的培养的完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理论课教学中,严格推行讲授、讨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课程授课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增添了特色课程,补充了一些媒体实务课程,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总体要求,鼓励去业界实习、着力打造实践教学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大量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新闻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传播心理学等,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大量增加,以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市场比较广阔,但这一学科招生规模的扩张会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公关礼仪”等全校选修课程。从大一到大四,系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刻探讨工作规律,对学生人生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精细化指导。搭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基地与网络为一体的就业平台,实现就业市场立体化。鼓励学生到当地报社和其他媒体单位实习,也可以到社会上去做兼职或专职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大胆去做,这对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很有效。也可以聘请适合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有实际经验的人才,来学校作报告、举办讲座或者直接请他们到校任教,可以改变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严重制约了创新思维的发展的不良状况。同时,这些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担任教师,与社会接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胜存.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4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高校培养体系;新闻人才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加速了国内媒介融合的步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数字技术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为不同传媒形态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媒介之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是一个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包容、转化整合、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特点

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根据最早提出此概念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的本意,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媒介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他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媒介融合的基础就是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二是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各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渗透,这包含了内容和技术的合作与渗透。

二、培养媒介融合下新闻从业者的必要性

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而要求在跨媒介介质的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也必然催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出现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而是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媒介不同受众群的需要。因此,对媒介从业者的要求不再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通才记者”,而是要培养跨媒体记者。记者需要具有全新的头脑,全新的思维方式,能在网络上自由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不仅会使用采访本、照相机,而且会使用录音机、摄像机、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根据采访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采访手段。

三、高校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人才需求为基础的,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这种按照媒介种类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必须抓紧改革现有的新闻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体系,以适应新型人才需要。

第二种措施,就是“送出去”,为那些有意到媒体单位实习、提高的教师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空谈理论,把最新的媒介技术、动态和趋势带到课堂上来,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推动了“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它不仅影响着媒介本身生态系统的重建,改变着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而且对传媒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央已经明确提出,2013~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理论、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新变化都要求地方高校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一、媒介融合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呼唤“管理型”人才。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传媒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人群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传媒行业生态;传媒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2]。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媒介融合对媒介生态系统的改变在媒介系统内部就体现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从刚开始的被动应对到逐渐主动出击迎接挑战,占据信息传播新的阵地上。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对媒体的生存、发展没落或者崛起产生很大影响,而且新媒体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就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具有前瞻能力和全局眼光的“管理型”人才,才能保证媒体在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中屹立不倒。

3.新闻信息多元化呼唤“整合型”人才。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新闻信息源的多元化和新闻信息形态的“碎片化”。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兴起,各种“自媒体”、“流媒体”等媒体形式使得传统上由报纸、电视、广播等采集、信息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新闻信息源中又增加了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形式。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新闻信息及时、迅速传播,但也因为信息者知识结构、新闻素养等方面的参差不齐,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可能会为受众和社会带来误导;而同时,新闻信息的“碎片化”也容易使得受众的认知出现片面和偏见。这就要求新闻人才不但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伦理素养和媒介素养,能理论结合实践,而且要有整合各类信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

二、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媒介融合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学方式等方面。本文将以陕西省省属高校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几所高校为观察对象,阐明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办学条件。办学条件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为学习场所、多媒体设备等,目前,陕西省高校在这些方面的积累已相当充足。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就为学生学习建有“广播电视节目演播室、新闻传播综合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软件主要包括媒体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媒体资源方面陕西省地方高校主要以省内媒体为主,如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西安晚报、华商网、西部网等。在师资力量方面,西北大学最为雄厚,其次为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这三所院校皆为独立的新闻传播学院,而其他院校则多与其他学科混合建制。

3.专业特色。陕西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特色见下表。由表可知,陕西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除完成新闻学的通识教育外,各个高校均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新闻教育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只是内容意义上的特色,在应对媒介融合的新要求方面,仅有西北大学、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迈出了一定的步伐,而大多数仍然局限于新闻的内容层面,并未在新闻技术及新技术所带来的教学理念上有实质性大突破。

高校名称 所在院系 专业特色

西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统新闻、新媒体、网络新闻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法制新闻

西安外国语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 英语新闻

延安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传统新闻、新闻党史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 网络新闻

渭南师范学院 传媒工程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6篇

3、就业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成为传播学的`新兴领域。本专业是根据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对信息传播人才的需要,瞄准信息传播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与网络媒体传播,设置的文理交叉、技艺结合的朝阳专业。可广泛在新闻媒体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报社、杂志)、出版机构、音像出版社、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择业,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7篇

《传媒》: 请您简介首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的背景。您发起该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谢耘耕:首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是在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发起该活动的初衷就是希望能使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与传媒领军人物、专家学者面对面,为更多的传媒学子提供与传媒领袖交流的机会,为传媒业界与学界搭建起沟通对话的平台,为培养未来的中国传媒精英、为更多的年轻学子造就传媒梦想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传媒》:本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下设多项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环节设置有何特色和亮点?

