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热门35篇)

时间:2024-01-16 11:07:54 作者:admin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篇

(一)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项目分析

根据陈孝彬等人对学校基本情况的分析模式,我们从中引用了几个基本的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学校的服务类型、数量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是休宁县人民政府在“十五”期间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是由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与休宁县第一高级中学联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以及木工行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品德优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规模维持在两个班级,平均每个班50人左右,只设一个专业。生源主要来自黄山市农村的初中毕业生,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有生源涌入。每年学生人数维持在100人左右,至今已有千余人进入了全国各地的木工行业。

2.学校的组织结构木工学校与休宁县第一职高同在一个校园,实行“一校两制”。即在同一个校园实行两种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木工学校归德胜管理,办学经费和实习场所由德胜公司提供;教育理念、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选择、教学计划、考试考核等都由德胜确定;课程由德胜选定教师实施,实训教官由德胜选派。

3.学校的建筑、设备、设施学校有774平方米的木工实训车间(60个工位,可供120个学生同时操作)、50个木工操作台、100套手工木工工具、12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3间标准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设置学生活动中心及中等规模的体育场。

4.学校的教职工校长汪丽庆是休宁县第一职高的老教师,同时兼任木工学校的校长。德胜公司每月一次派遣加拿大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形势、科技信息。教师都是来自当地以及从外地聘请来的德高望重的木匠。另外,德胜公司每月都会有由培训中心主任担任总督学进行日常教学视察。

(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办学优势分析

优势包括:一是学校教育业绩的优势。木工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休宁县的林业大县产业优势紧密相联,充分利用本地的优秀木工,发扬继承徽派木工手艺,并加强同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山区走出的优秀匠士能吃苦、职业技能扎实,深受木工市场的青睐,就业率基本保持在100%。学校治学严谨,不仅教会学生技能,而且教导如何做人。二是内部素质和活动过程的优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恩师”的师生情,维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不仅是日常的教学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实训机会、考察机会、家长会制度、毕业典礼制度。学校始终秉承平民教育的办学思想,立足学生家庭,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学校强化学生的技能优势,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建立了一支能发扬徽派建筑等本土文化魅力的人才队伍。三是学校独特的竞争力。木工学校选择了扎根休宁徽州本土文化,又开展了目前繁荣的社会建筑、房地产行业所需的木工技能培训。北京大学胡适纪念馆八仙桌、电视剧《大祠堂》全套木质家具,以及中美文化交流文化赠品都是木工学校学生的作品。学生依托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以及黄山市政府牵头支持,利用了徽文化的力量及德胜洋楼有限公司的海外背景,积极走向海外市场。劣势是学校办学规模过小,地理位置偏狭,社会影响力不大。社会对“匠士”的各种偏见仍然存在,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稳定。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单一,主要由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支付,难以理清德胜公司、木工学校、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之间的关系。

(三)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治学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对其教学安排、教学管理、考核奖惩等治学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不仅在学校基本情况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治学上也存在诸多值得其他乡村职业学校学习的内容。

1.教学方法与实训时间的安排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技能,学校采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相继开设了徽州传统木工专业理论知识科目,向学生讲解木匠基础知识和用图操作技巧,纠正学生实习中出现的误区和不足,从练习劈、刨、锯、划线、凿眼、拼板等基础技能着手,继而学习制做方凳、长条凳、子孙椅、床架等传统家庭生活设施。同时,学校的教学科目设施明确规定文化课与实训课的时间比例为3∶7。实训时间70%,给予学生大量时间在一线平台操作。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木工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2.严厉的教官负责制、鲜活的学区责任制及“小先生制”所有教官在上岗前都必须保证,85%以上的毕业生能够独立制作八仙桌和太师椅,15%的毕业生的结业成绩是优秀。如达不到此标准,教官必须主动引咎辞职。学生学习木匠工艺的各个工序均须在教官的观察和指导下进行,保证学生获得扎实的木工基本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的自我选择及教官的建议,在木工学校实训期间,将学生分成5个学区,一个教官负责一个学区,每个学区确定一两名学生任该区的小组长,5个学区开展教学竞赛活动。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比赛,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增进知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为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引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营造一个学生学艺的影响力场。师兄师弟之间相互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技艺的进步,还促进了师兄弟之间心理上的契合,激发共同学习手艺的乐趣。同时也是一种补偿性机制,解决了教师人数欠缺和学生异常活跃的矛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影响。

3.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末位淘汰制规则。新生入学后须向教师和教官保证:自觉遵守学校设置的学生准则,同意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课业或生活不积极,学校将严格按照规则对该生实行处罚,除去其担当的职位、奖学金,甚至开除学籍。其二,奖助学金条例。思想道德考核和技能考核各占50分,实行每天一考核、每月一评价、每学期一次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由小组组长每天统分,结果交给教官计入一周的统计。奖助学金规定不同学期的奖学金获得率都不一样;奖学金等级设置为第一级奖学金、第二级奖学金、第三级奖学金,三级比重按5∶3∶2设置。其三,课程考核学分制。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期末的考试作品分别为徽州古典方凳、流线型合角方凳、檀木八仙桌、实木太师椅,最后的结业考试是由德胜洋楼公司派出的督学对学生制作的工艺品进行逐件评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学校的展览馆展出。通过严格按分考核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出师的标准,是否能够制作满足社会要求和木工制作流程的作品。其四,独特的毕业考核。德胜木工学校毕业生的毕业考试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由德胜公司派出的督学担任主考官,对学生的毕业作品分步骤进行严格、细致、公正的考核与打分。根据其在校表现及个人的兴趣与意愿,学校将毕业作品优秀的毕业生推荐给各著名的建筑公司。

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办学新思路

(一)“匠士”学位的首创

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针对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较之普通教育没有特别鲜明的学位倾向。它所培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直接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在办学中,该校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职业教育学位教育的新形式———“匠士”,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匠士”同时可以给社会上异常火热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拥有一门出色的技能,同样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二)校、企、政府、基金会的联合

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最了解地方教育需求、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基层地方政府的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导向为中心,面向市场办学,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发挥私人办学的力量优势,积极吸纳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会的介入。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正是在休宁县政府、休宁县第一职业高中、德胜洋楼公司、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四者的合力办学的典型。

(三)外企注入资金办学

县域职业教育的确也存在着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与国内的企业合作办学,鲜有与国外企业联合办学。中西部的职业教育就更缺少与国际上知名企业和教育集团合作办学的机会。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依托具有美国背景的苏州德胜洋楼公司,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四)国、校、企三级课程开发

学校除开设国家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外,德胜公司自编《木工理论与实践》教材并实施教学,总裁聂圣哲先生编写《现代木结构》《班门弄斧》等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并且配备了专职的计算机教师教授学生计算机知识。另外,学校组织教师、德胜公司高管,参照国家制定的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企业自身的实际,编写了《道德修业》等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

(五)严把生源关

在选拔生源方面,学校校长亲自在休宁山区寻找,且招生条件严苛:必须是能吃苦的农民的孩子,必须诚实守信、不、不抽烟。因为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乡下的贫困家庭,木工学校管理层重新认定职业教育的福利属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优惠,在国家已有的对中职学生的优惠政策上,继续补助贫困学生。

三、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教育不仅要培养卓越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而且还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千千万万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当前形势下,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乡村职业学校独特的办学路子和社会上各种优秀的办学力量。从该校的办学历史可以看出,政府作为办学的主导者,真正发挥了资源配置、信息引导的协调作用,把优秀的外资企业、具有浓厚的徽州特色文化的木工手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联合办学,共同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优势劳务品牌。在当前社会,人们对城乡二元化体制的诟病,对教育公平的疾呼都表明,在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问题,关乎社会和谐。木工学校丰富了县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思考其不足之处。

1.学生缺乏继续升学的机会职业教育并不是教育系统的终结,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与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的衔接机制。目前,国家通过职业生综合能力大赛选拔出优秀的职校生,并且给他们提供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这种做法使具有真实技能的职校生能够接受更深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基础知识学习。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培养模式忽略了那些想继续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的求学需要,集中进行木工技能的培训可能弱化了普通基础知识的吸取,不利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2.急需改善的社会人才观职业教育缺乏社会吸引力,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实质上却是社会人才观的问题。传统的人才观依然影响着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对教育类型的选择,导致目前的普通高中、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加,脱离了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构。尽管徽州木匠身怀绝技,但社会认可度仅存在极个别领域。所以,面对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我们该反思的是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本质。

3.“双师型”师资建设问题由于职业师范教育缺少关于木工类的教师,所以木工学校办学过程中吸取的教师都是地道的木匠出身,而真正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资缺乏,限制了学校办学规模的继续扩大与教学的规范化。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加强联系,共同培养能够担当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可以适当将学生送入职业学院深造,形成“学生—技师—教师”的良性循环。

4.“匠士”职业学位的难言之隐在现实社会上,木工是个让人不大看得起的工种。尽管“匠士”一方面产生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导向,纠正了传统工艺卑微、文凭至上、人才消费的偏见。但是,“匠士”仅仅是民间办学的尝试,未得到教育部门正式的认可,其学历含金量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从本质上说,“匠士”并未实质性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并未转变人们对木工工种是否具备优秀技能的传统质疑。

(二)发展展望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篇

1、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

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需要以及社会计算机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旧有的计算机职业教育当中,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仅仅包括了打字、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数据库的应用等内容,因为在当时来讲,这些内容的学习就足以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来处理办公室日常事物,而这也是当时的计算机应用的主要目的,因此,学生只学习这些内容就足够了。但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种现代化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辅助人们处理各种日常公务。因此,计算机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其内容,不断地将这些应用拓展到教学内容当中,只有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才能够真正地应付日常的计算机办公事务。

计算机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提高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开始接触计算机,他们凭借着自学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而这些计算机技术则是我们进行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导致了计算机职业教育的优势不断地丧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而不仅仅是只会进行相应软件的操作。只有如此,计算机职业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凸显出在即的优势。所以,在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使学生能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能够不被淘汰。计算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文/刘振名张福峰

计算机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职业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应用能力强,实际操作水平高,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岗位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计算机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的应用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很多计算机职业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不强,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一些意外时,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合理的应对,大大地降低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同大学生相比,职业教育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较差,同时又没有相应的学历,而同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又较差,所以,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如此,计算机职业教育才能够牢牢地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趋势。

计算机职业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因而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习以使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这是由计算机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决定的,在人们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之下,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地朝着便捷化、实用化、人性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这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这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要想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以最终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这种快速发展变化的趋势。

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无缝对接

在很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都达到了中等教育的水平,并且与高等教育开展了无缝对接。在可以预想到的将来,我们的计算机职业教育也会产生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从业必备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求其能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本素质,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就产生了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要求,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可以使参加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直接升入大学的相关专业对计算机问题进行进一步地研究,这样,才能够促进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才能够使计算机职业教育不断地在社会需要之下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

2、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更新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是把握计算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促进计算机职业教育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去掉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计算机职业教育是一门更新较快的学科,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原有的技术等都会逐渐淘汰,因此,在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将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内容淘汰出去。其次,将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引进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课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功能强大,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这些应用能够辅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对人们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计算机职业教育需要将这些应用引进课堂,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如此,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才达到实现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的效果,才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专业优势。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专业知识的比例

在计算机职业教育中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其所使用的计算机技术背后的原理,这样,学生在日后进行计算机应用时才能够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实现举一反三和在对旧有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专业知识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的比例,改变计算机职业教育只重视技能教学而不重视专业知识教学的弊病。其次,通过各种方法开展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彻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要其理解枯燥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以让其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以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是开展计算机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目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首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岗位都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对学生进行这些能力培训,做到使学生与社会岗位的需求之间无缝贴合。其次,加强实训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和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巧的应用等。最后,学校出面与企业签订计算机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按照课程安排进入到企业之中进行实习,学生的实习成果由企业享有,学生毕业之后优先考虑进入到这些企业当中,而企业则负责提供实习基地等。这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能够在充分地训练中得到不断地提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人们在职场中需要掌握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如此。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变能力。首先,提升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虽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快速地发展,但是其根本原理等是相对固定的,变的只是这些原理等的呈现形式。因此,需要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其能够透过计算机应用了解其背后的原理,进而快速地掌握相关应用。其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不断关注学科前沿、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遇到新的计算机问题时能够自如应对。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一定的路径使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

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是社会要求推动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使计算机职业人才能够进入到高校之中进行进一步的深造。首先,在计算机职业教育中开展基础知识教育,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职业人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满足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其次,高校可以相应地放宽对计算机职业人才的招收限制,使计算机职业人才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大学之中继续接受教育。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特长班,招收特长生的形式让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进入到高校之中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完整的基础知识学习。如此,计算机职业教育便能够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拥有更加良好的素质,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计算机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关注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消化这些要求,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把握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趋势,促进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科学和快速发展。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篇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1.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目标的错位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甚至教学模式的填鸭化。无论是考证辅导班式的教学还是《经济法》纯理论教学,都停滞在讲授理论和加强课堂与课后练习的传统教育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期刊网上就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但结果无外乎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图表法、案例教学法或双向提问式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些学校倒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网络手段,可是却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只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挥出来。因此,都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关于这一问题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表示,《经济法》课程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上课学习、下课背书、考前做题,非常地传统,也非常地无趣。传统的填鸭式与题海式的传授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巩固,教学中的前学后忘成为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就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后果更加明显。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去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理论依据构建。

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指引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形式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么认为的依据是著名的“情境认知理论”。《经济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法》教学的要求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的特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共同体的文化。而要在课堂上去模拟与《经济法》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唯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实现。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应该实现以下几方面创新:

(1)教学目标上,应该以实现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试通过率。

(2)教学内容上,应该建立在教材基础上,能够为网络所共享的教学课件、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试题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脱离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注意情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网络教学策略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具体的知识点要尽量采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

(4)在考试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考试,实现随机题库制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减少阅卷出错率,同时节约学校的经费资源。

2.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仅仅以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或提升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真正实现素质与技能教育。笔者以为,高职《经济法》教育应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和能力分离、教学和考证分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网络化教学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情景模拟预设,然后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机———机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设的模拟情景去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3.课堂教学创新。

《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关键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一举措必须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考证与就业的需要,从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教学内容创新。可以考虑在保证《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使用教学案例,只不过教学案例要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在合适的案例中可以考虑由学生来扮演案例的主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情景模拟法,《经济法》教学过程非常适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也正是引入网络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可实现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电子元素将教学案例形象的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深刻地理解知识适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手段创新。网络化教学离不开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教学课件、动画软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将其上传到机房或校园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4.考试制度改革。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制度的创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任务。在考试前,教师要首先出试卷、印试卷、装订试卷、分装试卷,考完试以后还要辛苦地阅卷、核分、填写成绩单,可谓事倍而功半。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实现无纸化的作业与考试,节约教学资源。

第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当场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和答疑,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自动批改,结果会传到教师计算机上,由教师根据结果再进行重点讲解。

