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合集20篇)

时间:2024-01-06 12:18:01 作者:admin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篇

浅析企业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及对策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载体;人才也成为企业之间相互争夺的主要对象,有人才争夺就有人才流失,人才流失短期内可能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但一定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因此,研究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及探析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缓解或者彻底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企业人才出现流失,其影响因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也并不是无从下手,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本身因素,二是企业自身因素,三是市场环境因素。

(一)人才本身因素

人才本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才的主观需求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才个体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关注的需求是不同的,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就人才本身的需求而言,主要表现为对薪酬待遇、发展机会和工作挑战性等的追求。当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无法满足人才个人的上述需求时,人才极有可能选择主动离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二)企业自身因素

1.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不能完全保证公平性

一个企业之中,薪酬待遇是吸引、留住与激励人才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薪酬分配不公、无法或者不能完全体现员工工作的价值,那么就会引起人才对企业的不满,久而久之员工可能会选择离开企业,导致企业出现人才流失。

2.晋升机制不完善,缺乏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虑

正常晋升是对企业人才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大肯定与奖励,是企业人才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比较重视晋升。如果一个企业的晋升机制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缺乏足够重视,那么员工个人就会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不乐观或者悲观心态,轻者会影响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重者则出现企业人才流失。

3.人事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人岗匹配”机制

人才只有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才能称之为人才,企业员工一旦离开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走上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员工自身的价值就可能出现直线下降;因此,企业中人才的科学管理离不开“人岗匹配”机制的支持;如果企业人事配置过程中缺乏“人岗匹配”机制支持,导致员工不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自身价值,员工极有可能选择离职。

4.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

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重要福利之一,因为其关系到人才个人的发展,对企业人才的进一步开发与培养,会使人才切实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与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直接导致企业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发挥培训对企业人才的激励作用,其同样会引起企业人才的不满。

5.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对企业人才及企业发展发挥着激励与导向作用。企业人才同样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激励与留住企业人才的重要与有效手段。流于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做到对全体员工的关注与关心,不能满足企业多数员工的发展愿望,从而引发企业更多人才的流失。

(三)市场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流动性造就了企业人才流动宽松的市场环境,人才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所具有的价值决定其必然是企业相互竞争中垂青的对象。加之,企业人才本身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特别是对更高待遇、更快晋升、更多机会的向往,而这些也是市场中各企业伸向人才最多的“橄榄枝”,多数人才都被吸引走,从而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二、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

(一)完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待遇是吸引、留住与激励企业人才的最有效方式;一个称得上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应该能够同时兼顾内部公平、外部竞争和员工价值三个方面。对内员工之间有一种公平性存在,对外对其他企业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能够真正体现员工个人的工作价值。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是反映企业员工工作表现及其价值的窗口,只有企业人才工作的绩效、工作的价值得到适时、真实的反映,就会不断激励人才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企业人才绩效的反馈,不仅要向员工个人反馈工作结果,也要将工作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反馈结果适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员工工作成绩给予肯定。

(三)健全企业人才晋升机制

切实从企业人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角度考虑,结合企业人才的兴趣、能力等特点做好企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企业人才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最重要的是要与人才在企业中的晋升结合起来,不仅仅是管理岗位上的晋升,同样也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的晋升,建立企业管理与专业发展晋升双通道。

(四)科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通过企业工作岗位的科学设置与分工,保证企业各工作岗位适当的工作量与挑战性,为企业人才虚位以待。同时,对企业人才的使用,坚持做到“人岗匹配”,以企业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及绩效表现为任用依据,做到人才能力水平、绩效表现等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

(五)培训更多关注人才个人发展

企业人才一般都有接受培训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个人工作力,因而企业培训要考虑到企业人才的需要,考虑到企业人才个人发展的需要,避免企业培训流于形式。

(六)借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健康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企业人才在认同企业文化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价值的一种认同,从而将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超.新形势下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07).

[2]周素.浅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2篇

设计(论文)题目: 情绪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选题依据

1、设计(论文)题目:情绪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设计工作领域: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3、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目前的'情绪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运用还是相对少的,但是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随着情绪心理学方法对企业管理影响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运用情绪管理在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做好员工不良情绪的释放和排解工作的重要性。

发展趋势:人这种特殊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情绪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目前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那么情绪管理这种对员工绩效影响很大的心理因素就会越来越突出它的作用。情绪管理也会越来越多的引起企业的重视,以后类似研究以及运用将不断增加。

4、设计(论文)工作的实用价值:

本文主要论述情绪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作用,希望分析情绪理论以及在现代企业中存在的由情绪引起的问题,寻找到解决企业员工情绪问题的对策,以期获得企业的绩效的提高以及利润的提高。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希望通过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绪管理研究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研究人的情绪、行为和心理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2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3使得企业重视人的因素,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2、拟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论文写作大纲):

大纲:

一、基本定义

情绪、情绪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行业剖析

现代企业情绪管理的现状、前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状况和问题

三、理论研究

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艾利斯ABC理论。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激励—保健理论 、期望理论。

四、情绪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五、针对现代企业情绪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现代企业如何提升情绪管理发挥出的作用

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比国内应用情绪管理和不善于应用情绪管理的现代企业。 希望可以将研究结果运用到现代企业中,解决由于员工情绪引起的,消极怠工,责任不明,离职跳槽频繁的现象,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而且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设计方法

文献资料法: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用性,本论文搜集了大量的文献 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某一个体案件的研究,求证对本课题进行证明

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本论文课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分析,来满足社会系统的需要,从而解释该现象,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较研究法:通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情绪管理与少有情绪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比较研究,现象到本质的发觉,从而深度剖析问题。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20xx年03月01日—20xx年04月01日 收集资料,拟定论文题目。

20xx年04月01日—20xx年04月10日 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04月10日—20xx年04月30日 撰写论文初稿。

20xx年04月30日—20xx年05月15日 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20xx年05月15日—20xx年05月31日 继续修改论文,并提交终稿。

20xx年05月31日—20xx年06月30日 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

[1] 曹慧云,牛雄鹰,毛燕. 情绪管理在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 20xx(05)

[2] 储照凤,陈娇玲. 个体差异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J]. 经营管理者. 20xx(24)

[3] 刘阳,赵琳,王海滨. 禅宗在企业员工情绪管理中的作用[J]. 现代企业教育. 20xx(24)

[4] 刘瑞晶. 浅析银行基层员工的情绪管理[J]. 广西金融研究. 20xx(07)

[5] 许永惠,冯国平. 浅议企业白领股民的情绪管理[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xx(07)

[6]李福林. 引入激励机制 盘活人力资源[J]. 中国电力教育. 20xx(04)

[7] 蔡勇.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J]. 才智. 20xx(01)

[8] 朱烨,赵延君. 浅析员工的情绪管理[J]. 人才开发. 20xx(09)