谢耘耕:首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与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同步举办,新设多个项目,包括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区域媒体高峰论坛、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传媒雇主调查、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调查、大学生品牌认知调查和大学生传媒节开幕式、闭幕式——“传媒梦·中国梦”晚会。

本届大学生传媒节共邀请了近50位传媒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350余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知。

“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论坛为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该平台有利于促进主编与传媒学子之间的熟悉和了解,让广大传媒学子了解发表学术论文的核心要求。本届论坛针对如何通过期刊得到认同并产生社会效应、如何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中国学术如何走向国际舞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是新闻传播学领域一流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立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为中国学者与国际一流学者提供交流对话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跨越学科的界限、地域的界限、意识形态的界限,从而深入研究新媒体领域相关问题。此次论坛为期一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主题分别为“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和“大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设立,意在促进国内各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搭建起学员间、学员与知名学者间对话的平台,促进新闻传播学、新媒体技术、公共政策、产业经济、法律、伦理、管理等多学科间的专业交流。本届论坛不仅体现出学子们参与的热情,而且体现出他们对于提升专业素养的期望与努力。通过论坛的讨论、学习,经过专家们的点评与指导,学子们都收获颇丰、获益匪浅,既学习到了论文写作、治学的方法,而且思路更加明晰,提升了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区域媒体高峰论坛”主要是为各地方媒体探讨区域性媒体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转型,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其他区域媒体进行合作、联动,为其发展转型提供高端的交流对话平台。论坛就都市报在新媒体冲击下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怎样做到微博和纸质媒体的联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借助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传媒雇主调查、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调查、大学生品牌认知调查,希望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传媒业以及传媒品牌的认知,为传媒业及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我们在设计和策划“大学生传媒节”各项活动时,更加强调学子的参与和互动,今年在活动中加入更多的论坛,尤其是扩大了研究生学生论坛的规模,让研究生有演讲自己论文和听取专家点评的机会。

《传媒》: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作为首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的重头戏,在活动安排、组织策划以及选员标准方面有何考虑?较前三届有何创新之处?

谢耘耕:今年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演讲嘉宾方面,不仅重视学界的专家学者,同时更加重视业界的传媒领袖;在组织策划方面,大讲堂期间,加重了论坛的比例,尤其是论坛中“圆桌对话”的环节,给予嘉宾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不同意见的交流;在选员方面,更加注重平衡学员学校的地域性,注重教育公平,覆盖面更广。除上海本地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的学子外,还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中西部大学的学子,如兰州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大学,还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学校的学子参加。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学子汇聚在大讲堂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领略传媒领袖们的思想碰撞。

较前三届相比,今年大讲堂的演讲嘉宾增加了来自海外高校的学者,希望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国际学界更快地接轨;同时让知名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和传媒学子面对面,让学子们对于学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学子们更加规范地进行学术研究。

《传媒》:本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取得了哪些成果?

谢耘耕:主要成果有以下几点:一是第四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宣传力度加大,由于和《传媒》杂志、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合作,在宣传方面更加到位,“传媒领袖大讲堂”的百度搜索量为110万以上;二是第三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在海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参与的海外嘉宾明显增加,海外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加;三是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收到了400余篇投稿,在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四是首届区域媒体高峰论坛作为传媒节新增的活动之一,提升了传媒节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加强了和区域媒体间的联系,探索了一些合作的新模式。五是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传媒雇主调查、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调查、大学生品牌认知调查的问卷方面,今年回收率提高,取得了良好的调查效果。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8篇

一、城市电视媒体的区域影响力

传媒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其影响力的发生建立在接受者关注、接触的基础上,而受众注意力的产生则要通过媒体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营销来实现。

城市电视媒体在央视和省级上星台的双重挤压下,生存空间已越来越狭小,因此,城市电视媒体必须运用差异化战略去独辟蹊径,牢固树立本体意识,把关注点放在本区域上,立足本地,服务本地,亲近区域,贴近区域,守望区域的精神家园,将本地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类人群的各种诉求,作为传播、营销的基本取向。

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不仅能为城市电视媒体提供广阔的表现领域和较大的创新空间,也能为城市电视媒体进行差异化经营提供先决条件。但区域文化资源只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比较优势,区域观众通过电视接收并且认可的区域文化,最终应当是对思想、题材、技术、手法等微观层面的认同,这就需要城市电视媒体将区域文化具体吸纳和有机消解为电视文化样式。