第二,教师在考试前只编写并在网络上按照规定格式上传试卷即可,题量、分值与考试时间都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设定好。学生考试在机房进行,直接进行上机考试,在试题库中随机抽题,不仅杜绝了学生相互作弊的可能性,还可以在考试完毕后由计算机立即统计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并通过网络上传到教务系统,无须教师再辛苦地阅卷,更不会出现核分和登陆成绩时不小心出错的情况。

这样,在网络条件下,最终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的无纸化,节约了学校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现了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反思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经济法》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改革,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满足了情境认知理论对教育的要求,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目的,并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进路。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4篇

一、准确把握课程教材

首先教师要分析市场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研究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弄懂教材,吃透教材,精炼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从课程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关键点三方面把课程教材研究透彻。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重新组织材料,经过加工之后将其转化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以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以及教学经验为依据制订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细致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整个教学设计的条理性与充分性,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出自于工作过程知识,应该是复杂、灵活的创造性动作技能以及智力技能。对于难点,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学情尤其是学生的认知来判断,难点是基于学生而言的。专业技能课的难点是指教师难教、难讲、难以示范、学生较难掌握或容易产生错误的教学内容。而关键点,是学生解决重点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目标与任务决定教学方法。无论是选择成熟的教学方法还是选择自身正在探索实践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基于实际的课程、学生、教师及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抓住关键的主要手段。其次,课程性质与内容制约教学方法。比如,专业技能课程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并结合讲授法与之配合。课程的某一阶段,随着具体内容的不同,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与之相对应。另外,学生的年龄与知识水平、教师个性与风格也能影响教学方法。总之无论怎样选择教学方法,最终一定要落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样的认识上。

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具体步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的匹配。比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多采用讲授法,与之匹配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步课堂教学结构。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诸如四阶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及项目教学法等,此时的教学结构就应为“计划、实施、评价”这样的三步课堂教学结构。另外,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掌控课堂的应变能力。无论课前教师计划的有多么周密,课堂上总是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是问题,甚至是比较复杂教学情况。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加以应对,并表现出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和应变的教学机智。

四、深刻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仅满足于以往的经验而不进行教学反思,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要重视并深刻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教学设计反思主要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职业资格标准、课程标准、岗位设置要求,是否清晰准确;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特点,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过程反思要从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如何,是否巧妙应对突发事件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成长点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反思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参与思考、讨论、行动是否积极主动等。

五、教师要成为导师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古至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以自身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肩负着对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重任。但是,现代的教育方法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应将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讲清基本知识之后,更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而不是一味的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自我提升空间,最终达到教学效果质与量提高;另外要将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

六、小结

我们的学生朝气蓬勃,但自律性不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我们职业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们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5篇

审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研究者们在学术领域“规范性”和“实证性”的感召下,努力地开展着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但遗憾的是,部分类似工作总结的实践研究模糊了研究的现实指向性,部分看似严谨的伪实证研究削弱了研究的理论解释力,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增加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确实非常重要,经由前者我们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思索变革现实的方法和策略。凭借后者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职业教育内外部因素的联系,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某种确定性规律。但这些研究并不能覆盖职业教育研究的全部,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的只是对职业教育“人”和“事”的“结构—功能”式的解释,却无法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应该如何认识、具有何种意义等问题进行“本体—价值”性诠释的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人学”诠释、认识论分析、价值澄明必须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来完成。

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尝试对其做如下定义,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是指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研究职业教育中的一些根基性、规范性、价值性的本源性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呈现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从而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前提性基础。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至少要关注以下三类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本体问题。“本体”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具有“基础或根据”之义。以往学者们对职业教育的本质主义研究,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但由于其将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局限于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技术技能的培养活动,导致原本作为一种生成性存在的职业教育被阐释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遮蔽了职业教育存在的本真状态。职业教育并非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它根植于人的技术生存与自我生成的教育允诺之中。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更显著地与人的技术生存联系在一起。未来研究应关注技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对理解职业教育本体的重要意义。

第二,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问题。本质上讲,职业教育教育目的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环节都以特定的技术认识論作为理论基础。但以往很多研究只是从普通教育的科学认识论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仍然延续着对科学知识的分析方法,依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可言传性标准来分析和规约技术实践知识或工作过程知识。如何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三,职业教育价值问题。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关涉到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以往研究比较多关注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价值内容。但对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包括实践价值、交往价值、伦理价值、美学价值等内容关注不足。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是其本体价值的根本体现。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训练的根本一点就在于其关注人的本体需求,它遵循教育“使人成为人”的内在规定性。职业教育塑造的绝不是只懂操作的“工具人”,而是要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因此,未来职业教育价值研究一方面要推进外在价值研究,另一方面要在挖掘其内在价值方面下功夫。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若想真正指引和推进职业教育现实发展,一方面要切实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应该尝试跳出“规范——实证”(或者实践——科学)的二分研究范式,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哲学维度。因此,职业教育研究者任重道远。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6篇

一、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体系完善

发达国家坚持法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依法管理教育,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不同的时间,政府法律和法规对职业教育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评估。就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美国、德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比较完备和安全。例如,美国通过了《莫雷尔赠地法案》(1862),它第一个承认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史密斯-休斯法》(1917),《退伍军人权利法》(1944),《国防教育法》(1956),《职业教育法》(1963),《技术职业应用教育法》(1990),《科学和高级技术方法》(1992),《由学校到就业法》(1994),《劳动力投资法案》和一系列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形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使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得以实施,并走向规则化。德国的职业教育立法进程的早期,也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早在1869年,政府颁布了《强制职业补习教育法》的法律规定,企业培训应结合职业学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德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如《职业教育职业》、《促进法手工学徒毕业考试条例》等。这些法律,以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立法,每个职业教育改革是伴随着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来实现的,一些更重要的法令:《工业学校秩序》(1899),《行业教育促进法》(1951),《职业训练法》(1958),《高学校设置标准》(1961),《短期大学设置标准》(1975),《培训学校设置标准》(1976),《就业———发展的机制方法的能力》(),“新计划”在第21世纪的教育(20xx)。这些法律法规对日本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完善和转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英国、法国等也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在过去的二十年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丰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有健康、稳定的师资培训体系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致力于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在高等技术师范学院,如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韩国仁川技能大学、法国国立学徒师范学校等;二是在工科技术学院培训;三是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培训机构来培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招聘标准较高。职业教育师资的任务决定了他们应具备的素质比普通学校的教师更专门化。教师职业教育首先应具备从事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熟悉专业生产实际,具有产生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中学和大学教师的就业条件和职责不同,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成功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都有严格的要求,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允许持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德国对职业教育师资格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至少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从而保证高职教师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教师要通过实习或工作所获得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三是教人们通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师,美国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和选择程序。国家规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美国几个州明文规定,必须有学士学位教育,优秀的人才具有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的1-2年的实践经验,发布一个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完善,有培训机构专业前,后继续培训机构,教师有一个稳定的渠道来源。

(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统称为社会力量。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非常积极地参与。企业或行业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干预。在环境中的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国际,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澳大利亚“TAFE”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企业(行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行业)的技能培训的实践,并通过企业接受是目前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训结束后,学生可以工作。参加工作、参与面广,成为企业的一大特点。行业参与教育过程,参与学校各方面的企业,如学校的管理、专业设置、教师培训、教学计划、课程改革。例如,在德国职业教育应由行业协会制定毕业生能力要求,公司不仅是制定培训计划,但也提供培训基金;在英国作为雇主,公司在一些主要机构如教育基金会、所有的澳大利亚TAFE学院、大学理事会、总统大多数成员都来自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学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机构或提供援助。

(四)办学体制开放、灵活

开放的、灵活的办学体制,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灵活的入学方式,所有的人都能入学。例如,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机制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没有年龄限制,对所有15—70岁的人开放,而且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有高中文凭和成绩单或等效的入学条件。第二,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满足岗前培训、岗位的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学时,实行一校多业务,全日制、半日、晚上,为多种教育系统假日等。第三,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学习风格与政府、企业和学校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办学形式,例如在职业学校为纯职业学校系统,主要形式的合作体系形成职业教育集团系统。第四,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信用制度以及各学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是灵活的,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工作和研究的出路。

二、对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通过成熟的办学模式,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这些技术员构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达国家的基石,参与全球竞争,为发达国家赢得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与启示。

(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以法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促进教育教学。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保证在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步,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相配套。我们应该通过立法加强质量控制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的农民职业教育法,只有相关的“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因此,为了确保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顺利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发展环境,中国应加快专门立法建设,为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必要保证,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系统建设。

(二)切实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甚至整个国家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数量少、教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缺点。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高职院校应特别注意教师团队建设,建立新的建设目标,建立新的概念。第一“,双师素质”的目标。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有计划安排教师去相关基地进行有效培训,并且支持教师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自我增值,校企联合建设教师培训基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地改善质量的双重功能。第二,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专家,引进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也可以制定优惠政策。第三,适度匹配的评价体系和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充分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

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宽的,连锁涉及更多的利益与责任的主题。因此,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互相配合。从江苏省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除了政府、学校、企业,主要是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导致江苏职业教育的“跛脚”。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注意挖掘和吸收企业联盟协会、社团、协会、银行、基金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学校,尤其要注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中介机构,作为一种协调和缓冲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利益冲突,两者之间的矛盾,发挥中介机构的协调作用,受试者在当前的不平等的条件下,可能有助于促进合作。

(四)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

江苏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依托普通高校设立研究院/职业教育,如东南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第二是企业运行的,如南通紫琅学院;第三是独立的职业院校,如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然而,这三种教育模式已在不同程度有向本科的发展趋势。本科教育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和第二模式的特征。但是模型更接近于本科教育模式,在专业设置上是同等程度的普通高校。中国主要的职业教育是第三种模式,但高校升格更名成风,如泰州师范专科学校20xx年升格为泰州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直接否认职业教育本质的大学生,偏离了方向,直接导致了江苏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缺乏活力。只有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明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定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7篇

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使教育越出了旧有的传统边界,朝向关照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每个个人终身成长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这种改变意味着教学向学习的转换,学习化社会,正是在这种转换中悄然到来了。“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的自己的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的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显然,教育面临着适应与改造的必然选择,适应学习化社会,改造教育自身。

职业教育,作为尚没有厚重的传统却经历了不少坎坷的一类教育,该如何适应又如何改造呢?笔者认为,倘若多一些反思,少一些因循,职业教育或许会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多一些积极改造的优势。

一、挑战从来就是发展的机遇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于任何教育都意味着一种时代的挑战,同时,它也提供给教育以积极适应或消极适应的双向抉择的开阔背景,积极适应即可能化挑战为机遇,消极适应则可能陷自身于被动,以至错失良机。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传统的和现实发展中的诸多原因,从外显的层面来看,适应学习化社会的改造,至少面临着双重困境:原本的局限于“职业”的技术性乃至工具性的保守因循状况很难突破,现实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普通高中改造已成两面夹击之势。但从内隐的层面来看,理工科大学的改革以及专业学位教育的兴起,都是在求实求是的思路上关注着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现代人才规格;而普通高中的改革也决非离职业和技术更远,而是不约而同地借鉴着职业教育的他山之石。职业教育在此种形势下,如果消极退守步步为营或许就是竭泽而渔之路,但换个思路积极进取,张扬优势以求新形势下的特色创新,双向拓展兼顾向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也向普通高中融通,则未必创造不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格局。韩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曾经经历过80年代滑坡、90年代回升的一段变革,尽管有政府优惠政策支持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它必然同时以积极适应的创新功能支持了这种支持。而时下与学习化社会到来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观、职业观、自主建构的学习观正在被人们逐步接受,这至少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学习者素质方面的新的有潜力的基础条件。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集中体现在对“职业”的限制性理解上,“技术”则给职业更增加了一层限制,重技而轻术的惯性思维则把这种限制诠释得具有了操作性的工具色彩,由此,职业教育就成了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从理论上说,这不正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发展的理想、也与我们的教育目的高度一致的教育吗?然而从我们厚重的劳心者治人、劳心者冶于人的陈腐理念来看,这却隐蕴着一种低人一等的判断。如果我们以求是的精神来对此进行解释,就只能基于实事求是的始点,逐步导向理想,而不是与此相反。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所倡导的一系列的新教育理念,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的适应与改造,完全可以超越“职业”,进行非职业的反思和非职业的拓展,否则,我们很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创造出具有真正适应性的发展空间。

挑战,由此就可能展现给我们机遇:开放的文化氛围创造着宽泛的职业选择机会,而且它是变动不居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它迫使职业教育挣脱职业约束,超越面向过云被动适应的职业局限,确立前瞻性的普适性的创新思路。束缚,正在成为职业教育必须抛弃的锁链;学习化社会的精神是学习,学习是种非常个人化的行为,无论它呈现现何种形式的闪容,都将与传统意义上的训练大相径庭。职业教育原本就不像普通教育那样与生活疏离,它因此在学习化社会中会获得极大的宽松;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把它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人主体的自主觉醒与觉悟必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的性质,当职业不再成为人的生命强索的代价的情况下,职业教育也将有条件步入满足社会需要并支持个人选择的发展境界。

二、走向培养完满人格的教育

学习化社会显然是支持着完满人格成长的社会,而现实的教育却往往使人“在各方面都遇到分裂、紧张和不协调状态”,过分专业化的训练目的制造着人格的分裂,致使“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职业教育的专门化似乎比其地教育还更突出,它的技术的可操作性以及职业规定性似乎更多了些分裂人格的保守特征,它因此似乎距离走向完满人格的教育更远、更少现实基础。然而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种缺乏根据的判断,它或许依据了某些事实,但是却没有透过事实追问其深层的发展条件。如果我们确信“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那么,职业教育就可以有优越的理由,选择走向培养完满人格教育的改造之路。

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在其质的规定性上,很接近培养完满人格的教育,因为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的主张,有着内在的契合,只是由于人们的误解、也由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中的偏执,才不同程度地失落了其发展的优势。其实,早在欧洲的实科学校顺应社会潮流蓬勃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在建构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职教模式了,保守的传统文法学校教育的弊端也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至于后来发生在欧洲的双轨制教育,如果从历史的渊源来辩析,它们在关于人发展的全面性或完满性方面的得失利弊,也不难进行判断;前苏联的教育明显是超越双轨制的,或者说,是兼有两者之长而避两者之短的,至少从理念上,它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又有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尽管与普通教育并行发展,但却从来都是依循着和而不同宗旨的,这个和,正是教育目的论精神的高度一致,这个不同,则是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规格不同。时下,当应试教育百般困惑着普通教育并实质性的异化着它的目的论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职业教育的优势正在获得张扬。

跟着考试走的应试教育,似乎很难感悟到学习化社会的严峻挑战,普通学校教育关注人的完满性发展,因此几乎成了一种虚拟的理念。跟着社会发展走的职业教育就全然不同了,它对学习化社会到来的每一步进展,都会反映得十分敏感,因此,如果超越些虚假的形式,必将展示出走向培养完满价格的职业教育。当然,我们必须指出,那种局限于职业的、急功近利性甚至僵化工具性的职业教育,是肢解了全面发展理想目标的、甚至是关照到现代生产劳动却失落了“教育”的职业教育,尽管它可能侥幸获得某些职业适应性的成功,甚至会发生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暂时的虚假繁荣,也依然必须力行调整。