[9] 唐守合.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综合运用[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xx(09)

[10] 唐守合.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综合运用[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xx(04)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3篇

论文题目: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一、论文基本思路:

(一)引言

1、论题的研究意义

2、论题的研究目的

3、论题的研究内容

4、论题的理论基础(①人力资源的概念 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③需要层次论 ④双因素理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的概念。

2、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3、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的类型分析

①招聘风险 ②绩效考评风险 ③薪金管理风险 ④员工招聘风险 ⑤劳资管理风险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风险的原因

①员工个人原因 ②企业原因 ③市场原因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驾驭

1、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管理驾驭的概念

2、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驾驭的步骤

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调查研究

②根据调查结果和经验进行风险管理预测(衡量化,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③根据预测结果对风险进行相关的排定,针对排定草拟针对风险的消除方案

④上报草拟方案给上级部门

⑤实施方案(举例说明)

⑥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针对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监控

1、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监控的概念

2、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监控的步骤

①风险调查 ②风险识别与认识 ③拟定防范风险的方案 ④执行并随时调整方案 ⑤评估 ⑥建立风险数据库

(六)总结

(七)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4篇

【Title】HRM research of selfish-enterprise

【Abstract】Human Resour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 in modern company. How to deploit and control employee and scientificly is the key point for company towarding success. In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expressing the context and confunctions of HRM,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selfish-enterprise which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is suitable. Another hand, the writer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on motivating employee and shoe how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ueing、training and retaining good employees.

【Key words】Selfish-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tivating;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从广义上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而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只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具有生命的“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正所谓:人——活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赖于其载体——人的发挥,因而具有生物性。

②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人具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又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能通过意识对所采取的行为,手段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由于人具有社会意识和在社会生产经营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使得人力资源具有了能动作用。如自我强化,选择职业以及积极劳动等。

③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同,它具有一维性。一般说来,它的有效时间大概40年左右。若不能适时开发和利用,随着岁月的流逝将逐渐降低直至消失殆尽。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投资而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将其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就可以产生收益,发挥效用。而未及时开发或利用的人力资源,不尽难以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而且还会成为拖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累赘或“包袱”。

④人力资源具有依附性。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 的价值在劳动者身上的凝固,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一切体能、知识、智能、技能、情感价值观念、思想道德都依附于活生生的人而存在。同时,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和新增价值的创造,必须在劳动中得以体现。人不参与劳动和劳务,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其资本价值量也无从体现。

⑤人力资源具有组合性。组合性是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发挥的作用,并不等于两个人单独发挥的作用之和。既可能出现1+1>2的情况,也可能出现1+1<2的情况。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管理工作中,造成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一是工作本身的问题,如企业工作流程设计不和里,工作环境恶劣,或者工作本身过于单调乏味,无法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另外,员工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如员工之间能否相互理解和支持,工作关系是否融洽,显然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⑥人力资源具有增殖性。物质资本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磨损,自然腐蚀或损坏等原因,效率和效益是递减的,而人力资本不仅不会弱化或消除其资本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状态,而且对经济增长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经济学家卢卡斯认为,高人力资源可以获得高收入,即劳动力的收益递增。可使家庭对儿童“质”的要求增加和“量”的要求下降,人力投资持续进行,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增加,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因此,人力资本就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5篇

作为社会各项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它推动和协调着其他资源的组合和运用,因此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成功企业、认识都非常重视有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合理、有效且充分的配置人力资源直接影响着企业中其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效益,对企业能否持续、稳定且快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拥有的人力资源也较为丰富,但是只在数量上占优势,优质的人力资源仍然很紧缺。因此,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成为我国长久以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只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事业发展进程。接下来本文将就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和意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讨论。

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及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使人力资源与社会生产资料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则人力资源转变成了现实中的劳动生产力,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财富。因此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起到以下几种积极的目的:

(1)企业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得到有序调整;

(2)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可形成组织内部的竞争机制以及对外的竞争力;

(3)产生两种激励作用,即上行激励和下行激励;

(4)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结构逐渐合理;

(5)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潜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防止大材小用等现象。

合理有效充分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可通过良好的环境与物质资源的有效结合等使其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

人力资源的配置离不开社会性经济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更好的形成社会财富的创造,则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有效结合。

1.对劳动者的影响

社会是由人以及人生活所处环境组成,人们享受自己劳动所得,且通过劳动去获取相对应的生活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对劳动者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若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则生活在此条件下的劳动者的收人、社会地位以及工作舒适程度较低,产生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当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充分,劳动者的收人、社会地位等逐渐提高,引起的差异逐渐减少。人们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去选择职业,从而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

2.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可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聘用到较为理想的人员,从而知人善用,而不是大材小用,更不是在招聘中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忽略自身发展需要,或者将高素质人才大材小用,造成资源浪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只有社会经济进人到充分发展阶段,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从而使其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用人单位才能聘用到符合自身需要的理想员工。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易出现不能知人善用、企业招聘程序不完整、企业工作人员不能始终如一,出现频繁跳槽现象、企业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等问题。

1.在用人方面,对人的潜在能力疏于挖掘

我们常说,也常听人说: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肯挖掘。而现如今的用人单位则将更多的关注点在一个人的现有能力表现,而忽视了其潜在能力的挖掘。一般来说,管理者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把新招聘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考察和交流。通过自己留意被聘人才的工作情况,与之交流工作心得,从而根据其特点进行安排工作岗位。企业考核一个人的能力要做到关注现有工作表现,也要学会结合工作岗位考察,然后进一步去挖掘其潜在能力,从而平衡企业内部员工心理,为企业员工提供发展空间,提高其工作的激情。

2.在企业招聘中,效率低下

企业招聘是企业配置人力资源的前提基础。如何提高企业的招聘质量,提高招聘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组织和要求专业的招聘人员团队;

(2)制定合理清晰的招聘标准;

(3)采取科学的招聘渠道;

(4)灵活应用招聘技巧;

(5)建立完整的招聘程序。

3.企业人员“跳槽”频繁

企业人员出现频繁的“跳槽”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不能让某些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特点、爱好和职业发展来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一系列矛盾的产生如职业理想与现实矛盾、人际关系矛盾、工作环境与现实矛盾等。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用工体制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不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寻求职业发展,从而造成抑郁不得志、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现象,长此以往也限制着公司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规划

制定合理的企业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规划,通过给予员工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和创新激励,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激励机制不仅仅包括物质报酬还包括精神报酬,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避免人才的流失。

四、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措施

针对企业人力资源出现的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解决应对。

1.重视挖掘企业人员的潜在能力

如何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首先立足于双重衡量岗位和人。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首先企业要知人善用,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掘现有工作人员的得潜在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不仅要引进人才,还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培养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足稳定发展。