城市电视媒体相较于其他覆盖面较大的电视媒体,观众较为集中,目标观众的志趣相对容易把握。因此,城市电视媒体只要有几个为属地观众所看好的品牌节目,再加上好的电视剧,基本可以保住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城市电视媒体不断完善和创新品牌,使其在同类产品中更具吸引区域观众的亮点,这种亮点也是一种“差异性”。只要把精力用在关注与表现区域的文化个性上,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自身优势,以区域的文化特色塑造城市电视媒体的品牌,一旦城市电视媒体与区域文化融会贯通,它所呈现出的鲜明地方特色就会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在品牌节目的设计规划、培养完善、整体包装、宣传推介等过程中,城市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掘区域文化积淀,将其有机地整合到每个传播环节当中;通盘优化区域文化资源,将其有效地渗透到相关的细节当中,进而优化自己的品牌品质,强化自己品牌的生命力。近年来,深谙此道的城市电视媒体除了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节目,还在台标、呼号、频道标识、整体形象包装的创造与创新方面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区域文化的根基越深,城市电视媒体同区域观众就贴得就越紧。城市电视媒体在对节目品牌的价值确定、效益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在品牌设计、节目经营中,要全面介入人文元素,与当地人或息息相关,或丝缕相连,或情感相通,或事理相容。这包括:贴近人性,关注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贴近人心,关注人们自我实现的愿望;贴近人情,关注人们的不同生存境遇。以人为本,既是强化城市电视媒体贴近性的出发点,也是营造区域文化亲和力的落脚点。

二、城市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快且广,受众也多,在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有更大的空间。城市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最大化的追寻,很大程度上根植于新闻报道的可看性。一般来说,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可看性强。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城市电视台,发挥指导性、权威性强的优势,做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的沟通和联系,在舆论引导上发挥积极作用,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绍兴台几个电视新闻栏目的热线每天都会接到不少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话,采编人员根据电话记录展开分析,进行筛选,找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从共性着眼,从个性着手,派记者深入采访拍摄,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报道。由于对题材抓准、抓深、抓透,坚持说实情,讲真话,这些报道起到了扶正祛邪、释疑解惑、理顺公众心气的社会效果,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和观众群,增强了地方主流媒体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引导力。

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个体获得信息的渠道空前丰富,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重大突发事件得社会关注度高,舆论影响力大,传统主流媒体的应急反应报道机制要保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制高点,第一时间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主流媒体在危机时刻传递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人心和澄清事实真相、有效抑制负面舆论的作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城市电视媒体要善于整合新闻资源,形成报道合力,营造舆论强势。近来,绍兴台在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中,适时调整了以往新闻栏目单打独斗的做法,强化了各个新闻栏目的合力出击,通过精心策划,将所需报道的活动进行细分,并根据各档新闻节目的特点,量身定制报道角度,形成了巨大的报道声势,制造了观众关注的舆论热点。

三、提升影响力与引导力的途径

城市电视媒体提高区域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的做法有:

1.改进时政新闻。绍兴台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时政新闻节目《绍兴新闻联播》进行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改进。一是注意从观众当前关注的问题切入,善选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拉近时政新闻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贴近性。二是动态时政新闻凸显时效,力争第一时间播出,以“快”来抢眼球,先声夺人。三是主题报道既大气正统又新颖活泼,增强了传播效果。

2.做活本土新闻。观众永远都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内容感兴趣。在实践中,绍兴台深刻体会到“新闻本土化”的重要意义。《直播绍兴》、《师爷说新闻》、《第一热线》找准定位,关注社会、民生,强调新闻的平民化和本土化。在操作中,除了大量报道民生新闻外,还增加社会新闻和批评性报道的比例,收视率居高不下。

3.加强重点引导。重大事件,群众关注度高,社会震撼力大,有的事件十分敏感,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做好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既是检验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水平高低的试金石,也是促使媒体变革创新的机遇。绍兴台的具体做法:一是快速反应、迅速报道,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是实施现场直播常态化。

城市电视媒体要提高舆论引导力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并与遵循新闻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重大问题、敏感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具体的策划、专题、新闻,甚至一句话、一个镜头,都要慎重对待。

第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媒体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物化力量。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城市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绍兴台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在观众心目中产生了一批品牌栏目,如《绍兴新闻联播》、《第一热线》、《直播绍兴》、《师爷说新闻》、《兄妹帮你忙》等。这些栏目对打响绍兴台电视节目的整体品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19篇

[摘要]: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政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_办公厅转发了_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政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_中央办公厅和_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_〈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_中央_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转发〈_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_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_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_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0篇