三、应对最大的职业流动性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意味着具有最大的职业流动性的人才培养格局正在形成,这种格局不仅要求教育必须使学习者为掌握各种技术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学主的心理功能并激发其创造精神,帮助他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并训练他有应用这些原理的能力;帮助他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这种要求意味着人才规格的改变,这种改变正是基于职业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又与科学技术的变动不居的进步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必须理智地来研究教育的适应与改造问题,因为因循旧有的教育经验已经不可能训练出适应职业流动性的人才了。

这种旧有的教育经验并非指过时的课程内容、滞后的技术工艺,而是体现于目标观念方法论等更深刻的层面。因此,那种仅仅建立在更新课程与教材、调整专业等基础上的改造,充其量只是以旧思维驾驭新内容试图达到新目标的改造,它超越不了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然而,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时下的职业教育乃至各类教育的改革,通常会陷入这种局限性之中却又难得觉悟,许多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都在令人遗憾地展示着这种局限,可以认为这终究适应不了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流动性需要。在学习化社会里,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为人们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较多地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较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这种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时有最适度的流动性,便于他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个职业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到另一部分。对此,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造必须有适应性思考,我们的教育思维,必须关注的是变化与发展的动态机制,而不能局限于关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发展,更不能只盯着变化与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职业教育改造因此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决不只是增加全面性的课程问题,而是把教育和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能够适应职业流动性的基本品质。并且,从教育和教学的理念来看,我们应当把无论何种职业的或专业的知识技艺的训练都作为培养其基本品质的素材或手段,而不是终极的目的。其实,如果我们审慎地重温马克思主义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有关文献,应当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主张的就是这样的观点,无论是他们对技术之“综合”的关注,还是有关教授“工艺学”的主张,或者是培养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理想,都可以作出有力的证明。由此,职业教育改造可有以下判断: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必须关注职业流动性,因此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宽泛的职业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超越传统的一技之长的人才规格理念,也超越那种仅限于课程更新或开辟新专业的狭隘办学思路;职业教育追求素质目标,具有比其他类型教育的更多优势基础,也具有更直接的社会适应性价值;这种改造最贴切地满足了趋向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想。

四、拓展新的开放式的发展空间

学习化社会是开放的,许多旧有的保守的教育理念都将受到挑战,不同类型的甚至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的界限都将被淡化,职业教育因此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抉择适应与改造思路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真正能够理智地超越职业乃至专业技术的框限,那么,可以认为,它将释放出骄人的张力。

向普通教育融汇的拓展。这可能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优势传统,它在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因为,当最大的职业流动性的社会需求状况得以彰显,原有的职业局限性就变得宽容了。而与此同时,普通教育也正在发生着扩大化的演变。国际教育组织的建议认为:“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分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这是因为“现在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失,直到最近还是属于专家禁地的许多知识领域,现在已经渐渐向普通文化开放了”。这实际上可以认为,当学习化社会的普通教育获得扩大演变的时候,它同时也意味着在发展技术教育方面的必然拓展,而职业教育的普通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之间的融通、它们之间的区别趋向消失,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失度问题。因为社会进步必然导致义务教育向初中后的延伸,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普通教育基础也会与这种延伸趋向一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它的规模必须适度,职业教育普通化自然拓展了自己的双向适应性;为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院校提供优质生源。因为趋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将同时改变其与普通职业劳动之间的关系,脑体分工的逐步淡化必将使陈腐理念中的职业教育的某些劣势演绎为优势。何况,职业教育中所创造的“基础”是否真如人们的迂腐成见一样“缺乏后劲”还是个有待于未来实践检验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这从根本上适应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乃至学习化社会。

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拓展。向普通教育融汇的拓展实际上同时宽松了职业教育原有的优势,职业的、专业的、技术的诸多领域都将遭遇到重新抉择发展路向的问题,或向较低层次退守,或向较高层次提升。鉴于许多职业学校已有丰富的高中后教育的经验,还鉴于学习化社会正在逐步淡化的学校间某些区别,以及校际交流校际联合的教育形势,因此,部分职业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向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已经成为可能。在学习化社会所创造的教育与相同学科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之间,那种所谓操作性技术性与理论性学术性的泾渭分明的关系,只能日趋淡化,而它们趋上与趋下的双向拓展,可能从不同的始点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拓展的依托。

向职业继续教育和成人基础教育的拓展。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比较完整有序的系统中,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要承担者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省市教育学院为主要承担者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还有师范院校的成人教育,已经创造了层次清楚完整的、学历的和非学历的教育体系。相形之下,职业教育就远没有如此的发展,或者,职业学校并没有在相应的发展中释放其巨大的潜力,反而有相当多的从业者的继续教育是在并没有太多职业或专业含量的情况下获得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我们的职业继续教育资源,包括设备类的技术资源还有懂实践的教师资源,充分使用这些资源,拓展职业继续教育。

职业继续教育,这从教育分类来看,应归属于成人教育,而成人教育,这在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中是被作为一切教育的最高形式的,因为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毕竟最终是以成人为对象的,就此也可以认为,职业教育的拓展必须百倍地关注成人。而成人基础教育,在学习化社会,可能是一个具有了崭新意义的又意味着相当广延性的提法,它是面向成人的又是基础性的。以往,相对单纯的成人基础教育主要定位于扫盲,而今尤其是在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条件下,扫盲没有理由不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因此,职业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改造有必要考虑新的策略:农村的扫盲应当纳入与农村成人职业环境以及改造职业环境相一致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趋向于有现代职业特色的基础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应当超越传统的读写算一类定式,而且应当追求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就是在基础层次之上的发展空;城市里的成人基础教育应与城市成人职业环境一致,职业学校有充分的条件和责任向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力资源提供城市职业需要的、也是外来人力资源自身渴望获得的成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的职业特色所可能做出的社会贡献不言而喻,但职业教育自身在其问必将获得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也不容忽视;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宽松政策的相继推出,职业教育必将以其诸多的优势特色为更普遍意义上的公民素质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8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发展的框架当中。英国是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范例之一,考察其高职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

英国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其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成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或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型工程师。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有较强竞争力,职业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并特别强调“关键能力”训练。

1974年,梅腾斯(Mertens)首次提出“关键能力”概念。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1]“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业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越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如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独立计划与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等”。[2]在西方,随着工业社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生变化。非专业化的“关键能力”训练使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学会生存,同时培养了应对市场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职业流动的适应“迁徙”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等。英国高职强调关键能力,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选择的基础》,在以后的20多年中,无论是操作部门还是所规定的关键能力内容都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最初强调交流、数字运用、自我提高和管理,到20世纪末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学习和业绩提高及合作能力等。[3]英国引入了“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细分:主要关键能力和广泛关键能力,在英国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课程中要求必修;广泛关键能力则被包括在英国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受训制中。对关键能力的界定经历了从粗到细、从平行到有层次的过程,可以看出英国对关键能力是相当重视,“关键能力”获得成为英国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工读交替与现代学徒式的教学模式

英国高职教育机构普遍实行“三明治”合作教学计划,即实施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先在企业工作一年,对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再回到学校完成2-3年课程,使实践联系理论,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1年,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即所谓的“1+2+1”“1+3+1”教学计划。此外,英国还实行第1、2、4年在学校学习3年理论,第3学期到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培养方式。以贝尔凡斯脱大学为例,该校与工业部门联合开设了工程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性工程技术人才,实行这种“三明治”教学计划。申请者需在入学前提出申请,提交中学成绩单,由大学和工业部门分别对申请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方面的知识进行面试。合格者从学年开始在企业度过1年学徒期,由企业部门指定导师给予指导。在此期间,学生每周有1天到大学学习数学、设计导论、现代制造技术等课程。1年后转入大学学习3年。其中最后一年,学生要从事一项来自工业部门正在进行的具体工程项目的课题设计。“三明治”教学计划能把工程设计、研究、实验与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所选择的典型工业环境中学习,并伴有各种社会、经济、生产革新等活动,它不仅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使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时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创造力。

此外,英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更为学生获得深入、全面的指导提供了制度保障。1993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现代学徒”计划,并于次年9月首次在14个行业部门试行该计划。现代学徒制在全国范围更多的行业部门逐步展开,至1999年3月,共有83个部门获准提供现代学徒制培训,有88%的现代学徒制学员在工程制造、商务管理、汽车工业、信息技术、管道维护、建筑等15个部门接受工作本位的培训。[4]20xx年,英国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公布了《学徒制的蓝图,统一规定了由四要素组成的学徒制学习内容框架,并提出知识要素的学习应成为从学徒制升入高级学徒制和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5]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有层次划分,分为基础、高级现代学徒制,分别培养具有初级职业技能、熟练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完成高级现代学徒制可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NVQ)三级水平和关键技能二级水平及相关的技术证书。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包括关键技能课程、NVQ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从事职业所必备的职业和工作实际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对具体职业知识的理解力等。在现代学徒制下,各地方培训与企业协会(TECs)、学徒和企业雇主三者之间达成契约性协议,规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就行业技能、

课程设置、培训计划等进行协商确定,保证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

三、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证书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为了振兴经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提出社会和企业对于就业、上岗、培训以及人员的使用都要有一套通用、统一的资格标准,以获得“熟练的和干劲充沛的劳动力”。[6]就此,英国政府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s),即按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笔者认为,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评定过程中,资格证书的颁证机构对资格评定工作的考核环节是这一制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该制度的评定和考核除了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如前文所述)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一)以工作现场为核心,多元、综合评定

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评定方式是综合化的,

传统的课堂考试、理论测评继续作为新的评定体系的组成部分。执行职业资格考评的基本要求是加大工作现场考核的比重,以实际工作成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层次的资格体系。一般来说,工作现场的考评主要用于特殊职业资格评定。对于那些普通职业资格评定,口头和书面回答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现场考评是任何职业资格评定的必需环节。这种以工作现场考评为主的综合评定方式,可以从理论素质与实际技能水平等不同角度来考察被考核者,并对于职业能力本身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认可以往学习成果,实行经常性评价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评定大多在工作场所

进行,采取经常性考察,即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与获得不是取决于某一次工作现场评定,而由日常学习中的若干次现场评定的累积成绩来决定。这种经常性评价要求对整个评定过程实施协同管理,对评价结果作系统记录,最后把在不同地点、由不同评定者考察的材料累积起来,以综合评定成绩来反映被评者在不同学习背景下的学习成果。这种根据长期经常性考察累积的材料做出的评定结论更加客观,而且经常性职业资格评定认可以往学习成果,可以避免培训和评价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评定标准具体,力求公平、开放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每个资格都有明确的能力要素与操作标准,因此每级职业资格的内容与标准也是明确的。资格申请者按照规定的标准,有目的地学习,从低到高逐步获得新资格。由于社会职业体系本身就按照工种的不同呈梯级状存在,这种具体化的评定标准利于适应社会职业的多样化和个体增强学习、培训的有效性。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考评的组织实施由经过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由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获得资格的受聘内、外部督考员负责监督与检查,从考评程序、考评标准、考评人员、考评实施到考评结果的鉴定,都力求公平、公开、全面。政府还规定,国家职业资格的评定过程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即强调评定的达标性,只要受评定者愿意继续学习,可以再接受资格评定,直到取得资格。英国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历经数次改革,无论是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还是在职业资格的考评和职业资格证书质量的保证等方面都得到了英国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参与,并有效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和现场考核方法是否能得到社会认可,最终体现在它的证书上。在英国,证书就是质量的观念已深入人心。[8]使职业培训和资格考核不断适应现代生产经营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是英国职业教育成功的标志。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劳动者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的资格凭证,强调对主体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水平的考核,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此为主导的质量观。普通职业资格使得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等值等效,激励了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实施,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适应和迁移能力。

四、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职业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即在市场变化中适应和迁移的职业能力;重视实训,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和动手实践能力;围绕市场和企业需要设置课程,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对课程或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了学生对社会、经济及市场变化的适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包含着国家层面上的教育质量标准;从《珀西报告》《克劳瑟报告》发布到《工业训练法》《就业和培训法》的出台,体现了高职教育中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国家干预主义倾向;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初衷就是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隔阂,体现了通识教育、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从政府的教育规划、教育方针政策,到社会对职业教育及其所培养的人才的认可度;从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都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亟需改革:

(一)明确定位,特色发展

在职业教育规律的指导下,各高职院校应首先明晰培养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非向普通高教看齐,反而失掉高职院校的特色。明晰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办学模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教育规律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基本前提。

(二)围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建立科学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型人才立足于劳动力市场,必须具备职业型人才所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强调优势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和市场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改变盲目追求大而全、一味效仿普通高校甚至研究型大学的错误做法,立足地区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和自身教育教学特色,建立以就业为基本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借鉴工读交替的教学方式,切实增加技能训练与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在院校评估与学生评价方面,将高职院校的基地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实训效果及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作为评估、评价的核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与市场发展需要。

(三)改革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要确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体系,根据社会职业的种类、性质来制定各种别、各层次的教育培训能力要素和达标标准,并对此进行详尽地解释和界定。应组织相关人员主要是高职院校中获得较高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工程师及管理者,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考核机构,负责相关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并对承接实训实习及现场评定职责的单位进行认证。

1.考核应以累积的实习成绩与工作现场考察结果为主。职业教育考核不应以结业前“一考定终身”,而应综合考虑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训实习中的表现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步状况,并把工作现场的实训实习成绩作为考核评定学生的主要依据。考核中应侧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技能掌握、能力迁移水平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考核应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导向。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的过渡阶段,对人才结构要求的变化更加复杂、迅速,某种特定的职业技能不足以使劳动者应付风云变幻的就业市场。关键能力使劳动者在变化剧烈的职场获得了良好的适应、开拓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职业变迁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在细化职业标准与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迁移能力。

(四)引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未广泛、切实引进职业资格鉴定和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准入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机制。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技能型、实践型职业人才,深受市场经济与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职业资格鉴定与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入,将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对市场与人力需求变化的敏感性;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职业教育考核立足于职业本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制度化的质量保障。同时,引入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扩大的必然要求。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9篇

职业教育的兴衰起落从来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始终伴随着新旧教育思想的更替,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陈腐与顽固。

现代职业教育是在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为适应工业大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类型,源于较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是促使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从平均每年新注册的工厂数量来说,1903-1908年是211家,1913-1915年是413家,1916-1919年为1246家。

清朝末年对各种力量为农、工、商、矿等实业所举办的实业学堂,通称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首见于1904年时任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所写的《添聘普通练习文》。(注: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第13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早期实业教育,多数学者认为就其基本功能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这两者仅仅看成是“正式改名”(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因此一般都把实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从而普遍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轫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年1月开学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注: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第23-24页)