2.建立规范科学的招聘系统和选拔人才标准

建立规范科学的招聘系统和选拔人才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企业的职位要求明确,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而忽略自身企业发展需要;

(2)选拔方式和招聘程序合理规范,为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完整规范的招聘程序和合理的选拔方式是招聘理想员工的重要基础;

(3)灵活变通的人才选拔标准,明确职位要求,选择合适的应聘者;为获得高质量高水平的招聘人才,还要对招聘的各个环节追踪服务,以确保达到最终的招聘目标,为企业的长足深远发展奠定基础。

3.按能力定岗定级,按不同层次标准考核

制定出规范标准的考核标准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在人员职务升降上,要严格按照不同层次的标准进行考核,以达到公平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人才,当然只知人善用是不够的,因为对于员工来说总想突出自我贡献能力。因此,管理者必须相信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财产,相信他们有能力取得卓越成绩。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效果的重要指标,但是不是满足人力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要根据企业现实情况及发展目标建立一套适合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凡是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拥有一技之长或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应当在薪酬、福利、学习与事业发展等方面得到应有奖励,让员工在企业的工作中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参与感、满意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增强自尊心。实行物质、精神双面激励,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来调动企业员工潜力,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加巨大的经济效益。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6篇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成正向高速增长,究其原因,学者们所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第一,国家的体制改革所造就的制度机制和激励机制:第二,劳动力要素的解放,是大量的人力资源摆脱经济政治体制束缚,投身建设,充分发挥优势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各企业高度关注,从传统体制下的普通职能部门开始逐步向战略管理部门地位转变。

第一,人力资源堪称推动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的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世界相比仍然不占优势,并且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消耗水平已经过高,由此看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于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第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的教育素质,它体现于潜在的生产力:二是对已经实现就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它它体现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我国的教育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但是我国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我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管理学科,受到一个国家的内部环境影响,并不是仅仅依靠舶来品就能解决问题的,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且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

2、意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断显示出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及组织形态变化等的挑战和冲击,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再一次的调整和改变。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人的`工作成为在世界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而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变革,则成为一项关乎发展整个社会的重要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负责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是能够完成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变革创新,并且开发人力资源并且创造价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对比分析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职能。

2、分析国内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存在的明显的不足。

3、分析国内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足的`原因。

4,分析国内现代企业可以改革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处于低端和落后地位的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局限于处理静态的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从基本工作范畴提升到战略地位。

三、论文提纲初步定稿

1绪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人力资源管理及创新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国外现状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综述

现代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抽屉式管理

“一分钟”管理

“破格式”管理

“和拢式”管理

“走动式”管理

4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意义

5企业中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优缺点及不足的原因

企业中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有利于管理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缺点:局限于档案管理和工资管理等工作的狭隘空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足的原因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

管理机制缺乏变革

激励机制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位不明确

开发及培训方式单一

员工关系(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员工之间的关系)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式

企业文化的创新

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变革

人力资源部门战略管理规划的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型与创新

协调员工关系

7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综合评价

8主要参考文献

四、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步骤:

1、根据论文题目查阅资料。

2、据收集到的资料的阅读,构思论文提纲,写出开题报告。

3、根据开题报告中构思的提纲再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4、撰写论文初稿、二稿、定稿。

研究方法:

1、整理归纳法

2、理论研究法

3、数据统计法

4、对比研究法

进度安排:

11月12日~11月19日: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11月20日~11月27日:进行调研,撰写初稿。

11月28日~12月4日:完成2稿。

12月5日~12月8日:定稿。

12月9日~12月10日:上交论文。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7篇

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中小企业由于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级少、决策较快、员工数量小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点。

1.中小企业的用人机制比较灵活。

产权明确可以说是中小企业所共有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着中小企业在管理决策方面拥有较大的独立性,政府的介入作用对其影响不大。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在用人标准、教育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均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和调整。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一些职位上的优待或者管理方面的权力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同时,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在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上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间,个人才能也更容易得到展示和认可。

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大。

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的频率一般比大企业高,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也较大企业大。通常来讲,中小企业不论是工作压力还是强度都高于大企业,尤其是一些关键性岗位的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才常常要进行超负荷的加班,如若薪酬待遇或者个人发展机会达不到他们的心理预期,这部分核心员工就很容易发生离职。而这部分人的流出,带走的商业机密和客户将给企业造成直接损失,另外还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再获取成本,不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和在职员工的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既要认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正常的,不必对此恐慌,也要努力提升对核心员工的管理和激励力度,防止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太大损失。

3.“适才”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所谓适才,即合适的人才,简单地说就是最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对人才的选拔和储备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中小企业需要的是能迅速胜任当前工作岗位、且认同企业文化,同时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合作、忠诚工作的员工。因此,中小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应避免不切实际、盲目追求天才,只有遵循“适才适所”法则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却忽略对管理效益的提升,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第一,一些中小企业还未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甚至有的尚未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第二,很多中小企业只考虑短期收益,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远规划;第三,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甚微,且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经验不足。

2.人员招聘机制不健全。

人才的招聘和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是顺利实施其他各个环节的基础和保障。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制订详细的招聘计划,常常通过现招现用的形式,在招聘渠道上也多只是在当地的人才市场上进行选拔,且使用的招聘方法也只是简单的面试。这极大地限制中小企业吸纳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也不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全面考察。

3.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未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体系。尽管中小企业同样重视员工的培训,但介于企业规模、培训经费、培训场所和培训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培训方式多只是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培训内容则多是对产品本身的培训。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指导,员工上班一段日子后,在公司中找不到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就很容易产生离职的想法。

4.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缺乏明确的奖惩标准,赏罚不够分明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想谋发展,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普遍还没有形成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再加上劳资关系中存在的不平等、不公正情况,中小企业主在薪酬激励方面常常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使员工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继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企业核心文化建设滞后。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更是增加员工凝聚力,提升企业生产力效益的无形资产,每一个企业都应有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再加上管理人员水平以及资金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导致企业文化所应具有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丰富的内容,并已经逐渐进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很多大型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格的制度和体系,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化管理,为企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鉴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人、财、物的投入情况,建立复杂的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既没有必要也不经济。因此,借鉴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的研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图

图1中阴影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贡献(绩效),这是企业进行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为了提高绩效,必须分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即招聘体系、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中小企业还应建立以劳资双赢为载体的企业文化体系。

1.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高绩效和高成长是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风险和高淘汰率又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市场危机。中小企业时刻为生存和发展而奋力拼搏,稍有差错,企业就会面临市场淘汰。因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设计应坚持以绩效为核心。首先,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举措都要以提高企业绩效为着眼点,同时还应具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高度灵活性。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自身就应该强调效率,节省成本。因此要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缩减管理机构,精减管理人员,规范管理职能。再次,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也应进行绩效管理,围绕绩效来设立招聘体系、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