[关键词]艺术批评;媒介;媒介批评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无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传播,还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化”的关系,即艺术被技术化,技术被艺术化。尤其在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以后,媒介不仅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显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见,技术性已经逐渐演化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与媒介的高度融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影响,引起了艺术批评家们广泛关注。评论新的艺术形态,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因为“只有当研究对象与具体理论模式相统一时,才会获得其他理论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义解释效果。”从而揭示出艺术现象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批评家们深谙此道,他们自觉从媒介视角进行艺术批评实践,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并在网络媒介时代迅速发展为一种被频频使用的艺术批评方法。媒介批评,以其对新的艺术形式解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传统艺术批评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

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被译为媒质、媒体),最初用于传播学,后来逐渐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媒介”主要在技术层面被使用,组成审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评、新媒介/媒体艺术等专业术语。通常,“媒介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如国际互联网、vod随选视讯)三大类。”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广播类和网络类等媒介要素,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媒介。当媒介与艺术发生关联后,这时的媒介便是审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谓的媒介批评,即从艺术符码的存储和传达的技术和传播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媒介批评的对象除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涵盖的“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都属于艺术范畴。

但是,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媒介批评与传播学中的“媒介批评”不同,传播学的媒介批评是指对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批评,与社会学家们指责利用控制媒体形成的话语霸权去操纵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动的批判也存在差别(如布迪厄的媒体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一样,媒介批评从技术的层面,将传播理论运用于艺术批评,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资源,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在漫长的媒介与艺术结合的演变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工艺媒介、口头语言,到奴隶社会的书面文字、再到近现代的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剧变。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态和运用该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工艺媒介时代,彩陶、青铜器、衣饰和器物等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间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的作用。工艺媒介时代的“艺术品”是为实用制作的,与今天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创作和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不同。那时,“艺术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只是附带起到了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口语媒介时代,歌谣、神话和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最初的言语艺术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传下来的。口语的诞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语媒介的存储性和传播性都很低,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因此而失传。

文字媒介时代,带来了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以及传奇的兴盛。文字媒介的传播性较之前两种媒介形态有所增强。用刀笔刻录在石头、兽骨、纸张、绢帛上的文字利于长期留存,文学作品在时间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驿马的携带传播开来,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质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是白话小说。文字和图画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复印刷多次。手工印刷与刀笔刻写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也促使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体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篇幅和数字上有显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发明,开创了媒介技术的新纪元。它向我们预示:下一次媒介技术革命不会遥远。

大众媒介的时代到来显示出媒介的强大威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手工印刷时代结束,机械印刷,如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形态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成为主流传媒。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认识到媒介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意义。

网络媒介时代,代表艺术是数字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由电脑、因特网、网站三部分构成的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它们将人类艺术的传播推进到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与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例如:新型恶搞作品要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的多种制作手段。在网络时代,与技术息息相关的艺术种类越来越繁复,如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负载和传播。网络媒介时代的技术,不仅生产使用价值,也生产着精神价值,是美的技术。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1篇

[关键词] 影视传播;新媒体;双向互动;多元化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亿,而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达到亿,使用率提升至,远远大于通过影院、电视和购买光盘观看的受众人群。因此,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视的传播发展与新媒体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影视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会更加多元化。

一、新媒体的普及为影视提供了多元化传播渠道

在我国改革之初,影视由于其独特的影像艺术效果曾经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风靡一时,当时影视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即电影和电视播出机构通过影院和电视终端的传播载体向受众进行传播。这种单向线性传播由于受媒介的限制,在交互性和跨时空传播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到20世纪末,影视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打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开始与公众建立双向互动,进行跨时空传播。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传播途径,利用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为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娱乐服务和信息的媒体传播形态。①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交互性和跨时空特点。同时技术的成熟突破了影像传播的瓶颈,不仅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而且降低了规模传输的成本,使大规模、高清晰的影像视频传播成为可能。以目前中国流行的网络电视为例,不仅像PPLive、奇艺网、优酷网等一些经营在线视频的新兴网络企业开始进行影视视频的传播,而且如网易、搜狐等一些传统的各门户网站也看准时机迅速抢占webTV业务,开始涉及影视点播领域,这些影视传播中新加入的生力军为影视的传播开辟出了更大的传播空间。