我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实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晚清政府主要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于1902年和1903年(壬寅、癸卯)首次制订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学制体系,实业教育被列入其中,尤其在1903年学制中,实业教育不仅有初、中、高不同层次,而且与普通教育完全并列。然而实业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从1898年至1910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所;到1909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也只建立了254所,学生16649人。

辛亥革命后,_于1912年和1913年(壬子、癸丑)制订新的学制体系,把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但与实业学堂并无本质区别,发展仍然十分缓慢。1912年至1916年,两种实业学校总数从425所增加到525所,而学生数却从31736人减少到30029人。在此期间,教育界部分人士考察欧美各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教育制度。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标志,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同时,职业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思想及乡村教育思想汇合,形成了一股推进教育改革的思想洪流。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与陶行知为首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及晏阳初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分工合作,大力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使有关当局于1922年修订出包括职业教育的新学制。该学制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部分地吸纳欧洲的做法,规定在小学设职业预科,在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设职业科,同时允许在高中阶段独立地分设职业学校。至1925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增加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到1929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所。为此,职业教育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黄炎培先生认为“我们所希望,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431页)从而率先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主张,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决不能仅从职业学校,仅从教育界,甚至不能仅从农工商几个产业下功夫,而必须参与整个社会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教育、农林等部门相继制订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遂后,抗日战争爆发,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新的困难,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就全国而言,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唯当时的解放区,围绕抗日战争需要所举办的职业教育,有较扎实有效的实施,其特点是面向工农大众,短期为主,灵活多样,力求实用,以应战时急需。

半个世纪过去,黄炎培、张謇、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杨卫玉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且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社会环境过于恶劣,难有大的建树。截止1949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564所,学生77095人。

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950-1965年间,虽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总趋势是迅速发展的,其中技工学校从3所增加到400所,学生从3600人猛增到万人;中等技术学校从500所增加到871所,学生从万人上升到万人。

“”期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办,校舍被占,队伍失散,思想大乱。1969年,技工学校几乎被摧残殆尽,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数只剩万人。“”后期,特别在_主持_工作期间,职业教育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长。1976年,技工学校达1267所,学生万人;中等技术学校1461所,学生为万人。但普通高中畸形发展,在校生多达万人。职业学校学生数仅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万人的。(注:根据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统计资料》转录或计算)

中国_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带动职业教育在恢复中有发展,在调整中有提高。_早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80年_批转教育都、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特别提到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系统地做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示。1986、1991、199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1年_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_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也属罕见,职业教育事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1980年至2000年间,全国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含成人学校)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分别增长倍、倍和倍。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注: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资料计算所得):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特点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1980年,首批地方性的短期职业大学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具体数据如下表(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28日第1版):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注:顾明远为彭世华著《职业教育发展学》写的《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纵观我国这百多年的教育历史,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相比较而言,顾明远先生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史实。甚至进入21世纪的今天,职业教育虽然在法律上和一般的理论观点中已经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_职业教育法》第3条)然而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

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考察,不难发现它在这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举步惟艰,却在缓慢的前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说明它的存在确实是社会的客观需要而非主观愿望使然。

为什么经历百余年的努力,职业教育仍然没有被教育的正规系统所完全接纳?这有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前半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列强入侵,战乱不止,虽有一批仁人志士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而历尽艰难,奋斗不止,最终却成果有限。“”期间,一时的政治失误也曾给职业教育带来惨痛的损失。

经济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原来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遂后又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这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从而逐步地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的机器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差不多再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才达到,城市化率只有。新中国建立后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高达,第一产业的同类比重降至。从1978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了倍。这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高达5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只有和,城市化率也仅有,而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这又不能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订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达到了大众型水平,可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是我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主流思潮。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持续时间特别久远,传统教育思想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精华被束之高阁,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却影响犹深,这也许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的历史原因。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少数精英的培养,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评价所有的学习者,选拔出少数,淘汰掉多数。而职业教育思想则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注: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也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他不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恰恰与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相悖,于是常常被认为是不正规的、低水平的教育而不容易受到公平对待,使职业教育不能不在不懈的抗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然而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实务性的增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就自然地反映了新旧教育思想的消长和更替,尽管新旧教育思想的碰撞、消长与更替并不局限于某级某类教育,而是从教育整体上体现的,但职业教育发展所引起的教育思想更替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侧面,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二是教学的原则是崇“虚”还是崇“实”。

首先是面向多数人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同时,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注:《_职业教育法》第3条)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然而并不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就必定能够面向大众,关键之一是思想观念问题。而确立面向大众的教育观念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完全自觉。例如现在人们都知道女性“半片天”,忽视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就根本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可是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是特别困难的,当年张之洞力主实业教育,但反对女学;张謇专为女子举办蚕桑讲习所,但响应者寥寥,无法成班;张謇竭力倡导女学,却不屑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允许男女同校。真正解决男女平等问题还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说明新旧思想和价值观的更替是一个十分艰巨而长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关乎民主、平等和惠及大众的事业,往往会倍受旧势力的阻碍。

其次是祟尚实用的问题。

“实”的对立面是“虚”。如果“虚”的含义是指某种“道理”或“理论”,那么“实”是指道理或理论的实际应用,“实”离不开“虚”,应该强调的是“虚实结合”。然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沿袭着重虚轻实、重理轻用,重道轻器,重学轻术,以虚为高,以玄为深,以实为低,以用为浅等陋习,热中于坐而论道。这种认识和习惯在教育领域的长期渗透,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痼疾,很不容易改变。黄炎培先生在自传式专著《八十年来》中说:“我和六员省视学、各师范学校校长相互地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校学生很大的弱点:尽管学习过算术,但是权度在前不会用。尽管学习过理科,略知植物科名,但是庭有草不识它是什么草,家县的木材,不识它是什么木。……于是,实用语文呀,算学呀,纷纷出版。不久具体化为职业教育”。“我们一群人觉悟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是充满了社会毒素的话,因此,想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上面做些工作,提出了教育与生活、生活与劳动不应脱节的主张”。说明我国当年的职业教育先驱们在倡导职业教育之初,首先觉悟到的是普通教育脱离实际,他们首先致力于普通教育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自然更加强调实用。黄炎培先生甚至直言:“盖职业教育犹是实用教育也”(注:黄炎培《实用主义产生之第三年》,《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张謇要求他所举办的各级职业学校都要注重实用,他说:“顾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注: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第13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然而提倡实用十分不易,职业教育注重技艺,崇尚实用,反而成为它屡受传统思想鄙薄的原因之一。我国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来重道轻技,视技术为“奇技淫巧”。在实业教育兴起之初,清皇朝一名为官山东的官员张盛藻为此专门上奏朝廷,认为朝廷命官应学孔孟之道,“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注: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2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甚至直到今天,职业教育仍然因为它侧重技艺、崇尚实用而常被视为浅薄的低水平教育。

就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言,最大的困难也在贯彻实用的教学原则,它既要职业教育内部牢固的思想基础,又要有充裕的经费和设备支持。辛亥革命后,学界批判实业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说实业教育脱离实际;而到20世纪30年代初,学界总结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事业之所以很快衰落的内部原因,主要也在学非所用,分析失败的客观条件时,主要是缺乏实习和实训场所。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以致时而走向极端,时而走回老路,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的现象至今还严重地存在着。小学的劳作课和中学的生产劳动课程在多数学校已经名存实亡,劳动和技术至今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各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重视实用、注重能力的教学原则常常被批评为违背全面素质教育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殊不知强调实用与能力,与全面素质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无非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强调了某个侧面。何况离开实际生产和生活,良好的素质又如何能够养成?普通教育一当脱离实际势必误人子弟、殃及大众,不讲实用的职业教育将不仅导致职业教育的衰败,而且将使整个教育脱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决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事,它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同时有待于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使“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注:_《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文选》第二卷第107页)。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的接纳、兼容程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和这个社会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4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2]黄炎培《八十年来》,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年

[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5]李蔺田主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6]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

[7]历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8]周邦任费旭主编《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0篇

论文摘要:在教育史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既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又是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今天,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确认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把握教育变革的本质,构建科学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关系;辨析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或者说是和普通教育相对而言的。如此看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似乎是明晰的。然而,由于我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什么是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并非像表面那样泾渭分明。

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概念在我国素存争议。仅就名称而言,在20世纪就发生过三次大的争论,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其中最后一场争论,至今仍没有完全结束。与职业教育一样,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是一个从西方翻译来的词汇,亦译“通识教育”、“一般教育”。一般教育一词已很少使用,通识教育则多被用于指称高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普通教育和今天我们面临的“职业教育”一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直到1977年,美国学者还在抱怨:“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概念像普通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普通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因此,仅从字面或现有的辞书,很难正确把握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而要做到正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就需要了解其发展变化的历史。

一、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近代演进成两个对立的教育体系之前,首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或哲学。作为教育思想或哲学的普通教育,其先驱是古典的自由教育。[2]自由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英文“自由”(liberal)一词是从拉丁文liber(自由的意思)发展而来的。这种自由与近代的自由主义不一样,它与个人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有关。因此,自由教育只适合于与奴隶、工匠相对的“自由人”。亚里士多德是古典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全部生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鄙俗”的,一类是“高尚”的。“鄙俗”的生活是以实用、谋利为目的的“劳作”生活;“高尚”的生活则是以深思为最高理想的闲暇生活。与此相对应,他把教育相应地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人”的(liberal)教育,即通常所说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一类是“非自由人”的(或“偏狭的”,illiberal)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性的完善为最高目标的教育,它以“自由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读、写、音乐、绘画、哲学等。“非自由人”的教育,是指为了谋生,以领取酬金为目的,以“工匠贱业的种种技艺”为主要内容,并以专门性的、狭窄的职业技能为手段而进行的教育。用今天的眼光看,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自由人的教育”和“非自由人的教育”,也就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他的观点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等级思想。自由教育的势利倾向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上。他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立起来,并对职业教育持有非常明显的轻蔑态度,认为“工匠贱业的种种技艺都破坏公民的身体,而领取酬金的活计会劳瘁公民并贬抑其思想”。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衣钵,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家和学者那里得到了继承。19世纪公认的、最伟大权威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之一,红衣主教牛曼(也译作纽曼),就是当时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所谓“自由教育”,牛曼认为它的真实含义是:“首先,从语义上讲,它与‘工役性’(servile,或‘奴性’)一词相对立,‘工役性’一词的含义,按照教义手册的说法,指的是无心智活动参与的体力劳动和机械作业……‘自由教育’是大学教育和绅士的特点……自由教育和自由职业是心智的、推理的、思考的活动。”他对职业教育非常轻视和排斥,认为职业教育尽管有些用处,但会“缩小、贬抑人的精神力量”。他的这种态度和亚里士多德如出一辙。

虽然牛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并且这种影响还将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力量的逐渐强大,一种“实用”的教育主张正在悄悄滋生。在牛曼大力提倡自由教育的同时,另一些与他同时代的重要人物如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ke)等,都对自由教育持反对意见。洛克认为,教育应该为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应该涉及具体的事物和工作。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它的价值,凡是有所花费的,都理应有所回报,所以教育和教学必需是“有用的”、“实用的”。所谓“实用的”是指“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和营生手段有用”。在他看来自由教育一无所用:它不能教我们改进产品,也不能扩大我们的土地和庄园,改善我们的经济;也不能使一个人立刻成为律师、工程师或外科医生;也不能导致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磁学等其他任何一种学问的新发现。牛曼和洛克,这两种对待自由教育截然相反的态度,由此拉开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张实用的观念,终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倾向于把事物分成相互对立面的二元论。如把自由人和非自由人对立起来,把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对立起来。杜威却倾向于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性,他反对把职业教育与所谓文雅、自由的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这是封建时代的观念,是从前人类关系的阶级构造之残余。对于认为在初等学校甚至中等学校里开设手工训练、艺术和科学,会贬低“广博的自由文化”的结构的观点,他指出“即使不会导致可悲的结果,也将是非常可笑的”,“当学术专业看作是文化或自由教育的类型时,一个机械师、一个音乐家、一个律师、一个医生、一个农民、一个商人或者一个铁路管理员的训练,就会被看作纯技术的和专业教育的类型。它的结果使我们到处所看到的“文化人”和“工人”的区分,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这种结果是他一贯反对的。杜威认为,原来那些被自由教育所排斥的职业,随着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已经“渗入了一种理论成分”,应该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也就是说,他认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在他的教育哲学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存的。“职业是文化之根,文化乃职业之果”,这话是对他这种思想最好的概括。正象牛曼对于自由教育一样,杜威对于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专门教育)产生了巨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 “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反映了由18世纪末法国和美国爆发的政治革命和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所引发的传统的政治经济基础的变革。这种变革迫使“那种绅士的、尖子主义的传统处于被动地位,并开始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教育只为少数人服务的观念”。面对这种变革,自由教育再也无法固守在传统的xx塔里了,因为xx塔的大门,早已在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科学革命的浪潮冲击下轰然倒下了。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逐步强大,教育就不再可能只是为少数有闲阶级服务了。就连自由教育的现代继承者、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为了维护自由教育,也不得不这样说:“如果自由教育是适合于自由公民的教育,如果全体公民又都是自由的,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由教育”。另一方面,进入19世纪后,社会生产领域越来越需要掌握实用知识的人才,古典自由教育由于自然科学具有“实用价值”而将之排除在外的主张就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了。改造自由教育,成为进步主义者的时代要求。“为了确保对自由教育进行重新思考所需的灵活性,一些人把‘自由教育’这一古老称呼还给传统主义者,同时打出了‘普通教育’的旗号”,普通教育的名称由此而生。经进步主义者改造为普通教育的“自由教育”,与古典的自由教育相比,至少发生了两个深刻的变化,一个是将自由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变成了“面向人人”的教育;另外一个是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国外许多学者认为普通教育和自由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但这种变化毕竟是一个事实。另外,从对这两个词使用的选择上来看,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保守派与进步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态度。

二、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

从学校的产生到工业社会前绵延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教育有着同一的组织特征:缓慢的变化;教育更多的是和政治、宗教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脱节;教育为少数特权阶层子女服务等,这也就形成单一的、精英式的、以自由教育(普通教育)为目的的学校制度,而广大群众则被排斥在正规的学校体系之外,在所谓的学徒制中接受教育。但从工业革命开始,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向大众、以传播实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逐渐进入到了正规的学校体系。

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职业教育,一般认为形成于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中等教育阶段,与文科中学主要以传授古典的文科知识为内容、实科中学主要以传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不同,“职业教育”学校主要以传授职业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在高等教育阶段,在传统的大学之外,产生了各种技术学院、专门学校、短期大学等。这些中、高等的职业技术学校,虽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和组织形式,但都把培养现代职业技术人才作为自己的任务,从而和传统的学校有所区别。这样,在学校制度中,就结束了有史以来“普通教育”独霸江山的一统局面,形成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校体系。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在一开始就充满着不稳定性。在等级文化传统浓厚的欧洲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双轨制,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别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而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国,却形成了综合中学制度,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一所学校里同时进行。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民主的价值观和教育普及化的混合产物。在这种制度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是一种不同的课程组合。因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边界是模糊的。正是这种模糊性,用欧洲国家的眼光看,就会认为美国没有职业教育。20世纪60年代,英国等传统的欧洲国家,在教育民主化的浪潮冲击下,也纷纷效仿美国,采用综合中学制度,形成了一场综合中学运动。即使把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秘密武器闻名于世的德国,也不得不对“双元制”进行改造,通过增加“职业教育基础年”等形式,来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 ”