2.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人员招聘体系。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吸引更多高素质人员的加入,但就现阶段而言,中小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人员招聘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HR经理首先应组织各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再根据所需岗位先内部招聘、然后社会招聘、最后猎头招聘的原则,以校园招聘为主,其他招聘为辅,运用笔试、面试、职业测评和集体面试相结合的形式,按照看学历更看能力、看资历更看业绩的选拔标准来为本企业招聘到最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在重视新员工选拔的同时,还应鼓励老员工进行适当的轮岗以及合理的流动,发掘员工才能,真正做到“适才适所”,优化企业人员配置。

3.建立以持续性、差别化为前提的培训体系。

培训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员工成长的“充电器”。中小企业的培训工作要避免目光短浅,着眼长远效益,加大投入,分类分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起持续性、差别化的企业人才培训体系。对高层管理人员既要有管理知识的提升又要进行技术知识的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则以技术知识更新为主,对普通员工开展基本技能培训等,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处于一个持续成长的状态。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员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使企业直接受益。同时,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和培训跟上了,人才就具有了连续性和忠诚度,企业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4.建立以科学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缺乏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力仅能发挥20%~30%,但在良好的环境下,可达到80%~90%。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淘汰机制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使“能者上、庸者让、无能者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绩效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提升绩效管理和激励的力度,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个体收入与公司收益相结合,加强以结果为导向,重视对过程的控制,慢慢提高绩效工资在个人薪酬中所占的比重,全面考虑对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激励。

5.建立以劳资双赢为载体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拥有强势文化的企业才能拥有持续健康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的制度环境,在激励员工的作用上往往比高薪和严管更加有效。中小企业实现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需要以劳资双赢为着眼点,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首先,将企业文化融入新员工招聘中,让应聘者充分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节约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协调成本;其次,将企业文化贯穿于培训工作中,无论是职业培训,还是文体活动、游戏、比赛等非职业培训,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形成共同的文化导向,增强企业凝聚力;最后,将企业文化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对员工的考核激励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团结的工作氛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努力。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8篇

《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 》

摘要: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尤其是工作效率方面的问题常常为人所诟病,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出现了问题。

因此,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对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现代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常用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

绩效考核能否发挥实效,能否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绩效考核的制度是否合理完善,考核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考核的目标是否执行到位。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尤其是工作效率方面的问题常常为人所诟病,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出现了问题。

如果长此以往,不采取措施加以改革和完善的话,那么最终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的工作水平和人民群众对其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因此,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对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和重要作用

绩效考核是指用人单位在既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利用评估结果对员工未来的工作进行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绩效考核在单位和组织的工作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达成目标,绩效考核本质是一种过程管理,通过对员工日常工作的不断引导,使员工的工作重心和发力方向始终与单位的任务目标相一致,工作业绩不断累积,最终完成单位制定的工作目标;提高效率,绩效考核其实也是对人员工作的一种激励,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对员工工作进行评估、比较,采用多种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对其工作进行督导,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的目的;合理分配,与利益不挂钩的考核是没有意义的,将利益分配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促进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多劣少的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按劳分配的理念,有效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9篇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中日益重要,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自身是否具有必要的能力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在提升,但是在我国目前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我国当今的电力企业已经趋于平稳发展阶段,但是各个电力企业依然存在着很强的竞争力,不过竞争的已经不是企业的大小、产业链的成熟、生产方式等方面,

而是对于人才的渴求,优秀的人才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员工素质,加快电力企业的成熟发展。

如何将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转变成企业的竞争本钱,这是电力企业吸收人才的必要途径。

本文对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其立足于这个社会上的基础,也是在同行业之间竞争的力量源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在提升,但是在我国目前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

如果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做不好,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或者吸入的人素质偏低,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电力企业想要提升自身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就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以保证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管理理念缺乏科学的认识。

我国的大多数电力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完全理解管理的理念,只是做好份内的工作而已,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或倒退。

因此,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充分理解管理的概念,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

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对待工作人员是不公平的做法,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逆反心理,阻碍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2.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0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接近了尾声,回首两年的校园生活,感慨颇多,收获亦颇多。研究生生活的结束,却又意味着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一大连海事大学、我的老师、父母、亲人、朋友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首先,我要对我的导师*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能成为*老师的弟子是我一生中非常幸运的事情,在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您平和的生活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让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升华,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引导了我以后的发展路程。感谢您从本论文研究选题开始一路指导至论文的完成,有了您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才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感谢您在我研究生生涯中遭遇困难时给予我及时帮助和莫大的鼓励。毕业在即,在此谨向您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师恩难忘,当结草衔环以报。同时,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另外,还要感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其他老师.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生动的传授知识、课堂下语重心长的教诲和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引导并鼓励着我,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受益匪浅挥洒自如并会受益终生。在此求学生涯结束之时,我也要向悉心培育我和教育过我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表示感谢,我能有今天的知识和成长经历,离不开每位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求学路上每一步的谆谆教诲。难忘师恩,我在这里向各位老师鞠躬致谢!

研究生期间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是我最难忘的回忆,感谢我的同门……给我的莫大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师姐们……、我的朋友们和我的同学们,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是你们让我在这里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是你们让我在这里找到家的幸福感觉。感谢企业管理专业的所有同学,研究生生活有了你们的陪伴而更显丰富多彩,认识你们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幸运,但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祝福各位同学前程似锦!

在我告别求学阶段之时,请允许我向我最爱的家人和疼我支持我的亲友表示诚挚的谢意,父母养育了我,并一直在我背后无私的奉献,默默的支持,你们的哺育之恩,爱护之情让我永生难忘。还有我的亲友,感谢你们对我从小到大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帮我在困难中坚强,为我在成功时喜悦,恩情我将铭记于心,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你们!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我母校一大连海事大学,母校给了我一个更高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不断吸收知识,提升自己。“学汇百川,德济四海”,我将永远铭记母校的校训,做一个像大海一样包容、博大、德才兼备的人。母校是棵大树,在您的庇护下我们才得以茁壮成长。祝愿我的母校这棵大树万古长青,培育更多的人才,桃李遍天下!