从理论角度分析,传者、媒介实体与受众三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互动模式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要表现在认知、价值、行为和效益上的互动。在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单一的线性模式真正过渡为“即点即播,即播即看”的多元化互动型传播模式。这种形式上的互动性不仅仅局限在视频影像点播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还表现在整个影视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即影视的创作和播映不再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者,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过程中,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真正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除提供宽带视频业务外,还为受众提供交流平台,如博客、聊天群、网络论坛等立体传播平台和沟通渠道,受众借助这些交流平台将影视的传播内容进行延伸、扩散,同时反过来影响影视的创作和播出。新媒体环境下的这种交互平台摆脱了由于技术特征所造成的影视在创作上的不可更改性,公众可以参与到影视作品创作的前期和中期,制作方也会依据公众的反馈实时调整电视剧的制作,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新媒体空间的真正交互式影视剧也在酝酿和实践中,这类交互影视剧涉及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并且允许观众对影视内容进行控制。②

新媒体环境下的开放平台被赋予了交互、民主的新特征,受众不仅可以对所观影像进行选择、确定,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参与、干预影视的叙事结构、人物造型、时空关系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影视的创作中,是对传统影视制作流程理念的颠覆,观众的先期参与,使电影制作的新理念更贴近公众,是对电影创作和传播的一次创新和变革。如2008年与观众见面的我国首部互动电影.CN就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

二、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为影视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 与传统的影视传播载体不同,以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影视信息的传递打破了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以“一点对多点”的辐射状多维度的信息交流,近乎无限地延展了影视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促使接收者从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传播者,实现“传播杠杆”的作用,这种类似于“病毒”爆发式的扩散速度,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模式,也是目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的“病毒式”传播不像大众影视传播那样按照线性方式进行,而是自发的、扩张性的,在其传播的每一个枝节上都有可能重新积聚,并且以更大的能量向更多点释放,使影视信息传播呈现扩散的树状结构。③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普及突破了视觉影像的传播瓶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为影像的“病毒式”规模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利用新媒体制作的大量“微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开始广泛传播。

相对于高投入、高成本、高科技制作的影视作品而言,这类时间、剧情、制作均比较自由的视频短片,内容更广泛,形态更多样,涵盖了纪录短片、DV短片、微电影、视频剪辑片断等多种形式。这种公众参与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平民化视频像一把双刃剑,在为公众带来丰富的视觉影像的同时,也对影视的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2006年胡戈制作的网络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让电影《无极》在一夜之间产生了“核裂变”式的传播效应,让人亲眼目睹了这类“微视频”的巨大威力。面对“微视频”视觉影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影视作品的传播也在利用“微视频”的短小、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积极制作影视作品的宣传短片,与影视作品的传统推介方式进行宣传上的优势互补扩大影响,更适应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的新媒体环境。因此,探索和调整、改变影视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推动影视向多元化的传播模式转化,获得增值效应,才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真正的共赢之道。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彻底改变了以往影视传播的单一模式,影像资源的上传和下载的过程也越来越简单而方便,影视的传播形式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台模式,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方向发展。④正是由于看到了新媒体传播的跨时空和交互性特点,很多的影视作品在宣传和播映时,除了借助电视台、电影院等传统的传播媒体外,也会有计划地与经营在线视频的互联网,甚至手机通讯等新媒体企业合作,拓宽传播渠道,为影视传播提供多元化条件。

在近年来,如《中国远征军》《幸福来敲门》等许多电视剧均采用互联网和电视台这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受众覆盖、收视习惯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互联网和电视台的跨媒体联合推广新模式。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受众除享受网络环境提供的影视作品外,还可以通过BBS论坛、豆瓣评论、微博等参与到影视作品的讨论中,以扩大影视传播的外延。比如2011年公认的票房黑马《失恋33天》就避开传统影视的宣传方式,而主要以新媒体为传播阵地,充分调动门户专题、微博、网络新闻等舆论平台形成传播话题,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传播手段,最终在大片夹击中脱颖而出。

三、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带来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影视传播中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过程中都有“把关人”的存在,相对于传统影视传播的严格审核和层层把关,新媒体的传播环境由于其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减少或缺失了“把关人”的监督。“天涯若比邻”式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影视传播的时空关系,影响了影视文化的社会化传播,而且将影视文化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⑤

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公众已经开始接受新媒体传播载体上铺天盖地的视觉影像,习惯了新媒体所提供的广阔而封闭的虚拟环境,沉溺于视觉影像所提供的各类信息中,逐渐模糊了媒体所提供的虚幻影像与现实影像的界限,甚至将影视中视觉影像所提供的信息作为自己生存状态和生活目标的参照系,而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却茫然不知。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有一个社会学公式:“如果人将某种状态作为现实把握,那状态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这被称为托马斯公理。影视作品中制造的幻境,看似真实的仿真世界,会对公众产生一种潜在心理的暗示,造成类似麻醉作用的情景虚幻和情感冷漠,使得公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其影响,逐渐发生偏移甚至走火入魔。如在全球放映的电影《2012》,热映期间曾引发了世人广泛的讨论和无数的猜度,甚至有人开始以此来制定人生倒计时计划。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政府部门开始着手解决由于监管缺位暴露出的影视传播中的问题,将新媒体业务纳入宣传管理体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站禁止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法规条文,国家广电总局也自2007年3月开始陆续发放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些法规条文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均起到了约束作用,也对影视传播设置了紧箍咒。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约束和引导,随着影视视频市场的规范和政府监管的加强,新媒体影视传播正向主流、健康、正规和集中的发展方向,影视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也会渐趋成熟。