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工程技术知识开始进入以自由教育为荣的传统大学,另一方面,新兴的技术学院通过升格为技术大学,逐渐获得了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学术地位。这种状况,使上边我们提到的“模糊性”的范围不断扩大。以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解释职业教育的内涵时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除了反映了学校制度所发生的以上变化外,还反映了普通教育内容方面不断拓展的事实。在古典的自由教育阶段,西方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自由教育经普通教育改造以后,自然科学知识开始进入它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使技术由前技术时代的经验技术更多发展到今天的理论技术——技术越来越具有理论的因素。同时,科学和技术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这一名词成了科学和技术不可分割的有力证明。这使技术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成为必然。在西方的高等学校中出现了“技术科学”科目。“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早已成为职业教育词汇中一个常见的名词。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长期以来,普通教育这个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它只限定了一定数目的传统学科。但是,现在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失,直到最近还是属于专家禁地的许多知识领域,现在已经渐渐向普通民众开放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我国教育体系按照功能分成四个部分,即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中等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分是明确的:一个是综合性的,一个是专门化的;一个是为升学服务,一个是为就业做准备。因此,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别教育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军突起,原来明确的界限被打破了。职教界由于不满意“高职”的现状和不愿意把职教办成“断头教育”,出现了在学制上把“高职”扩展到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从而建立一个完全和普通教育相平行的体系的诉求。这就使“高等教育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者“哪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哪一部分是普通教育”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

对于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否应该分裂为相平行的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需要弄清一个概念:何谓“普通高等教育”?现在我们习惯上把普通高校纳入普通教育体系,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立的概念。然而,实际上,“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是两回事,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高等普通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次序问题。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回过头去看看到底什么是普通教育?第一个把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帕卡德教授,在谈到普通教育的来源时写到:“我们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普通教育最初被赋予的涵义。一位研究普通教育的学者,在总结了国外50余种概念后,对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作了一个概括:就性质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根据以上概括,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性质上看是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应的词通常有两个:一个是专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另一个是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阶段)。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学习前苏联的结果,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模式。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这和西方的通才模式明显不同。《教育大辞典》对专业是如此界定的:“所谓专业,指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它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划分的。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分配等项工作,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亦按此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因此,无论是从国外关于普通教育的见解,还是我国关于“专业”的界定看,按照西方的文化,或许存在着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议,但毫无疑问,我国的高等教育肯定不是普通教育。也许,在西方存在着“高等普通教育”的学校形式,因为西方有专门施行普通教育的学校:文理学院。然而,在高等教育高度专业化的我国,到目前为止,普通教育还只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普通高等教育”,最初对应的是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职业大学等成人高等学校。它们之间的区分,更多是行政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最明显特征在于,它在招生和分配上被纳入到国家的正规体系,而成人高校则没有。因而,普通和非普通最恰切的含义应该是“正规”和“非正规”。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误用,反映了我们对普通教育认识上的模糊。也许有人会说,高等教育的某些专业是普通教育,比如说英语专业。持这种观点者,还是没有准确理解普通教育的内涵。与专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除了具有基础性这一特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特质就是“综合性”。在英语里,general除了有“全面的、普遍的、一般的”含义外,还解作“不限于(人的、事物的、时间的)一部分的”、“综合性的”。也就是说,普通教育是指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科目,而不是某一个学科。单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既可以是普通教育的,也可是是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的。比如: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同样是接受英语教育,如果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可以归为普通教育,如果是为了英语教学,则实质上是属于职业教育。

如果普通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那么,该如何看待高等职业教育呢?著名的职教专家石伟平先生是这样评价“高职”的:“‘高职’,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全称也,它极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创造。我从事职教研究多年来,从未在国外的文献中看到或在国际交流中听到这样的表述……我们今天所谈的‘高职’大概是西方的‘高等专业技术教育’……照此理解,今天所谈的“高职”,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职教现象或形态,其实践活动在我国‘早已存在’。我国的专科教育、工科、应用性专业学科的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可归于此类。只不过我们过去没用‘高职’这个词罢了。”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无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个同质的连续体。职业学校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初级形式,高等学校也可以说是职业学校的高级阶段,两者只有量级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所谓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平行体系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所谓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伪概念。

三、变化的趋势

总之,从最近的迹象看,无论是作为教育哲学,还是作为学校制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离和对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经历了不过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进一步发展的趋向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将逐渐消失”。原来的片面的教育将变成“多种价值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当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趋势要完全变成现实,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格局的我国,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立的状况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强调“普通教育职业化”,而且要强调“职业教育普通化”,以便使这两种教育朝着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与此相反。只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教育变革的本质,科学构建既面向未来又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1篇

一、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1.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需要。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人群,新生代农民工亟待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资本上普遍存在先天积累不足、后天形成过缓等问题,使其在市民化进程中遇到很大的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直接决定其在城市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能力,对市民化进程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不仅是其人力资本提升的要求,也是市民化的必然选择。首先,通过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开展职业教育,让其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工作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提升,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力资本后天形成的重要性,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职业教育培训应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生活观、公共规范意识等进行正确引导,帮助这一群体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实现自身的市民化愿望,并具备向上流动的能力。再次,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内容,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职业教育服务,使他们具备从事现代城市职业的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更好地将个人通过学习所积累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中的劳动力。最后,要建立一套面向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发展的终身培训体系,以应对信息时代出现的新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2.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需要。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的渴望,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很大。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业职业培训、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力,占总需求的,而新生代农民工中真正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数量不足30%α。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落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这也是阻碍其融入城市的关键性问题。一方面,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个人的期望和未来发展的意愿较好,但在融入城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份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对其工作所在城市的适应程度较低,城市适应度达到中等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45%,完全不适应或者适应程度很低的占4%,而仅不足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完全或者较好地融入城市生活。α由此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未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要想真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首先需要具备在城市工作的一技之长,而这一技之长离不开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老一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城市市民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地融入城市,就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由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因此,通过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全面提升个体素养,既是新生代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α除此之外,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从对职业、专业的懵懂无知发展到了解、认识、熟练、精通以至于偏好所从事的行业,顺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市民化。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1“.低质性”就业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职业是社会分层的风向标,也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在城市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也是为实现他们的市民化提供经济保障。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为年轻化,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学历水平也较高,在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70%以上;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新生代农民工每月人均收入260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增长α。尽管从学历、收入等层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有了较大的突破,但从就业层次来看,仍然难以摆脱“低质化”就业的束缚。深圳市总工会与深圳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显示,有52%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的从事技术岗位的工作,的从事生产线管理工作,仅仅有不到6%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部门经理以上的岗位工作。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囿于自身有限的技能,难以与城市精英阶层进行直面竞争,向上流动受限,难以摆脱低层次的打工状态,劳动密集型、高替代性的岗位成为新生代的“收容所”。由于这类低端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较小,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摆脱低收入的状况,以每月不到3000元的收入,仅能维持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想要在城市安家立足十分困难。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居所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但“农民”的身份使其与城市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无缘。同时,他们与城市市民面对的是共同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城市的消费水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对于他们来说,留在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路途依然遥远。总之,“低质化”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2“.错位性”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重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无序化竞争,导致大量“错位性”的失业。当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当中,新生代农民工大多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事的多是一些城市“剩余”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高端技术人才十分欠缺,甚至出现“千金难求一才”的状况,劳动力市场中的错位、低位竞争严重拉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价值。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层面优势不足,只能委曲求全从事城市低层工作,甚至部分新生代无工可做,自身优势无法发挥,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长期来看,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期望较高,职业定位失当,个人期望与能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使其陷入发展性困境之中。根据经济学原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效用和目标函数与老一代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倾向来看,大多期望在具有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就业,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独生子女,自身的工作耐受力较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从事一些苦活、脏活和重活。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高层次劳动力就业重心下移的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期望高移的状态,共同加剧了社会就业矛盾,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不仅影响到市民化的进程,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身份认同危机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隐形桎梏。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情绪高涨,进城工作以后“返农”情节淡薄,心底存有强烈的市民愿望,然而在身份认同方面却产生了困惑。市民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空间地域转换,而是不断的社会融入和认同,通过与市民交往实现自身的再社会化,进而达到与当地城市市民的同质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身份、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并未与城市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衔接,而是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的关系网络之外。从自身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以后,更倾向于将自身定位为工人或城市市民,但在与城市群体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与市民之间经济、文化和地位的差距,身份认同上成为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夹心层”。在城市奋斗过程中受到从物质层到精神层、心理层的多重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缺乏向外延伸的节点,而交流圈层仅限于具有共同感情积淀的老乡、熟人等群体,群体内部相互支持、互帮互助,逐渐形成一个与城市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圈,并且内卷化发展趋势明显,而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圈层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社会融入的重要障碍,不利于他们形成现代化的市民意识和思维。市民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要的安全感、归属感、被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需求得不到外部的满足,使他们游离于都市边缘,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一种茫然和焦虑的状态。由此可见,除了职业发展受困以外,身份认同危机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三、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大力开展职业教育

1.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通过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不断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而要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职业教育机构要突出自身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方面的优势,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不仅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媒介,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将职业教育宣传深入到乡村和城市社区,开设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为职业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内外部舆论氛围,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兴趣,可以通过光荣榜展示,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树立培训后就业或创业成功的典型,发挥榜样作用,重点宣传成功人士的职业教育经历,让他们现身说法,展示个人所获得的职业技能,介绍职业教育培训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看到职业培训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而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热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中来。

2.根据市民化要求,制订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转换过程,也是职业上的“农转非”过程。职业转换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对非农工作的职业能力具备程度。职业教育机构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制订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实现人才培养转型,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奠定基础。首先,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偏向,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切实建立在对市场需求和新生代培训意向的调查基础之上,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要能够满足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技能的需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做到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其次,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力实施就业准入,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获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优先聘用,并在职位晋升层面也要将资格证书作为重要依据或参考。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规范劳动力市场,而且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培训起到鞭策作用,只有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并通过技能考核后才能获得相应岗位任职资格,然后凭证上岗。最后,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人才库,尽快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网络,并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网络、电视、广播等信息发布平台,使农民工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与专业。

3.突破体制壁垒,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运行机制。要想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培训运行机制的保障。因此,必须着手建立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且完善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首先,打破利益分割,加快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培训运行过程中时常会陷入多头领导、相互牵制的尴尬局面,培训效率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要求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突破各部门、各教育主体之间的管理壁垒,着手建立由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并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培训运行机制,各个主体间能够以开放、透明的姿态稳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加快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相关的法律政策。农民工法制环境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优化是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关键。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起步比较晚,规范各个参与主体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受教育者等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在各自的权责关系上较为模糊,尤其在培训机构的职能和权限上缺乏明确的界定,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应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培训主体的职能和权限,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纳入法律保障之中。再次,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纳入市场化运作。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可以将其纳入市场竞争中,逐渐放开培训市场,吸引外部资源参与,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行优胜劣汰。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机构的选择上也更具有主动权,通过“用脚进行投票”激发市场竞争,培训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从而保证培训外部效用的最大化。最后,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需求,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允许农民工以弹性学制、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逐步取得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同时,培训机构要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尽量安排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时间,为他们完成职业培训和文化学习提供帮助。

4.审时度势,将短线培训与长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不断向城市融入的过程,前期需要大量的个人准备和人力资本积淀。职业教育要想在市民化过程中发挥其效用,必须抓住新生代农民工的阶段性需求,不仅要大力开展以学历与素质提升为基准的长线教育,同时要有效开展以技能和市场为导向的短线培训。一方面,短线教育培训要切实以新生代的技能提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相对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期望较为强烈,同时也深知自身工作技能上存在不足之处,对以技能提升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需求较为旺盛。相关调查显示,有将近72%的新生代群体希望参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短期培训来提升个人素质。从现实情况来看,仅有不到35%的新生代群体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大部分技术水平偏低,就业能力不足,与城市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吻合,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各级政府、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共同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服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做到“以培供需、以需定培、定岗就业、自主招生”,争取从源头上破解技能素质与用工需求相背离的问题。除此以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可以将职业培训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有效提升其市民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以学历提升为主导的长线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用。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轨迹来看,小时候一般生长在农村,初高中在城市学习,毕业以后自然进入城市务工,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毕业后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工作,并没有经历父辈那种从农村到城市的剧烈变化过程,并且他们工作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农业生产技能几乎为零,相对于农村,他们对城市生活也更为适应。然而,在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层次上的差别较大,与同龄城市市民所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比较滞后,导致新生代在起点和过程上都难以逃脱输给城市同龄人的命运。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损失,新生代农民工已难以挽回,但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或成人培训进行适当的弥补,通过学历职业教育补充工作中所需要的文化知识。鉴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情况,完全脱产参与学历教育并不符合现实,因此可以采用夜校、函授、电大等成人学历教育形式,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深入开展,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素质服务。另外,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农村的情结不如老一代那么深厚,但是难免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具有农村烙印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意识等,并在工作生活中与城市文化规范发生碰撞和冲突,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对此,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融入城市市民权利义务、生活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养,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2篇

中等职业院校养殖专业是一门兼具技能型和实践性的学科,其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实践教育又是其最根本的教学模式之一,所以,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现养殖专业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只有建设好实践基地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实践基地更是学生学习生产、服务以及管理三位一体运用知识的根本基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际生产现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

1.促进就业

实践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就业才是硬道理,好口碑。而实践基地的建设则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首先,实践基地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将学生置于一个完整的生产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将养殖工作的概念淋漓尽致地彰显到学生所处的环境当中。学生在这样一个现代化养殖生产氛围当中更能够迅速吸纳知识,提高素质,强化能力。也只有把学生放在实践基地当中锻炼,才能让他们在养殖专业技术上不断成熟,适应工作于就业的需求。

2.加强教师培养

一个优秀的实践基地,不仅是对学生,对老师,同样也是具有培养和教育价值的。教师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实践,这样就造成了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能力较弱。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养殖专业的生产、课程、理论等科研型的实践,不但增长了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而且也巩固了自身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实践和理论整合再赋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指导实践。而养殖专业的研究课程亦可通过实践基地完成,为教师提供了养殖专业课程研究、科研成果发现的便利。

3.强化学生实践认识

养殖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改革了中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育模式,增加了学生与生产一线的接触机会,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实际实践的综合认识。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消除了课堂知识空洞的理论感觉,学生能够很好地接触养殖饲料、配合饲料、养殖设备机器,体验各种养殖方式,真正地掌握养殖知识、了解养殖发展条件,增强对养殖专业的认识,拓宽了养殖视野。