文章引用了国内外大量珍贵的文献或学术观点,在此一并致谢。同时,感谢文章的各位评阅老师和答辩组老师,对于你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表示由衷的谢意!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1篇

1、如何挖掘员工的潜能

2、关于构建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

3、浅谈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4、薪酬制度改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5、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

6、我国人才测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7、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

8、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

9、企业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福利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对策略

12、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13、绩效考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弊端

14、在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转化

15、人际冲突对于销售团队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6、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17、从人才危机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8、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

19、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家族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出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4篇《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2篇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改革需要从供给资源的整体模式出发,实现对人力资源供给效益的全面把控,提升人力资源供给效益的整体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需要从评测机制出发,有针对性进行改革、提高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越来越重要,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的供给优势不断提高其创造力和良好的管理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全方位把控和综合性发展,为供给效益提升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评价体系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体系建设出发,确保各项供给指标能够符合人力资源效益提升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提高供给效益控制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全面人力资源供给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管理。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优化控制需要从效益模式出发,形成供给与效益的融合发展,确保二者能够全面协调起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控制和综合性管理,为人力资源供给效益提升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优化控制的过程中要从知识、体力、技能、价值等方面出发,确保各项供给效益能够全面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供给模式进行全面创新,积极稳妥地提高人力资源融合供给水平,为人力资源系统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需要从人力资源研究的整体模式出发,确保各项效益内涵能够全面展示,提升人力资源的效益化管理水平,为人力资源供给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评估需要对各种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确保各项绩效模式和绩效组织能够顺利实施,积极稳妥地进行人力资源效益融合发展,为人力资源的供给效益目标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人力资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通过有效的组织目标建设,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作用,确保各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全面地实现,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供给效益融合发展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决策依据出发,确保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发挥效益融合的要求。人力资源优化控制与效益模式创新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人力资源优化控制与资源供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融合,确保各项融合管理模式能够得到全面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各项资源融合模式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事业单位的全面战略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人力资源供给融合控制要通过流程性控制机制实施有效的战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确保各项资源供给能够符合单位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资源优化控制与改革,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融合发展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全面创新和综合模式优化营造良好的条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融合发展需要通过资源的配置达到优化各项指标的目的,实现效益模式控制,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优化控制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控制管理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条件。人力资源供给效益提升要形成有效的资源竞争,确保各项资源能够在优胜劣汰中发挥积极的价值作用,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效益评价水平,为事业单位的综合性全面化发展创造条件,为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人力资源效益提升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模式,积极稳妥地进行价值量综合管理,为价值量优化体系建设营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效益评估和综合管理模式创新,为人力资源效益控制和综合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条件,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供给管理水平,为其效益融资模式创新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人力资源优化控制要从资源控制和资源模式创新等方面出发,确保各项资源效益评价机制能够顺利实施,提高人力资源的供给与效益模式管理水平,为人力资源的综合模式创新提供综合的价值评价机制,为科学合理地供给人力资源创造条件,同时能够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良好的效益,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全方位战略性管理。人力资源优化控制要从人才使用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供给管理模式,确保人力资源在人才密度优化控制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控制管理效率。在人力资源市场化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效益评价和综合模式创新,积极稳妥地提升知识创新管理水平,为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价值管理体系,实现对其价值量进行综合评估,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效益模式创新,为整体效益实现营造良好的氛围。人力资源供给效益实施的过程中要从区域人才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管理,确保各项激励措施能够在人才资本优化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积极稳妥地实施人才战略,为人才的科学利用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融合评价机制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要通过积极人才战略,通过对供给效益融合评价机制的全面研究,提升人力资源的优化控制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战略保障。同时在人才管理密度化设计的过程中要从指数优化等方面出发,对不同的人才管理目标进行不同的指标控制,确保人力资源供给融合发展平台能够全面建立。人力资源优化控制要通过要素构建机制实现对人才贡献率的全面评估,提高对人才的评价指标研究水平,为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融合发展提供可靠性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出发,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人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人才的发展战略水平。人力资源发展要从效益管理的价值理念出发,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整体性管理,为人才开发创造积极有利的平台。

要从资源创新等方面出发,积极稳妥地进行资源模式创新,实现对人才资源的战略性管理,确保其在人才开发管理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效率建设融合在一起,确保人才战略发挥有效的作用,积极稳妥地进行资源模式分析,形成良好的资源管理架构,提高资源的优化控制水平,为资源创新和资源效益形成创造条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要从供给效益评价模式等方面出发,确保各项评价管理机制能够顺利落实,人才资源价值管理要从人才密度、数量特征、资源指标等方面入手,确保各项人才制度能够符合人力资源控制管理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多元化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优化控制要从资源效益管理的基本思路出发进行人才管理,确保人才效益能够在供给优化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体现。人力资源优化控制管理要从经济效益评价模式出发,对各种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效益模式分析,形成良好的效益管理机制,提升对人力资源的效益创新管理水平,为整体效益实现营造良好的氛围。

人力资源供给效益提升要健全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体系的优化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为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综合性管理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人力资源在供给效益管理方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各项价值体系能够在人才管理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管理,为人才自由流动和有效供给营造积极有利的条件。人力资源优化控制要从人才知识结构出发,对各种知识管理架构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良好的人才效益组织管理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控制管理效益提升要从环境条件出发,对各种人才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良好的人才资源管理架构,为人才资源的全面控制和综合性管理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人才发展环境优化要通过吸引和聚集人才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资源管理机制,确保各项资源管理平台能够发挥效益作用,提高人才效益的优化控制管理水平,为人才优化和人力资源创新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人力资源聚集管理要从环境条件等方面出发,形成良好的人才增长机制,确保各项效益能够顺利实现,提升人力资源的优化控制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供给效益提升要从成效控制管理机制出发,确保控制模式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提升人才环境的控制管理效益,为人力资源优化和人才目标控制创造积极的条件。人力资源供给效益融合机制建设需要从人才资源模式创新和人才管理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径出发,确保各项人才管理战略能够顺利实施,提高对人才的管理水平,为人才管理战略的全面实施创造积极有利的平台。人力资源优化控制管理要从人才价值体系优化出发,对各项人才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效益管理,确保各项供给模式能够符合人才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安兴龙.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课程改革探讨[J].教师,20xx(35):12-13.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3篇

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普遍是扁平化组织结构,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管理方式,人才雇佣、人才选拔机制也相对比较灵活,这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优势。

但是,中小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市场化水平低下,而且尚未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选拔途径不科学、合理,人力激励以及考核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导致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并没有明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资源占有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使得中小企业对于生产以及销售尤为重视,

最终的经营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人力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并无明确的概念和认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淡薄,这也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直比较低下的主要原因。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都有明确的生产成本观念以及企业规模观念,但是往往都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门,当然也没有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虽然,有的企业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也仅仅是延续了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人力资源的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管理。

同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大部分是员工档案、员工工资、员工福利等一般的人事管理,并没有实现动态的管理机制。

其次,很多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企业很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很难建立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流程。

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很多中小企业为了更快、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常常会为企业员工专门设置一些任务,对员工的绩效评估指标也是有没有完成任务,还有完成任务的效率。

对于那些任务完成出色的员工基本上就是给予提成、年终奖以及晋升等基础的激励方式,这样会导致绩效评估体系太扁平、单一,很难形成全面、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

这种员工绩效评估机制会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创造性、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挖掘出员工的工作潜能,无法留住人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员工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员工培训不仅是一种有效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激励员工、留住员工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上都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错误的将员工培训当成一项长期的大额成本费用,并没有当成一项投资。