在影视传播领域,由于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更新、受众的分流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给影视传播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只有重新审视、逐渐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正视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净化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使新媒体更好地为影视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为影视文化的传播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天空。

注释:

① 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 董旸:《基于网络空间的交互性戏剧类型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6期。

③ 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

④ 邢北冽:《和而不同——影视教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当代电影》,2009年第5期。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2篇

人物简介:董天策,男,重庆永川人,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网络与新媒体。兼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全国新闻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网络舆情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2006至2011年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评为暨南大学二级教授。2008年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_“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广东省新闻教育最高荣誉奖金钟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中国传媒大会组委会“金长城传媒・2001-2010中国传媒思想人物”称号。出版《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嬗变》等论著,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董院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刊访谈栏目。我们了解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是通过开放式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职业水准的综合型创新人才。这在当今媒介大力融合及新媒体引领传媒大发展的新时代,很值得推广和实施,您能具体谈谈贵学院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吗?

董院长:谢谢贵刊给我这样的机会。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改革开放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诞生的专业学院,先在2007年成立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后于2012年更名为新闻学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两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点。2013年,学院依托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新闻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初步形成了本-硕-博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2012年12月,我受命担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坦率说,主持一所后起新闻学院的院务,压力不小。好在学校明确提出了振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此背景下,学院确立了“入主流,有特色,成品牌”的发展路径,利用后发优势,轻装上阵,大力改革,奋勇创新,努力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在学科专业的布局上,一方面将完善专业结构,增设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形成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相互支撑、有利于全面开展媒体融合教育的本科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将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创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本科教育层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学院正以2014年申报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为契机,科学把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发展、文理渗透与学科交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这五种关系,秉承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按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标准,重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致力于通识教育扎实、专业教育优化、学生自主发展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宽广国际视野、神圣职业良知、独立分析能力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

记者:贵院特别注重与国际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如,与加拿大威尔弗里德・劳里埃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建立的 “2+2模式”的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 Newhouse 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yracuse University)签署的“3+1+1”本硕连读项目合作协议等等,请问这些交流与合作对贵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发展有何影响?

董院长:当今全球化时代,重庆大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仅积极与世界各国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而且大力接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2013年,重庆大学被教育部列为中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新闻学院高度重视注重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一方面与国际知名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开展交流生项目、合作办学项目,让学生出去感受、体验异域文化的丰富多彩,领悟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创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接收来华留学生,每年都有来华留学生到新闻学院学习;同时积极引进外籍教师来主讲专业课程和短期讲学,让学生在国内也要切身感受到国际化办学的氛围。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新闻学院正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师资,同时积极输送现有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深造,不断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在教学上,积极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当然,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要适当,要遵循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规律。譬如,国际传播与国际新闻采写方面的课程,包括国际关系、国际传播、国际新闻报道、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写作、海外华文传媒等课程,就适合中英文双语或全英文授课。

记者:数字时代的传媒产业发展需要新型人才,特别是在媒体转型时期。您认为,我国当前传媒人才需求和供给情况如何?培养传媒新型人才,突破口在哪里?

董院长:在当前媒体转型时期,我国传媒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媒体机构又难以招聘到优秀的专业人才。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媒体在转型,亟需新型传媒人才。什么是新型传媒人才?从业界需要来看,不仅擅长新闻采写编播,而且擅长经营管理,不仅能承担传统媒体的实务工作,而且能承担新媒体、媒体融合的实务工作。这些年,学界也在努力探索复合型人才、融合媒体人才的培养,但成效尚未彰显。一方面,学界还应加大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探索力度,尽可能及时尽可能多地向业界输送这种人才;另一方面,业界也不能太着急,指望学界一下子就培养出许多新型传媒人才。要知道,人才培养总是具有滞后性,更何况,媒体转型时期的新型传媒人才,主要还是要靠传媒人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成长。

记者:网络与新媒体也是您的研究专长,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具有什么意义?同时具有什么挑战?