二、建设途径

1.独立建设,自主创新

独立建设养殖专业的实践基地能够让中等职业院校拥有极其独立的支配权,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成果、生产需要、科研需求进行自主地管理和安排。属于学院自己独立建设的实践基地更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实践,实现教学过程当中设备机器的独立使用权。同时,可有针对性地将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转移到实践基地,实现实践与教学同步进行。

2.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资金的匮乏是阻碍实践基地建设的因素之一,如何能够突破这一难题也是一项值得探究的问题。养殖专业的市场化、经济性、生产性特点则为其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学校和企业合作,实现双赢,便是养殖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法之一。在院校教学建设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与企业联合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进行合作也不乏是一项取长补短的双赢方式。中职院校具有相对优良的养殖专业人才以及先进的科技科研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实习生,为养殖企业创造效益,帮助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为养殖企业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通过实习生、教师、企业的协同合作进行科研并解决。企业在创收益、保生产的过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实际的生产养殖环境,可以使学生较为真实、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学习,从而也达到了实践学习,完成了学习任务。学校也能通过合作,与企业签订优秀劳动力输送协议,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结语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3篇

一、当前职业教育角度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多个院校还没有建立起与教学质量监督的考核方式,对于实践教学的监控也显得非常落后。因为缺少标准的原因,令学校方面不能公允的评价教师们的实践教学水平。在这样影响下,其教学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另外,高校教师们一般比较轻视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工作,因此出现了与实践教学地位不相称的现象。

二、对于当前我国工商管理教学弊端的改进措施

1.颠覆以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地位

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根本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全面突出,并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令学生在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以及沟通能力。在此模式下,教师们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在根本上将自身特点发挥出来,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在进行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进行组织和分工并采取行动,最终得出解决的办法,在最后依照科学的目标来将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

2.建立起“双师”教师团队

要想在根本上将教学质量提升一个档次,就要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们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础,还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工商管理教师队伍中,应该讲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教师的比例进行扩大。并定期安排教师们到企业中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身工作经历。同时将实践教学的能力在根本上加以提升。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要聘请一些具有行业则个的管理人员来到学校担任教师,扩充兼职教师队伍,在根本上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资质兼职教师讲授的相关机制。

3.创建实践教育基地

要想在根本上将工商管理追暗夜的教学目标加以实现,就必须做好相关事件基地建设工作。实践基地的件事儿主要分为校内与校外两个实习部分。在学校内的实践工作一般是为学生们进行模拟教学与训练来使用。是一种培养新型人才的场所。校内的实训基地应该将对学生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令学生在相对真实得分情况下得到相关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理论的同时拥有专业的技能。在根本上减少从业之后的工作压力。

4.向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充裕的文献资料

学校方面应该尽快的建立起图书馆,并在其中配备大量的资料,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阅,在进行资料准备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向学生们提供理论方面的资料,在管理案例上也应该多加思考。

5.对以往的考核方式进行全面创新

学校方面可以将以往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转变,可以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关工作,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应该与之相结合,在答辩现场应该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性课程的考核,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能力上,在根本上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根本上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认识,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特点,将教学方面的新思路进行全面总总结,令相关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贴近实际,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4篇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参加了天津市教委组织的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赴加拿大的进修学习。经过这次出国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拓宽了思维面,使我对西方国家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中西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体验。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专门技能、非凡技能的劳动者或企业短缺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技能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为我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指导和启示。

二、加拿大职业培训的教学特征

在加拿大以进行英语语言强化培训和计算机专业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培训课程教学方法特征突出。

1.英语语言培训的教学特征

(1)教学形式新奇,采用圆桌分组的教学形式,教师随时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易于师生互动,同时也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以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喜好,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地多提出新问题和个人见解,然后和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实用。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培训内容,教学内容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摘要:参观用语、基本对话交流等,信息量适度,易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英语的基本会话。

(3)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有独到之处。教师利用做游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轻易把握所学的知识;另外教师采用的教具简单而实用,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参和度很高。例如,在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上,上午学习日常生活用语,下午就到有关的相关的地方去进行实践学习。

(4)进行英语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教材,天天学习一个知识模块,教师会发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是教师精心为培训专门设计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新,最后用活页夹加到一起,累加成册形成英语培训教材。

2.计算机职业培训的教学特征

(1)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教学实例接近生活和实际工作需要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加拿大学院的教师根据我们学员学习的特征进行案例教学,所采用教学案例很实用,接近我们的生活和实际工作,为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2)课堂作业采用大作业的项目形式

教师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创新能力,以大作业形式让我们完成他们所提出基本练习要求,学员做好大作业后,要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3)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很强的职业技能,例如,网络平安教师,曾任教前公司的网络管理部门经理,有极为丰富的网络平安管理经验,另外他所展示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打破了传统的PowePoint课件模式,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讲解网络传输的原理,把讲解枯燥的原理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动画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喜好;多媒体教师在HBI学院任教时,自己设计开发网站,做专业摄影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冰球教练,同时也是冰球队的经纪管理人。数字技术教师是一位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有丰富的数字音乐制作经验。他们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也向我们传授了丰富的职业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

在进修期间,还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进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类型有摘要:授予文凭和证书的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教育;非学历的职业培训和预备性练习;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形式多样摘要: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专科、四年制本科(和大学联办)和一年制探究生专业证书班等。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是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和意识,老师讲课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学生自学和思索。老师有时会选择一个project(项目),让学生自学后提交书面报告或根据项目内容完成相关内容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件和资料,提交书面报告;或者自己通过自学后完成项目操作任务提交操作成果,否则只能得到0分的成绩。另外,在许多教学场合,教室和操作车间连在一起,学生在教室中自学,碰到实际新问题可以随时到操作车间进行练习,并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和他人合作协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根据老师提出的新问题,大家商量策略、分头预备,最后在班上宣讲和表演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加拿大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把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在安大略省宾顿市FletchersMeadow高中,还推行一项名为Co-op的实践教育项目,其教学实践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全称为Cooperative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和的一种教育项目。高中学生11年级或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高三年级),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学校部分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用人单位面试,学生进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也非常欢迎这些学生到公司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学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负责这个项目的教师也要随时跟踪学生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学生的工作、学习进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学生要回到学校接着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不但熟练地把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丰富的职业经验。为进一步地学习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摘要: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5篇

一、以校企协同作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博弈视角下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实现基础及现实困境

酒店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合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酒店方和学校。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两者都是理性的经济实体,即二者都会将“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在校企协同的过程中,双方都存在投资惰性,希望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模型假设:第一,对于学校而言,S1代表其选择高投入策略,S2为低投入策略;对于酒店方而言,H1代表其选择高投入策略,H2为低投入策略。第二,当酒店和学校均选择低投入策略时,双方分别得到基本收益Rh和Rs。其中,Rh主要是指酒店从学校获得的实习生,Rs主要是指学校可以将酒店作为实习基地,并获得较高的就业率。第三,当酒店和学校均选择高投入时,双方均需要支付一定的合作成本。酒店所付出的成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履约成本。如酒店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二是风险成本,即酒店必须承担的人才培养质量与预期产生偏差的风险。学校方支付的成本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为产教融合配备相应的师资、实训场所等组织成本,二是因人才培养质量低于预期而产生的风险成本。目前酒店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一所学校对应一家酒店或某酒店集团的几家酒店。而从现实运行情况来看,这种合作方式的结果不如人意。很多校企合作项目中,酒店与学校双方投入了很多物力、人力和财力,但是最终学生的留用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却很难达预期。如洲际酒店集团与某学院合作的首届“洲际英才班”28名毕业生中,实习期满最终留在酒店行业(包括境外实习)的学生只有68%,而留在洲际酒店集团的只有36%。这样的留用率还未达到洲际酒店集团对“洲际英才学院”的考核目标。

三、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分析,要满足校企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降低校企投入,提高双方的合作收益。因此,笔者认为,酒店职业教育应充分实现学校和酒店资源的有效整合,应建立一个从横向和纵向相结合、主体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协同体系。

1.纵向合作链:酒店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从酒店人才数量和技能要求分布状态来看,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基本呈现金字塔形状。即酒店基层的工作人员需求量最大,要求也最低,只需要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和服务技能。而酒店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素质要求很高,要具备战略决策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因此,针对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酒店职业教育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作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部署。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包括中职、高职和本科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在内的酒店职业教育院校联盟。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如中高职衔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等方式打通职业教育的通道,并明晰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2.横向合作链:校企协同体。传统的融合程度较高的校企合作模式多以订单班的形式存在,一般由某个酒店或酒店集团牵头,主动寻求院校展开合作。由于酒店对于教育的信息不完全,以及急功近利的目的存在,正如前文所述,这种合作效果并不佳。因此,在校企协同的视角下,应由院校联盟牵头,联合酒店开展合作。同时,为了降低酒店的投入成本,院校联盟应选择多家酒店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即采用“泛订单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由院校联盟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各酒店的优势,合理整合各酒店的资源,形成良好的教育协同体。这样的教育协同体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同时因酒店均想从中获得优秀的人才储备,必然在酒店之间产生竞争,从而提高合作效率。而且相对于“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多家酒店作为实习和就业选择对象降低了学生选择的机会成本。

3.跨境合作:与境外院校、酒店的合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竞争能力,校企协同体在加强境内的院校与酒店紧密合作的同时,应将视野拓展到境外,联合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酒店集团,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强大的保障。这种境外合作主要包括联合境外具备优秀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为校企协同体系下的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职业和学历教育;酒店集团也可以开拓境外的同集团酒店,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平台。

四、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实现途径

1.制订阶梯式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校企协同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学历成长与职业成长过程相融合。这些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形成梯级的递进关系,并且不同阶段之间应具备良好的衔接关系。具体而言,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酒店基层管理人员,其教学应围绕基本服务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展开,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基层督导人员,教学围绕基层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展开;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中层管理人员,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见表2)。各阶段的课程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同时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应作合理安排。如在中职阶段应加强技能实训,安排短时间实习以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高职阶段应增加酒店实习,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前期基层岗位实习的基础之上,本科阶段的实习内容应以管理岗位实习为主。

2.采用“泛订单化”人才培养方式。合作之初,由院校联盟与酒店签订协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合作过程中,首先,以精英化培养定位为依据,吸引生源,严格选拔标准;其次,由各家酒店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提供酒店的培训课程资源,参与院校的课程开发,并安排员工参与授课;再次,由酒店提供实习岗位,在学生自主选择和酒店严格考核的基础之上达成实习意向,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学校和酒店双导师,力求达到实习应实现的目标;最后,由各家酒店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实行淘汰制,选拔优秀学员作为酒店集团的储备力量。总之,校企协同体系应以培养酒店精英力量为目标,将在校学习作为酒店集团管理培训生培养的初始阶段。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6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梦的一部分、中国梦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形势令人鼓舞,发展的态势良好,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诸如社会的观念、自身体系的不完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匹配等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制约了中国梦的实现。

(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不高,弱化了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梦想的社会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离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还没有完全发自内心对高职教育认同。这种认同度不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上看,“技”是不登中国社会大雅之堂的,其充其量只不过是“雕虫小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来就是与“技”绝缘的,与之相对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思想惯性的影响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把接受技术技能等同于将来是“劳力者”而受“治于人”。从现实的角度看,扭曲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当前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另一重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标准虽然越来越多元,但是目前最重要、最普遍的标准还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这无疑把“考试不太成功的群体”的评价标准又纳入了精英群体的评价标准,造成社会上把成功的标准扭曲为高学历,以这种标准衡量高职教育,其社会认可度当然较低。社会认可度的不高,影响人们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机会,弱化了高职教育发展环境,势必引起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人才不足,从而制约中国梦的实现。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降低了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梦想的期待,从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是要把已经成熟的科学技术、技艺技能和管理经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教育,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因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紧密,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打工经济,充当世界经济的加工厂,长期处在经济产业链的下端,也要逐步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合格制造”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变才能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了。而这一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现实是:一方面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迫切,但是用人单位却招不到人,这种现象在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供给虽然在增长,却找不到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上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信息的不对称,实际上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造成的结果,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滞后性与市场需要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中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这种不匹配降低了人们通过高职教育实现梦想的预期,从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中华民族逐梦圆梦的征程上,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因此,呈现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一直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在求解这问题过程中,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规模、层次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来说,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到1996年《_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再到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绝不是通过发一两个文件、开若干次会议就能建成的,其体系必然包括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各个方面。然而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上存在着: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不太科学,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太完善,院校设置和专业布局不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各方办学主体参与不太积极等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高职学生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高水平、适合自身需求和发展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的梦想变得困难。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的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大打折扣,而高职学生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二、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助力实现中国梦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并不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已经尽善尽美了,它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只有不断优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不断地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挑战的需要,才能使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才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就是说通过高职环境的不断优化,使从事和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自己自觉自愿的选择,而不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只有这样高职发展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优化,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才能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一)社会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要想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就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尊重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就要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第一,要实现社会由学历崇拜向能力本位的回归。要使人们认识到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才是真本事,才是社会的立足之本。正如总理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对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说的:“技不压身,学好技术,就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本事,这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不仅如此还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重视技能、重视技工,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第二,要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高职发展的社会风尚。宣传一些职业教育成功的典型,诸如孔祥瑞、许振超、郭明义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并没有高学历,但是他们的人生很精彩,他们是我们看得见、够得着的,他们的典型事例更加容易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并激励大家为中国梦而奋力拼搏,同时他们的事例也生动地诠释了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才能真正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法制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_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同样,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依靠法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而成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依托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保障。但是,目前,同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期待相比,不仅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问题,还由于与之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存在着: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整;而且即使有,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律也是原则性的多、倡导性的多,操作性条文少等。为此,应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制环境。首先,以修订《职业教育法》为契机,改变《职业教育法》中更多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而较少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法规,也就是增加体现高等职业特点的条款,或者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毕竟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其次,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高等职业教育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财政保障、师资队伍以及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如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学校和公民等的权利和义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除了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在操作性层面上作具体的规定。对不作为或者违反规定要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这样才不至于使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法律的权威性才能得到体现,人们除了自觉之外还有一份对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的敬畏之情。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环境优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有保障。