这也导致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较少,难以有效维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正常开展。

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安排一个固定的培训场所,也没有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培训目标以及培训计划,仅仅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偶尔进行几次员工培训,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其次,企业并未根据每一位员工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无法满足员工的培训发展需求。

2.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想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应该摈弃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树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层次上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应该立足于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将“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始终贯穿于各个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构建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为此,中小企业应该将员工作为核心开发资源,将吸引人才、引用人才、发展人才和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管理政策、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广聚人才、精心育才、科学用才”。

其次,中小企业应该多给那些优秀的人才一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

制定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想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首先应该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计划。

首先,应该结合中小企业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某个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并且制定相应的政策,当然应该具体安排每一个实施步骤。

同时,中小企业应该制定一份相对完善的业务计划,这样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有效落实,具体包括员工招聘、人才引进计划、员工晋升计划及途径、继续教育及培训计划、人才激励计划、员工绩效管理计划、员工解聘计划、员工退休计划等。

制定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后,应该实现每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制定最合理的业务流程。

其次,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益。

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

用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配置、员工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等相关问题。

其中人才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了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以多层次、多样化的薪酬方式给予员工满意的报酬激励。

同时,应该制定科学的福利计划、晋升计划、职业后期学习以及指导等激励措施。

比如,可以为员工制定科学的工作生活计划,也就是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技能,增强员工的个人价值。

而且企业应该积极鼓励员工创新,并且给予有力的支持,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对于一些创新型员工应该适当赋予一些自主处理权,弹性安排他们的工作时间,使员工进行自主管理,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及积极性。

用人机制的核心是根据员工的自身特点为他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岗位,将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中小企业一定要摈弃传统的家族式用人管理模式,实现用人机制的公平、公正性,严格挑选有能力、可靠的员工。

比如,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性格测试、相关专业知识笔试等多种有效面试措施筛选人才。

招聘人才后,应该优化组合人才,实施“竞聘上岗”制科学、客观的评估上岗员工。

采用多样化的员工培训机制

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水平,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培训意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梯队式培训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为合理,因为这样可有效减少培训成本。

这种培训机制主要是对员工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员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

比如,对于基层员工,主要应该采用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职业技能。

对于业务骨干,应该重点培训他们的技术水平,向他们多传授一些高端技术内容。

这种差别培训模式不仅有利于降低员工培训成本,也可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有序化,以防优秀人才以及业务骨干流失。

其次,培训也是一种福利,对于一些自我实现价值较强的员工而言属于一种激励手段,有利于提高核心员工的凝聚力,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越来越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样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以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计划,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4篇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国有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对吸引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作用

(1)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素质。

激励是指通过给员工设定适当的目标,从而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定目标要求的一个过程。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激励机制,员工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从而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员工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进而能够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潜能。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通过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进而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实力。

基于此,企业要做到尽最大限度的去激励员工,要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挖掘员工身上的潜能,对于一些优秀的表现突出的员工,要予以表扬,从而激发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这样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愿意去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增强组织凝聚力。

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凝聚力,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不断地激励,使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还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这样就会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尚存在着一些传统的管理观念,缺乏合理、公开的绩效考核机制;

第二,在国有企业中,员工缺乏对自身专业学习提升的意识,企业对员工的继续学习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一来,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效益和长远发展;第三,在国企中,科学的企业文化没有能够渗入到企业中去,企业对员工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还不够。

(2)国有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缺乏创新。

我国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与外企公司相比,尚处于起步的阶段,企业的管理层对员工的激励机制的认识也不够,还是习惯性的采取集权管理的模式,按照等级关系来进行管理,这就大大的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国企现行的职工薪酬结构也不合理,传统的“大锅饭”政策,导致了平均主义现象比较严重,职工薪酬缺乏岗位差异,使得职工对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方式创新等缺乏主动性,按部就班的敷衍工作,导致企业效益不佳。

3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议

(1)建立健全合理的薪酬机制。

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所以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企业员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做到对同一地区同一工种采用基本一致的薪酬政策,确保薪酬的公平性。

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学会能够在新的形势下,创新管理观念,要把薪资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对工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实行“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薪资理念,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2)构建绩效激励机制。

进行绩效激励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物质激励。

根据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物质激励是一种强化的激励手段,目的在于对员工的一些行为给予肯定。

所以,企业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予以不同的激励,比如:加薪、红利、奖金、奖品等,采取不同方式的激励机制,可以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②培训激励。

企业给予员工培训及发展的机会,可以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企业给予他们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对员工的培训也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一种回报,只有员工正确的认识到培训的真实意义,企业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

③荣誉激励。

对于一些在工作中表现很优秀的员工,企业要赋予这些员工荣誉称号,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④职业生涯发展激励。

国有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就目前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要为员工合理的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为他们提供更多晋升的机会,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长久下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能动性资源,它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员工实行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将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波.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12).

[2]黄英.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02).

[3]刘士党.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2)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5篇

浅析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管理理论学家、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就是不满意,但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感到不满意。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他的特定生活环境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到人的行为,主要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保健因素主要包括薪金、管理方式、地位、安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相对而言,保健因素多是工作中的消极因素和外在因素,而且与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成就、赏识、晋升、工作本身、发展前途、责任等,这些因素涉及了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因此能够提高人们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增加人们的满意程度。

二、双因素理论的运用方法和原则

双因素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因此,正确认定和分析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才是重点。双因素理论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在于对存在的各因素进行质的分析与划分,明确或创造出保健与激励因素两部分;其次,再进行量的分析与划分,既保障保健因素的基本满足程度,又尽量地加大激励因素的成分,从而最终由此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平等和公平的区别,凡是共同享有的、共同承受的、共同面对的就是平等,而与其工作、职责、目标紧密统一的,必须按工作成就或成绩分层次、分等级享有、承受与面对的则就是公平。只要是平等的一定是保健的,所以必须给予其基本的满足,但是永远无法实现完全满足;反之,只要是公正的就一定是激励的,所以即使员工不主动要求,但其却仍然具有巨大的激励性。

三、基于双因素理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薪资分配制度要合理

员工在工作中的劳动报酬与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就薪资,同时薪资也是企业确保员工积极工作的基本前提。对收入水平感到不满意是导致员工离职的最主要原因,要减少员工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就要求要建立合理的薪资分配制度,切实的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从而减少员工流失。

(二)竞争和评价机制要完善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员工工作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员工的道德修养、工作表现、业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合理的使用如“末位淘汰制”等竞争机制进行相应的激励,对那些工作能力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让员工之间在工作中形成竞争状态,这样能从根本上取解决消极怠工或者出工不出力等情况的出现。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要切实给予相应的奖励,使员工充分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满足感。企业在奖励、评优等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科学完善的制度,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确保制度实施的彻底性和权威性,使员工对企业的制度和评价心服口服,做到成不骄败不馁,同时要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竞争机制,让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三)工作安排要到位