董院长: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媒介融合,全媒体,大数据……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这种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新闻传播人才要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技术运用、内容生产业务及其经营管理之道。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日益迫切,必须把跟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在所谓“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供给不是问题,而对信息的挖掘、选择、分析、判断、整合、追踪、评论,反倒成为新闻人越来越重要的专业工作。然而,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却越来越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感知与娱乐消遣之中,越来越缺乏深度思考、独立判断、信息整合与分析评论的能力。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必须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提升人文底蕴,强化价值理性。如果仅仅强调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性,忽视或轻视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性,肯定无法培养出适合网络与新媒体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

记者:您在媒介批评学科有很深入的研究,学术造诣颇深,您可否给读者讲一下如何界定这个学科?如何对媒介批评进行价值判断?体现这个学科价值的方式有哪些方面?

董院长:在我国,媒介批评是一个新兴领域。简单地说,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的批评。媒介批评究竟要批评什么,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我曾在有关文章中将媒介批评划分为五个层面展开:其一是文本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新闻与广告等媒介产品展开;其二是行为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活动中的传播伦理展开;其三是现象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某种带有普遍性的媒介现象展开;其四是体制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体制问题展开;其五是文化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文化问题展开。如果说这样的区分有道理,就可以比较具体地界定媒介批评:它是批评者对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乃至媒介体制、媒介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作出分析评判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往返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学术活动。一方面,媒介批评是对鲜活的媒介现实进行学理性的审视,剖析、判断、评价其利弊得失,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帮助业界弘扬优势,正视问题,修正错误,从而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媒介批评所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所阐明的学理,所提出的对策,又可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添砖加瓦,或储备素材,或增添新说,或完善旧说,或更新观念,从而推进新闻传播学的不断深化乃至重构。因此,媒介批评是促进传媒业发展、深化新闻传播学术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

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媒介批评包括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媒介批评的话语实践,一是媒介批评的学术研究。就媒介批评的内在规定性而言,其内在生命力主要在于媒介批评实践。当前,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相互交织,传媒业的发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需要媒介批评的及时介入来纠正传媒领域的各种偏差。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批评,是一切具有社会良知的专业人士、社会贤达的道义担当。当然,为了推动这种批评实践,我们也需要深入研究媒介批评,总结对媒介批评的一些规律性的、理论性的认识,甚至形成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媒介批评实践。不过,正如常江在《文化、权力与多元性:关于媒介批评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所说,“媒介批评(以及广泛意义上的媒介研究)并非独立自洽的领域,它要求研究者拥有较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视角,擅长在社会变迁与制度构型中把握媒介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同时,鉴于媒介系统与社会母体之间具有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媒介批评者需掌握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媒介现象的能力。”因此,迄今为止,媒介批评研究还仅仅一个学术领域,要建成媒介批评的学科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与同道一起深入开展媒介批评研究。

记者:您作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评委,请您谈谈优秀新闻人才应具备什么素质和技能?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3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衷心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垂阅我的自荐材料。我是即将毕业于xx大学的传播学专业学生,名字叫做xxx。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几年来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得我的专业基础扎实,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背景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我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作风。认真学习了传播学专业知识理论,阅读了大量传播学相关书籍,另已取得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证书。

本人性格热情随和,活泼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平时喜欢各项体育运动,例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喜欢阅读,电影,音乐,旅行,摄影,梦想成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喜欢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比较关注了解各种新闻媒体。

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4篇

【关键词】辽宁形象;融媒体;塑造;传播

近年来,“融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整合,越来越频繁地被大众所接受。在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体交互的融媒体时代,人们对图片、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介载体的互补性,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实现资源、内容、宣传、利益等方面的共融”。各方面信息的信息量庞大,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越来越重要,对国家及各个地区的形象塑造、传播与完善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辽宁形象通常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理念、行为、视觉形象等,这些都作为公众对其总体的主观印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对辽宁省快速发展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舆论导向作用。因此,不仅依靠媒介的培育力量,去塑造公众的社会文化风貌;还要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来展现区域形象,塑造并传播独特鲜明的区域形象观,促进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更快速地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一方面,需要综合新媒体渠道,结合多种传播手段,对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整合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使得信息得以互动性的流通,以海量信息和多媒体手段完成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全方位塑造与传播辽宁形象,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手机互联网所具有查询便捷、资源海量等特点,受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关于辽宁形象丰富的信息;新媒体使用的广泛,还可以作为传统媒媒体的有益补充,在传统报刊、报纸等媒体具有的强大公信力基础上,建立相关微博、微信账号,对辽宁形象的塑造及传播进行多元的推广,既具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又可以获得全面及多角度的资讯,获得最佳传播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体,对辽宁形象相关信息进行详细分类,使受众更为便捷地搜索相应的内容。植入式传播也是我们可以运用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将市民喜爱的城市形象元素植入影视公益性广告或者旅游宣传标语中,通过数字影视植入城市理念,利用影视的特殊魅力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手机媒介发展较为迅速的有微博、微信等平台,这类平台也可以与之整合起来,最终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多种表现形式整合在一起进行传播,这些都是辽宁形象传播的改进有效途径。