(三)政策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想和普通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真正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精彩的天空,必须在相关政策上得到真正的解决,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还没有根本解决或落实,这些政策层面的问题有的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有的解决还需时日。这些政策从高职学生的入口、培养、出口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从高职学生的入口来说,虽然教育部在2013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指出:“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该设计以高考为基础,同时对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中高职贯通的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都做了规定。其后北京、重庆、安徽等地相继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实施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是高职招生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但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形式还以“分数”论英雄,录取的顺序上仍然安排在最后一个批次录取,无疑还是从政府政策层面导向上给人感觉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地位低,并没有完全把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使以可以提前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来说,目前仍然难以吸引到一流的学生,即使偶尔出现,那绝对是另类,所以出现了北京大学周浩弃北大读技校成了新闻,而高职学生能够升本读研绝对是励志的典型,所以在这点政策上还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在学生的出口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事实上的歧视,有些岗位技术含量并不高,却非得要求本科,把高职毕业生拒之于门外;有些单位即使是同样的岗位,却同工不同酬,就是因为高职的身份;有些城市对高职毕业生落户有限制,公务员招考的所有岗位都不允许高职学生报考等等。国家应对消除高职毕业生就业歧视方面做出一些刚性的政策方面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英雄不问出身”的公平的就业环境。再次,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个指挥棒就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源日趋多元,既有专职教师,也有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同时这些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已经成为常态,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从2011-201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包括对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这些增加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业经验少的不足,但是在高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还没有权威性、系统性的政策出台,基本沿用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仍然以论文和完成课题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职称评价体系对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仍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体系来要求高职教师,势必会造成高职教师为了晋升职称拼命追求论文和科研,而不太注重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最终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反映高职特点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第四,经费保障体系。充足的经费保障是高等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大部分依赖财政拨款,拨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尽管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增加幅度比较大,2013年高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9959元,比2005年的2959元增加了7000元,增长了2倍多”。而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费投入从2005年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375.94元”,增加到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5591.72元”,总量增加了10000多元,显然国家在财政支持方面对普通本科的投入大于高职院校。目前高职院校虽然经费来源呈多元化趋势,包括企业的赠与、校友的捐助、自己的创收等,但是这些都是有限的,而且不稳定。所以高职院校经费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还是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四)高职院校自身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核心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7篇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它不仅得到过崇高的赞誉,也被赋予过更多的要求。当今社会尤其如此。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今天的教师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面向21世纪,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能力,能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代新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跨世纪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下面谈谈自己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些粗浅看法。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8篇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正在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现代职教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第一,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成分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合并或转轨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性、技能性人才的学校,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这一类人才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坚实的人才实力。他们分布在生产、服务、管理实践活动的第一线。高等职业教育有四点优势:第一,知识实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大都是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贴近经济、贴近岗位、贴近社区而开设的。第二,注重实践。高职教育在教学上注重职业技能的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占的比例较大,如实验、模似训练、技能实训、操作检测、岗位实习等。第三,岗位实在。加入WTO催生出大量的新职业、新机遇,促进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第四,目标实际。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自入校起就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目光现实、脚步踏实、技术扎实、为人诚实,就业期望值切合实际,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比较容易适应生产岗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标的双重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且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即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人才定位的动态性

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结构是一个大系统,而且是一个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的动态系统,这是由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的。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在: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步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其次,产业部门中的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行业日渐减少。第三,各行业或产业的技术结构一般都表现出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会随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原有的一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的动态性使许多职业岗位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可能成为教育的恒定目标和稳固基础。

3.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效益性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质量和效益,质量和效益是生存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要注重科学性、效益性,遵循教学质量竞争规律,办学效益遵循价格规律。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还要考虑教育效益问题和教学稳定性问题。

4.教育层次的高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论是由于高新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岗位,或是由于第三产业兴起而增加的岗位,它们的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都比较高,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一方面是岗位技术幅度的加大,另一方面是岗位技术层次的高延,即相应教育层次的高延,即促使职业教育由中教层次高延到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5.宏观调控的间接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改变原来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实行“产学结合,企校合一”,树立协同作战;相互依靠,相互服务的思想,使教育逐步走向市场;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打破过去封闭办学思想,加强学校与市场、社会的沟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19篇

廊坊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素质和充足的人力资源,除了高尖端的科研人员以外,其他各级各类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未来都将会展现出各自的作用和价值。根据我市的主导产业结构状况,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高中初级比例是1:6:14,但现今的状况是1:5:9,从高中级来看,我市的人力资源比例较为合理,而且甚至还有增大的势头,但初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比例太少,这直接影响了基础产业的巩固,次级产业链也不能很好的运转。缺少基础产业和次级产业链的支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及高端产业链也必然会黯然失色。而初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大多由职业教育培养,这类人员的匮乏,显现出我市职业教育的疲软状态,不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缺乏与产业对接的有效途径。

2廊坊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对接裂隙探源

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不能有效对接,直接影响双方的发展。企业没能给对口职业院校提供资金、实习及就业支持,企业也无法接收充裕的初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现今我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对接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2.1职业教育自我更新机制缺失

随着我市支柱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更新,对于职业教育的自我更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我市产业的前进步伐。这里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因素外,其自身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办学理念来讲,学科化依然很严重,授课过程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不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但重学科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淡化了其办学特色。此外,根据产业和市场要求,职业教育从自身的目标定位、课程建设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也显现出了滞后性。职业教育本身没能够积极摸清市场实情并开拓与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其自身更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再有就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不足问题。职业院校的教师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它要求既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还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理论与实际脱轨;而在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由于学历达不到要求,很难被高等职业院校录用。”专门培训“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机构很少,这就造成了我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面积性缺乏的现象。不能保证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任教,直接减缓了我市职业教育的更新速度。

2.2职业教育经费匮乏

现今教育面临的一个基本困境就是公平问题。整个教育系统的经费投入都没要达到其扩充及发展的要求,距离合理的经费数额还有较大的差距。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一直被当作“分支”、“旁支”甚至是“低等级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公平问题更加严峻。我市并非是教育强省,存在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表现之一就是教育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来自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职业院校是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从社会上吸取资金的渠道,政府的教育拨款是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经济基础。此外,因为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潜在和长远性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大多企业不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短期投资回报的诉求与长远效益之间还是有很大矛盾的。其他的筹款方式例如从社会上的一些金融机构贷款,既没有法律保障,也缺少可操作性。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直接导致我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器械不能及时更新,更主要的是没有经济能力根据支柱产业(尤其是其中的主导产业)发展去开设新的专业。职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操作环节,各级职业院校如果“其实验室或实习实训场地的设备落后于实际生产……那么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市场需要。”教学硬件基础不达标,不能及时更新和调整,根本无法培养出适合我市支柱产业需求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2.3校企合作的平台和空间过小

职业教育加强与本地支柱产业的对接,一方面职业院校固然要积极走出校园,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路径,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两者共同探索利益共同点。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倾斜和双向引导,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而今,就我市的情况来看,政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引导的工作还刚刚起步。近些年,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上走到了前面,该校是河北省唯一与中锐教育集团“华汽教育_合作的公办高职院校。以汽车职业教育为龙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与全国30多所学院共建汽车职业教育基地。该校是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廊坊市办学实力较为雄厚、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华汽教育”是中锐教育集团旗下的汽车职业教育品牌,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现代化的汽车实训中心,培养汽车后市场人才。两者通过强强联手,开办了华汽维修技师精英班,包括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了大量适应汽车电器与电路的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与维护,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安装调试,具有较强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以从事现代汽车维修工作为主,覆盖汽车检测、汽车装配、售后服务和汽车保险理赔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但这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实现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在我市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只占有较少的部分,而且初中级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2.4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

传统中国的教育观念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学习一门技术那是下等阶层所为。职业教育是近代伴随洋务运动开始传到中国的,一开始就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社会上不承认其价值,导致了职业教育招生非常困难。在今天,社会偏见依然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招生。普通教育在世人的观念中依然占有压倒性的地位,加上前些年的扩招政策,大量学生涌入大学的课堂,直接压缩了职业教育的招生空间。生源不足以及学生平均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输出人才的质量。廊坊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于初中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普通教育的挤压之下,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急剧下降,加剧了我市职业教育与主导产业对接的裂隙。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源于对中低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差。职业教育为了能够招满生源,甚至出现了乱招生的现象。良莠不齐的学生,即使接受职业教育,大多也只是权宜之计,不重视自己所学的专业,更严重的是就业后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能够勤业、敬业、乐业,又何谈促进我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呢?

3廊坊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对接途径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实际构成为定位和导向,这样才能保持它的活力,并最大强化其效能。现今廊坊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他要求职业教育也必须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基于上面列举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的对接:

3.1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积极转变自身的办学体制

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及时淘汰掉不适合当前产业需求的专业,尤其是夕阳专业或发展前景不好的专业,在开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压缩比重。减少对夕阳专业的投入,将重点放在时下产业需求的专业设置上。在这方面,各职业院校要积极搜集产业信息,尽量开设对口专业。此外,职业教育必须有预判的能力,对于本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有科学预见,因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一定的周期,必须在某个特定产业发展成熟之前就培养相关的人才,这样才能达到人力资源供应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同步。其次,加强教学当中的实践环节,积极与对口企业接触,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习场所。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该更注重通过实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就业前实践操作的纯熟度。学校自身的校办工厂固然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但是企业所能提供的实习场所,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程度,都要比校办工厂强,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职业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对于技术精湛的人才可以适当降低对其学历或理论知识的要求,之后可以给这类人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到大学当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而对于高学历的教师,应该主动联系企业,让这类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参观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够在短时期内培养出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3.2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增强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增加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地方政府一定要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是事业单位,缺少经费来源,政府的教育投入作为其经费主要来源之一,必须要有所保障,这样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经济基础。我市各级政府应该在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评估每所职业院校所需的实际经费,再根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加大对职教的经费投入。除了的经费扶植意外,相关的企业也应该向对口的职业院校伸出援助之手。职业教育的回报周期虽然很长,但其带来的人才收益却是无法估量的,企业应该看到这一点。不能因为投资不能立即得到回报,就忽视与职业院校的合作。

3.3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创建当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这种能力是校企双方都不具备的,以往的校企合作一直都存在着难以寻求到合适的对象的问题,而政府对本地产业及教育信息了如指掌,能够为校企双方提供匹配信息。其次,政府还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担保,增强校企双方的信任度,必要时还可以为双方提供有利于合作的优惠政策。职业教育集团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新方向,他的成立绝不仅仅是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在设备、资金、人员等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组织、资源、结构到制度的深层次转变和更新,创造出超过二者总和的经济效益,实现“1+1>2”的目标。教育局作为我市职业教育的主管单位,可以统一部署这项工作。教育厅重点做介绍和担保,让校企双方以契约、股份合作及租赁等形式,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基地,实现集团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只有以我市职业教育为依托,以专业调整为纽带,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

3.4增强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破除招工与就业“双难”困境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0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际资本一体化的发展,会计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会计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会计信息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使得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标准不断提高。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研究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传统会计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认识

我国会计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但有许多人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我认为是不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一是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二是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分别说明如下:

(一)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

会计职业教育是与会计知识普通教育不同的另一类教育。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是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误解。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岗中的职业性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理论知识强、业务能力过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会计人员。会计职业教育必须服从于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将日臻完善,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理论、新方法将不断得到应用,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也将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岗位终身教育。而传统的会计教育是指会计知识的普通教育,即学校内的会计课程教育。它侧重于以现有的会计教材作为教学主导,通过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即使是会计专业教育,由于所用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并且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会计法规教育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只能是一种不完善的会计职业岗前教育。如果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就会使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符合会计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认为记帐、算帐、报帐是会计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把会计工作当作一种被动性服务工作。由此造成我国会计人员的基础素质先天不足,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而进行。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是导致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岗位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参谋岗位,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大约70%来源于会计部门。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会计职业岗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内容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信息不但要继续服务于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社会事务管理者的需要,同时还要服务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需要;不但要服务于国内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还要服务于境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过程中,及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领域和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就对会计职业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新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经济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经营过程,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还应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建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必须立足于服务会计职业岗位新要求。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建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为满足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不断变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对适合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我认为,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包含职前、职中和职业未来发展要求的动态教育模式,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应该由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教育任务。因此,建议建立“三教一体”的动态会计职业教育模式。“三教一体”即岗前职业教育,岗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资格教育及岗位考核体系。

(一)岗前职业教育

会计职业岗前教育主要指会计职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教育,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会计职业岗前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准则等法规,会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具有表达、沟通、思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观念,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应着不同的就业标准,会计职业岗前教育可以并存于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等不同层次教育中。在各层次的职前教育中,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职前教育,另一类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职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它们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以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与传统的学校会计教育不同,会计职业岗前教育的目的不是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这就需要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会计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的新需求。

(二)岗中继续教育

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指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整个过程中的职业性再教育。包括就业上岗初的熟悉岗位特点的短期培训和长期的在岗继续教育培训。因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及当前所处的经营状况不同,所以在有关会计人员上岗初,有必要组织他们进行熟知企业情况的短期培训教育,使他们了解企业,热爱企业,做好为企业努力工作的准备。这种教育应该由企业组织进行。长期的在岗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职业岗位就业要求的不断变化的需要。这种教育应该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组织。

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队伍迎接科技进步和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是适合会计改革形势和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所接受的常规教育,而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很多知识就会失去效能,人就会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应该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必要的教育学习时间。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此已经作出一些规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专业技术资格教育

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教育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取得不同的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而进行的教育。它与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不同。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对会计新理论、新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涉及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教育和考核。不同的技术岗位有不同的技术等级要求,需掌握与该技术等级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技能。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会计人员取得与岗位相适应的技术等级资格,如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核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经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国家统一颁发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教育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从事教育的教学人员应具备比所承担的专业技术等级教育任务要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资格。

(四)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

会计职业岗位考核是指对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与其所从事的会计岗位要求是否相适应的考核。为保证会计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因此,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是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会计人员的考核部门应该与会计人员的使用部门相分离。由特定的社会机构如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的实有专业水平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判断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事该种会计职业岗位的资格,并发给相应专业水平的考核证书。用人单位不负责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水平考核,只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择优选择最适合该岗位的人员上岗,即凭证上岗。凡是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不能上岗,跟不上知识更新、不符合当前岗位要求的在岗人员要转岗或下岗。会计职业教育部门与会计职业岗位考核部门也要分离,即实现教考分离。

不同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上岗资格要求,如何评定上岗资格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岗位对应不同层次的要求。会计职业岗前教育的考核应由有关学校组织,以取得毕业证为合格依据。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的考核应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以取得合格证书为依据。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由国家统一组织,也以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为依据。会计职业的教育部门、考核部门和用人部门都应该给每个会计人员建立职业档案,详细记录其接受教育过程、考核结果及岗位工作情况,并通过联网互通信息,由此评审其是否具有上岗资格。用人单位如果使用了不符合上岗要求的会计人员,有关部门应对其作出处罚。教育和考核部门如果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用人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并可拒绝接收。这样可以实现会计人员的教育、考核、使用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避免因人设岗、用人唯亲,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三教一体”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每个教育环节和不同的教育层次都应有法定的教学大纲和学习课时数。特别是岗中继续教育要每年定期进行和考核,并且是终身教育和终身考核。这样就能促进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方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建立“三教一体”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体现职业性教育的特点。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1篇

一、目前餐饮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两高”人才,即“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要有突出的“创新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许多不足,缺乏科学定位;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思考、培养目标雷同化;缺乏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缺乏宣传力度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的传播。