对于多数员共而言,特别是那些知识性员工和高层管理职员来说,工作内容也是促进其工作的有效激励方式,工作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员工的成就感要激发

在给员工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量时,目标的难度和任务量的多少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目标制定时,可以把一个大的目标细分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其每一项工作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员工就会在每完成一项具体工作的基础上,产生成就感和对下一项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业务竞赛和活动,使尽量多的员工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优势,显现个人能力。

(五)员工的成长要关注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派遣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外出学习和进修,不断加深和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对那些在科研和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在评优晋升、人事调动、外出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或重奖,以激励和满足他们对自身成功的追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因素理论强调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共同作用,保健因素是基础,激励因素是关键,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只有正确看待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不同作用,合理应用激励手段,才能更好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最大工作潜能,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6篇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三)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注意事项:

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第三,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7篇

刍议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流程化的工作,其结果要求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不可能有可循的套路一蹴而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种种基于人的竞争压力,肩负特殊社会使命的国有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被动状况,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发掘人力资源潜力,以谋求企业能动增值优势,服务于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组织创新;业务创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现实动因

现代管理科学普遍认为, 要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

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出发,研究表明,传统的竞争优势资源,如经济资源、物质资源等的获得已不再能以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的主体是人及其组成的组织,客体也是人及

其组成的群体,人力资源管理对象———人是企业中最活跃、最可增值的价值要素,具有异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质,其细微之处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资源。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客观上要求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要点

组织创新:单一模块与系统创建并举

强调人力资源部在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 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益,决定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专职部门,即目前广泛设立的人力资源部为管理核心。

根据国有企业内部分工,人力资源部及其人员首要的任务是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完成诸如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职工作。

此外,作为企业核心部门,人力资源部肩负着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结构设计、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等人力战略职能,需要系统分析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结构及所处环境,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并接受反馈意见,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人力决策参考。

强调其他部门和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职责并行。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业务面广、决策度高的工作,人力资源部必须主动意识到它不是单一部门所能完成的工作,并力图将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职责的概念传递给企业各级人员。

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显见,企业人力资源各项工作不是由人力资源部完成,而是由各级直线经理做出的。

这说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尤其国有企业,机构复杂、高层人事安排行政配备,各部门之间联系更为紧密。

为此,要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为以专职部门为核心,高层经营者、直线管理者、员工相配合和沟通的共同职责。

在组织层面,从垂直角度考虑到 “战略层—管理层—操作层” 的分工,从横向角度考虑各部门间人力资源决策流程明晰化。

国有企业高层经营者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并用行动来支持人力资源活动;直线经理则应积极参与和配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包括人员招聘、绩效管理、组织变革、组织结构调整等。

机制创新: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共生

营建人性化诉求关怀机制。

企业管理活动应服务于企业总的经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这一点毫无疑问。

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企业和员工有着各自的利益和价值目标,但是两者又相互制约。

如果企业员工职业满意度不高,士气低落,企业目标很难实现;如果企业目标不明,企业员工则看不到职业前景,将不思进取或放弃企业。

尤其国有企业,所有制的特殊性决定员工有着强烈的 “主人翁” 情结,对企业关怀要求也会更高。

顺应国有企业员工多元化特点,应建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人性化诉求关怀机制。

这一机制至少可经三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企业战略目标分解,让员工明确自己职责任务,由此联结起企业和员工的诉求机制;二是通过企业文化价值观引导,保证企业文化导向与员工价值观一致的人文关怀机制;三是通过岗位分析与人员分析,设计出能体现个体价值的人力资源多元化管理机制。

创建多维动态的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是调动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关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我被承认、肯定、需要的心理需求,尤其在国有企业,尊重职工,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真正的感情,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才会形成,也才会实现员工与企业共生。

构建过程优化的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机制的起点和归宿,为确保国有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围绕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开展业务。

首先要对国有企业目标具体化、量化,然后根据企业部门及人员职能、职责分工进行目标分解,形成各部门与各岗位的具体绩效目标。

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各自的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工作规范与绩效考评标准。

然后,根据绩效实施情况,从员工、工作团队、部门和企业四个层面上展开绩效分析和评价,其中尤其应偏重对企业总体绩效和员工绩效分析评价。

这一过程实质是意见反馈过程,通过优化企业绩效管理过程,平衡企业与员工利益,这是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价值共赢的又一有效机制。

业务创新:战略举措与技术事务同重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对于国有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客观上要求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

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定位从传统的维持、辅助作用上升到战略高度,业务范围突破传统的 “人事” 转向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

这种战略业务举措涉及:其一,参与战略规划。

务求从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战略、预期目标及实现方案,分析得出企业下一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员,这些人员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 从而围绕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实现人力资源参与;其二,参与组织再造。

务求站在企业整体战略高度,对国有企业优劣进行分析,并经高层领导、直线经理及人力资源部专职人员重新设计,再造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这对消除国有企业机构臃肿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三,参与运营计划。

务求考虑到国有企业员工利益,对员工工作跟踪与评估,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以此作为决定员工去留、工作岗位调换、员工培训、聘任新的专业人才等的依据,员工运营计划有利于改变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4]。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业务举措三管齐下,直接服务于国有企业整体战略水平的提升。

3结语

技术性手段的应用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能力具有直接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此,国有企业应在已趋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提高业务能力,包括:其一,采用目前应用较成熟的 ERP、CIMS 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国有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

的共享,降低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业务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其二,采用专业技术手段,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更趋规范。

例如,运用宽带薪酬、技能薪酬、绩效薪酬法,灵活设计员工薪酬福利,解决纵向上升机会少、薪酬增长速度缓慢的问题;运用经营者年薪制、员工持股计划、期权期股法,提高员工对企业长期发展和经营效益的关注度;运用平衡计分卡模型,将考核方法精确量化,实现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和岗位人员战略绩效管理;运用定量与系统分析法,将人员编制、财务预算、技术改造和流程管理结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层次;其三,采用法律手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制度保障,以此构建平等的劳资关系,赋予员工就业权利、学习成长发展机会,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中员工忠诚度不高、人员流失、人工成本刚性递增等问题,实现劳动关系与财产关系和谐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8篇

简述问题现状

1 (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招聘管理

薪酬制度

福利制度

绩效考核

员工满意度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重视员工培训

注重内部提拔

重视国家法律法规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员工对薪酬体系不满

员工对绩效考评体系存在抱怨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占比6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的原因分析(占全文比重最大,)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调查来发现夏普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薪酬体制不合理

绩效考评体系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

用人机制中并未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冲突

3(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根据夏普公司进行实际操作)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简要叙述,忌长篇大论)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界定及目的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框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合夏普实际操作)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

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制

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人力资源生涯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系统的培训开发体制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19篇