新闻传播作为辽宁形象传播的重要形式,能够直观而形象地增强辽宁形象传播的力度。传统报刊媒体对辽宁形象进行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新闻的形式对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民生等进行系统化、持续性地传播。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和娱乐文化新闻是辽宁形象进行新闻传播的主要体现。针对辽宁形象的新闻传播,还可以利用《辽沈晚报》、《华商晨报》、《辽宁商报》、辽宁卫视等当地新闻媒体,对受众增强辽宁形象的深度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新闻传播能提高辽宁形象传播的影响力、渗透力,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引发政府、传媒和公众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指导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改变辽宁形象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够的现状。

传媒公司毕业论文 第25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新闻宣传专业育人结合

新闻宣传与专业育人,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以下简称校媒,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校园学生报刊杂志、校园手机网络等)的重要功能,这一点是不需要再来论证的。在各高校校媒的学生队伍中,新闻专业学生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闻学专业学子的学习过程中,校媒的实践和工作经历往往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既然二者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那么我们便将研究点直指问题的核心:以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为活动研究对象,校媒的新闻宣传功能与专业育人功能如何能够有效结合,实现互动双赢?

一、学生校媒实践与外媒实习互动,学校内宣与外宣工作双赢。

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践主要有两个平台: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

校媒往往是新闻专业学生专业实践的第一个平台。相当一部分同学正是通过低年级在校媒的工作锻炼,锻炼能力、积累经验,而后经合适的机会走上社会媒体实习岗位的。在他们的经历中,校媒在学生采访胆量、基础写作、人际协调等方面的锻炼是相当重要的。

新闻学专业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有相当一部分凭借着在校媒实习的基础,而得以进入外媒进行实习或见习。在这里,社会媒体成熟的动作机制、高效的采写效率、优良的作品水平等各方面都令他们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而他们也通过这扇窗口,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化程度。

此时,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从校媒的小记者角色上升至学生队伍管理层,他们的经验借鉴与引入意识非常重要。这一部分同学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经历,在外媒实习过程中,通常会有意无意地留意到其在用人、管理、采编、技术、机制等方面的特色和突出之处,当其实习归来时,会有意识在自己的工作中借鉴、模仿其中一些方法和技术,为改进校媒的动作带来一些新鲜血液。

学校的内宣和外宣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内宣方面如上所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有一支活跃在广大师生中间的,能及时洞悉思想动态变化发展的采编队伍和传播者;内宣方面的亮点挖掘不但为外宣提供了素材,而且已经走上社会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更是外宣方面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包括在媒体的同学,还包括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再者,更具体一点地讲,高校媒体公关,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急需强化的“短板”。由于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公关机构及人员安排上都尚不完善,这一任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新闻宣传部门头上。那么,如何关注、研究好高校媒体公关,提高公关策划和危机公关能力,与社会媒体及方方面面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一过程中,若是能够适当借助在校和往届学生的力量,则将事半功倍。

二、新闻理论与专业实践互动,教学工作与新闻宣传工作双赢。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一些从中文专业衍生出来新闻专业的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授课安排等方面往往容易沿袭中文、历史等专业的特点,而忽视实践。但新闻专业理论的学习必须在实践中经过理解、消化、吸收和检验。他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日积月累的新闻实践反过来验证、深化和纠正初期对新闻理论的理解。所谓“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正是如此。“钻在故纸堆”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不适合新闻专业的。

采写编评摄录播等,均能很好地锻炼新闻学子的业务能力:网络、制作等新技术的运用,可能很好地锻炼其学习和钻研能力;发行、市场、营销、媒体收入和支出、自负盈亏等经济事项,又能很好地锻炼其经营能力;日常琐碎的办公室工作可以提高其待人接物能力。总之,新闻学子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校媒的实习,设有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若能有意地借助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对于提高新闻工作水平和增强人才培养质量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能力锻炼与服务学校互动,新闻宣传工作与学生就业双赢。

新闻专业目前的就业状况并不容乐观。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类的专科毕业生已不再被需要,本科毕业生需求量也已接近饱和;目前媒体欢迎的新闻人才,既要是“内容服务商”,又要是“技术服务商”,既要懂业务,又要懂管理,既要懂新闻,又要懂经营。而这种新闻媒体紧缺的复合型人才,普通意义上的新闻学专业高等教育却难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