《浅谈人力资源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基石》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竞争优势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构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提升管理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人力资源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分析

(一)重学历轻能力与经验

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许多企业在用人时,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人力素质和实际能力。许多人在实际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历或文凭,因而无法获得提拔和重用。有的企业选拔人才时以学历为条件,要求必须是硕士或博士,结果是博士硕士招了不少,但是实际效果却不一定好,有的学非所用,有的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浪费。也有的企业只重视技术水平和来之不易能力,而忽视人才的道德修养,致使一些心术不正的所谓“人才”走上重要岗位甚至领导岗位,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混乱以致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二)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体系

如果机制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就会造成人力资源过多的浪费在管理中。由于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人的利益和主观需要,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在用人方面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往往通过管理者的_印象分_决定人才的价值。由于不同管理者的阅历、能力及对待人才看法的差异,具体操作中难免松紧宽严不一、因人而异,使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原则难以体现;在收入分配方面缺乏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仍很严重,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人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人的贡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急功近利,无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构建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对策与措施

(一)重组人力资源流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再造指的是企业在重新设计和实施流程再造过程中,面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重新设计,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流程都能获得价值增值,以实现人力资源在约束条件下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分工理论,是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考察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激励制度、酬薪体系、流动管理、沟通管理、安全与健康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部过程,重构与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组织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组合,更灵活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企业人力资源流程再造,归根到底就是管理模式的变革,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拥有足够的权力。再造工程鼓励员工自己决策,参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中来,与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主管面对面的沟通,并及时反馈和改进,使原来人力资源管理层级由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向自我管理的扁平式结构转变。

(二)重视培训开发,成为“学习型”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开发的功能已远远不是注重技能培训和技术性的培训,而是一种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传播和应用,使培训开发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发展的最重要工具。凡是在工作中出了问题,最终都可以在培训上找到原因,培训与工作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培训开发的目标要定位在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在培训时就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最终在经营上也超越对手;培训开发的标准要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水准制定自己的标准,为公司的全球化进程铺平道路。

培训开发更重要的目标是要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在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家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实现学习修炼--提升--再学习的转变,这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从而使公司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成为具有进取精神、远大前程的组织。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员工存在着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地激励方式也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层次最低,其作用是表面的,激励深度也有限。因此,随着生产力水平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应该把重心转移到以满足较高层次需要,即社交、自尊、自我实现需要的精神激励层面上去。换句话说,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2、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美国学者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激励分为两种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凡是满足员工生存、安全和社交需要的因素都属于保健因素,其作用只是消除不满,但不会产生满意。这类因素如工资、资金、福利、人际关系,均属于创造工作环境方面,也叫做外在激励,简称外激;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最具有激发力量,可以产生满意,从而使员工更积极地工作,这些因素属于激励因素,而且往往不是外在激励因素,而是内在激励因素,称为内在激励,简称内激。在激励中,管理者应善于将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以内激励为主,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把强化(即激励)划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激(正强化)就是对员工的符合企业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得这种行为更多的出现;负激(负强化)就是对员工的违背企业目标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得这种行为不再发生。显然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因此,管理者在激励时应该把正激励与负激励巧妙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为了贯彻这一原则,管理者应把严格管理(依法治企)与思想工作(文化管理)相结合,使员工外有压力,内有动力,这样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束语

任何企业,其决策者必须把人才培养列入战略经营和长远投资计划,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与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浑然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模式,把招聘、培训与发展、员工晋升与授权、企业文化、薪金等都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科学、不规范的状况,才能真正构建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华。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大视野,2009,(2)。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金凤,白彦壮。追求企业卓越:核心竞争力打造方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陈京民,韩松。人力资源规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6]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7]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林玳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设计[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第20篇

⑦ 人力资源具有替补性。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既可以为其他资本的充分利用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又可以弥补其他资本的不足。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替代稀缺的物质资本,快速地增加产出总量。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的提高,生产和经营的自动化,不仅节省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而且也节省了人力,同时还提高了产出。

(2)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①人力资源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人力资源的发展有利于 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更新观念和转变生活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③人力资源是组织生存发展并始终保持竞争力的特殊来源;

④人力资源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⑤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依靠。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

(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企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获取人力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和、调控和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其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规划、甄选、考评、激励、开发和调配。这六大功能虽各有侧重,但又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HRM因其与人的因素的内在的密切联系而使得其重要性日显突出。

①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

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昌盛不衰的组织保障;

③人力资源管理是培养职员献身精神的重要方面;

④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⑤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和社会稳定成长的重要保证;

二  民营企业的困境分析

1、“家族式”控制--近亲繁殖,管理混乱

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得稀缺性和重要性人所共知,而民营企业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确实是存在许多弊端。据调查,约90%得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再家庭成员得手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约40%左右是朋友或家庭成员。许多个体私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初创时期往往是由亲朋好友组合而成,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得规模时,仍跳不出“近亲繁殖”得陈规,企业的人事管理仍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武断决策阶段,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进而阻碍企业的发展,这样也就象人类近亲繁殖一样会退化,造成三种负面影响:(1)“自己人”的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现代管理的知识和管理思想,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智了解甚少,导致高层决策短视,无法顾及长远发展战略,甚至决策失误,到来灭顶之灾。(2)这样得组织成员使整个企业内部得成员关系复杂化,庸俗化,形成企业内的非生产性耗费,不便于进行科学化得管理和指挥。更有甚者,由于处于管理层得亲朋好友因为特殊关系,并不一定全心全意为企业着想,或者会出现中饱私囊得恶劣行为。(3)企业家族独权得意味越重,表明该企业管理实践漏洞百出。其次,它容易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某些岗位被占用,造成岗位“稀缺”。阻碍企业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进入,而“自己人”的素质又不高,不适应专业化的工作得要求,造成低质量,低效益;另一方面,又严重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因为这样得企业是“唯亲而举”,不是“唯贤而举”。

2、重视引进,无视流失,人员流失严重

一些企业在人才市场上招聘时往往以优厚的工资待遇,良好得工作条件来吸引人才,许多人才为了实现自己得抱负,带着一腔热情纷纷加盟,但当他们到了企业后,企业不能或不原兑现原有的承诺。一些企业甚至把提供得工作条件和有关待遇等投资视为额外支出,将人才成本压的很低。总之,由于民营企业得制度安排,利益分配,福利保障和精神文化建设,激励等方面得问题,使其难以留住优秀员工,跳槽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导致:企业加大了人力资本损耗,使人力资本的使用成本上升;使企业正常得生产经营次序难以维系,不仅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有损企业的形象;影响企业员工队伍得结构优化,跳槽员工大多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这些人员得流失使企业员工队伍老弱化频率上升;对其他员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同事得跳槽会对留下来的员工造成不良得负面影响,使他们对企业产生不满,对自己得发展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