2、师资结构缺少专业性、实践性

近些年,一些高等院校餐饮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撑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但同时也暴露出专业性不强,有些教师缺乏对餐饮具体业务的了解,教学能力虽强,但缺少实践经验;有些教师实际经验丰富,但缺少理论教学能力。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课教师数量出现明显的不足,缺乏能把握餐饮业态变化的研究型人才,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专任教师在发展规模、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应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餐饮高等职业教育中,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都很陈旧、单一。理论教学基本上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每班50人左右,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基本上是进行基本的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训练。训练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最后教师总结打分。实习过程学生基本上是一线劳动者,或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单一的教学模式绝不能培养出更多的个性化强、创新素质高的高级餐饮人才。

4、缺乏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

由于社会对餐饮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增加幅度较快,一些教师基本成了简单的教书先生,整天忙于授课,缺乏对地区餐饮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具体活动,更没有很好的机制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教师参加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后,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被封杀。

二、深化餐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我国的餐饮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既懂得经济发展规律、企业科学管理理论,又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以及餐饮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餐饮人才确实是一个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在研究餐饮业态变化过程中,注重西餐对中国餐饮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渗透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教育与企业协同发展的理念,探索餐饮高等教育与餐饮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1、建立一支研究经营型专业团队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2篇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迅猛发展,为电子商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教育现况和新时代需求的分析,提出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电子商务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IT行业飞速发展,以物联网、网络安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随之产生。大数据时代虽然为电子商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同时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传统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过于简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现代电子商务行业的需求。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人才。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现况及时代新要求

1、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现况目前电子商务教学现况存在多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设置方面,现有培育方案,课程设置过于老旧,与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不匹配;

第二、课程内容和师资方面,教材选择过于老旧而且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需及时更新,尤其是对于老教师他们对于时代发展的现况了解不深,只重视教材和传统知识的传授,忽略前沿知识的发展和探讨;

第三、培养模式方面,培养模式以理论讲解为主,忽略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传统电子商务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

2、大数据时代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的新需求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推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新时代的需求。

1)大数据时代对于信息挖掘的新需求大数据时代下,信息量迅猛增加,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后期处理能力的培养,目前社会现况,企业的信息基础框架的承载力远远低于现代数据的需求,而且数据处理能力超出企业现有的计算能力,尤其是数据挖掘,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存在问题。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从而应对电子商务中面临的问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常用和先进的计算机理念,利用数据库收集庞大的信息,采用大数据挖掘,在大量数据中寻找出有用的信息,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

2)大数据时代对于人才专业技能的新需求电子商家收集的数据不能直接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需要专业人才根据专业知识和先进分析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因此,电子商务企业需求大量的数据分析人才和大数据应有团队,从而在大数据时代占据制高点。由此可知,在教育培养中需要加强学生分析能力的培训,这样才能适应大数据的需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将电子商务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邀请知名电商企业分享研究过程和实际应用,使得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实际电商的了解,从而实现学生快速适应社会。

3)大数据时代对于培养目标的新要求面对强烈的竞争和庞大的信息量,电子商务在原有的平台运行中存在构架不稳定,有资源不足的实际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平台运行不畅。针对这种现况,为保证平台平稳运行,时刻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还有对构架进行维护的能力,并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合适的应对或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在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出现突发性的问题能够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就行解决。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训环节,增加学生应变能力,尤其是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企业实训和锻炼,增加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改革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中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况和大数据时代对于电商专业的新需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教育改革思路。

1、完善培养方案,引入先进商务技术优化电子商务培养方案中,应符合电子商务中大数据挖掘的时代发展,引入智能商务的课程,增加电子商务相关的先进技术课程,比如数据库、数据挖掘等相关课程。课程设置中遵循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搭建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分析数据,这样完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数据处理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正确思路,从而加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培养从而为企业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内容方面,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这个是前提,然后教师加强拓展,不错补充电子商务的最新问题和发展现况,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以互联网为基础,引进电子商务中的新思维,从而完善电子商务的授课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达到学生学习到电子商务的最前沿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的目标,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产学研用一体化在教学模式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也提出要求。这要求学生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方面的能力,同时强化专业知识,增加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创新能力。这种模式不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实现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结语

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面前所未有的挑战,职业教育需加强与实际接轨,推进教育改革。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加强改革,从而培育出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杰,沈薇.职业技术高师学生专业技能构成与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

[2]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01)

[3]杨英梅.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4]严中华.英国职业资格制度对中国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1(09)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3篇

一、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

受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影响,我国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依然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核为主。而忽视了对其实践能力的考察。针对这一现状,计算机教学必须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计算机考核制度更加合理,具体操作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安排不同难度、不同方式的计算机考核。给予学生的正确的评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其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目前,职业教育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也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方法的创新。形象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象教学法的应用

形象教学法目前在职业教学中应用较多,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这是由于职业学生多数未参加过高考,基础水平较差,对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提高其兴趣十分重要,通过形象教学法,将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实际上职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反而较多,只是其将大部分时间应用于电脑游戏上,这是其对计算机存在的唯一兴趣。学校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时为其安排娱乐性质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给赋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一些趣味的计算机内容使学生降低对计算机游戏的沉迷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对更高的计算机知识探索欲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计算机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

(二)操作实践法的应用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尊重学生思想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应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基于此,校方应增加计算机基础设备投资,为每个学生提供计算机上机操作机会。减少枯燥的理论讲解,教师将基础理论形象的讲解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实践证明,将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练分开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师资力量

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也是计算机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的水平,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可通过在职培训或者为其提供国外留学的机会。使教师了解职业计算机教育的专业分布特点,了解学科特点,从而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提高对计算机教学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学手段选择上都能做出合理的分析。使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另外,在计算机教师招聘上,应致力于选择综合素质较高或者具有潜力的计算机教学人员,提高计算机师资整体水平。

三、总结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提高,同时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几率增大,这也是其在就业时面临巨大的压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够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实践的操作是学生生存之本,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4篇

摘 要:针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体制、办学思路、认识、供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基础素质偏低但仍具有可塑性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中职毕业的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上升发展通道,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专科层次招生为了有足够生源,降低录取标准,初中毕业生上高中读大学意愿加强,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为学习成绩较差,且没有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存在年龄小、自制力差、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特点。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如果能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符合教育理念,仍然可以有较好的发展。

2、教育目标明确清晰,上升通道畅通

3、社会对护理人才技能要求更高

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品质,学会接人待物、处理医患矛盾,学会尊重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职业操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卫生职业教育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从各个角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技能,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卫生职业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知识与“三维目标”的结合不到位,学生教学教案当做任务机械地完成甚至抄写,教学过程多凭经验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检测只通过简单的试卷检测,教学效果与期待值相差甚远,而逐渐被淘汰。

1、基础知识内容复杂,技术知识不完善

目前,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育的现状,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含量不高 ,学习内容要么难度过大、不易理解,要么过于基础化、知识闭塞,这种参差不齐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学内容滞后或理论与实践脱节,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无法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护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到“两手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造学习平台。

2、教师以及使用的教材知识更新慢,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然依靠教师和教材。目前,临床护理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有时甚至会出现实验教材与实际技术操作发生脱节的现象,担负培养学生任务的教师因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疏于临床治疗,又没有进修深造,导致护理临床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慢,这就会导致学生毕业走向岗位之后难以适应护理工作的进度和要求。

3、临床技能和基础知识仍有较大脱节

学校教育不应该与实际工作发生脱离,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帮助学生对职业做出恰当的选择,利用课程或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经验,这是国家目前倡导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熟练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来自一线导师的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特定情况下需要的情感态度的洞察力。然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仍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而临床经验和技术的学习等职业训练较为贫乏,理论与实践仍然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即使拥有较优异的基础知识,但因临床实际经验的严重缺乏而很难实现从学校向护理工作岗位的过渡与转换。

4、教学模式中学生仍然未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尤其是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生不仅全面接受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思想,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被淘汰。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基于绩效的教育,依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进行预期评估,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加之教学模式固化传统,不注重技术和态度的培养,淡化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过程中,常以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经验为主,难以充分发挥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及时消化知识,考试成绩不如意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进入社会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培养模式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但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仍然停留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缺乏对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的培养

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掌握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走向护理工作岗位,但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服务意识,面对服务对象,知识和技能都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和运用。这种服务意识并非是到了工作岗位才需要拥有和学习的,而是在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由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的一种精神。然而,就目前的护理教育而言,教师教学仍然偏向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重,对学生整体的健康护理体系的服务意识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熏陶。

总之,护理工作要求日渐提高,这就要求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职业修养、品德。学校可以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建立既可以从容就业,也可以对口升学,继续深造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5篇

[摘要]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交际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教育;能力;心理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力,进而健全心理、完善人格。在当今社会,艺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复合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因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从学生的在校教育和长远发展来看,艺术教育都具有其重要意义。

一、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敏感和直觉,使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学生在不断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并把这种分析能力拓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艺术基础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学生在众多艺术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独特爱好并进行加强练习,进入社会后也可以作为个人特长进行展示。人性中有着被人认同和赏识的渴望,尤其是高职学生,这种渴望尤为强烈。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的个人特长,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特色的自豪感,进而认同自己的个人价值;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还能激发创新性思维,以其本身的自由创造性启发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创造灵感。所以,艺术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艺术陶冶情操,用修养加强德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将艺术教育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学生在专心地艺术欣赏中培养了自己的耐性,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而且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用自己深厚的艺术技艺演绎了艺术作品,因而从艺术作品中可以折射出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鉴赏艺术作品,进而从中感悟艺术家的情怀,吸收借鉴艺术家的处世哲学。优秀艺术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将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学生与大自然、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学生对自然和生命心生敬畏时,能更好地看待自己作为个人的渺小之处,因而对生命充满感激,对与周围同样作为渺小个人的同学和教师拥有更大的包容和理解,加强了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

三、健全学生心理,完善学生人格

高职学生往往受到来自个人、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不佳。而美术、舞蹈、音乐等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艺术教育,可以平衡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培养的过度重视,改善高职学生的焦躁情绪,消除各种外界影响和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高职教育的环境中。院校借艺术教育开展音乐会、文化节等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在对大量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学生提高了感知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能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自己,心胸逐渐变得宽广,从而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人生态度。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从多个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对创新思维和道德教育、心理完善都起到了辅助建设的作用,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育途径,并且对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长远影响。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完善各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建设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张应杭.人生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渗透与沟通;衔接

逐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_和_关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早在1985年_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提出了这一要求。1996年颁布实施的《_职业教育法》又对其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井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_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到“十五”末期要“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_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近10年来国家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各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这一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两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问题;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勾画出其理想状态。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

职业教育是针对普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与普通教育一起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于对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类型的认识,近年来,在建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过于关注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倾向,而忽略了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中高衔接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渗透与沟通是单向的

首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渗透表现为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单向渗透,具体表现在;一是普通文化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转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期望通过加强文化教育达到提高从业者的适应能力的目的,这在2000年以来由国家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新开发的80个骨干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中得以体现。二是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至今深刻地影响着职业教育,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过程及教学评价,无不深深地印上了普教的痕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渗透是非常有限的。由于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完全脱离,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目前我国大约有5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直接走向社会,这部分人由于没有接受过任何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二是继续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中,大约有40%的人选择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由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职业预备教育,对社会的职业概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根据家长的愿望或学校和老师的建议来选择所学专业,结果致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对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考上,同样由于缺乏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能考上哪一类学校,而对专业的选择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不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界试图努力改变上述状况,许多地方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在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相继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培训的县达到了1994个,覆盖率达到了70%,对提高农村新生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为什么只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而且仅仅局限于绿色证书培训?是希望通过绿色证书的培训,使得不再继续升学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成为现代农民吗?这是不是我们的教育者强加给农村孩子的呢?每一个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都有自主、自由的选择权利,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我们不否认有一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会选择回乡务农,但这决不可能是所有学生的选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进城务工,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这种选择提供服务,因此,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绿色证书培训,而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另一方面,目前在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似乎只是出于就业的需要,因为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以只是在农村初中实施或渗透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对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误解。在普通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从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更主要目是为了学生能对社会的技术和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使学生更好地由普通学校向职业学校和职业世界过渡。

其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双向沟通。长期以来,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一直缺乏双向的沟通,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则几乎不可能再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实际上,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教育结构体系的这种封闭性,制约了教育的协调发展,限制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渠道,尤其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学生一旦选择了职业技术教育,很难有机会接受高一级的普通教育。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如综合高中的出现,但目前我国的综合高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高中,实际上只是把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放在同一所学校来办,内部分为职业班和升学班,原则上职业班的学生可以转入升学班,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性,这两类班之间的沟通实际上仍然是单向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不畅

经过近10几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的中高衔接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衔接,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资格没有统一的要求,从而导致中高衔接中的一系列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同时它又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这种高层次是在中等层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要求学生具备中级水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生源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由两部分构成,一小部分招收中职毕业生,大部分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的,这就造成了中高职的课程脱节,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及层次不清。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归根到底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技术课程都占很大的比重,都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实践能力的性质和范围,高等职教都应比中等职教高一个层次。然而现实情况不完全这样。由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课程的设计又以普通高中生为基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训练都很难高过中职,甚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中职严重重复。例如某商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三年制中职与三年制高职各18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有如《消费心理学》、《财政金融》等近10门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而且课程体系、内容也基本相同,有的甚至用同一本教材。这样的问题同样发生在财会、餐旅专业。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节使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都受到伤害。中等职教在新形势下还摆脱不了终结性教育的束缚:高等职教则体现不出其高等的特点,质量和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二、对我国未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我国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开放、灵活的,能为人们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

现代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还应该为各类人群提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才能的途径和机会。本来,教育类型的多样化,源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它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但是由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自成体系,缺乏相互渗透与沟通,反而缩小了人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6—18岁,从人的发展阶段来说,18岁以前,人的体能、智能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尽管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还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兴趣容易转移,身心发展还有很大潜能和空间。因此,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沟通,使学生根据条件的变化、兴趣的转移,自主选择教育类型,是有利于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生涯规划的。

首先,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就应该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预备教育,把具有职业技术倾向的课程纳入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中。小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和态度,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初中阶段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的概况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选择;同时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针对某一种职业的,而是面向各行各业的。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让学生建立起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概念,知道农业、工业和商业是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当代社会面临的农业和工业问题,明白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规划、设计等一般技能,同时为部分不再继续求学的毕业生提供初步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

其次,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关键在于解决各类学校之间的课程标准及其沟通。不同类型的课程,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相互之间又要建立一定的联系,以使学生既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又有能较自由地从一类学校转入另一类学校继续学习的可能,这就要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向学生提供加深、拓宽文化课的选修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其课程标准应与普通高中的相应课程的基础要求相当,供部分学有余力又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这样,这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转到普通高中继续学习。

普通高中具有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的双重职能。但长期以来,在课程目标上,是单一的升学导向,在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需求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单一的升学导向的课程不符合培养现代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在普通高中可以增设职业技术类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修。职业技术选修课程的标准尽可能与中等职业学校一致,一旦学生对此类课程产生兴趣,就有可能转到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去继续学习。当然要实现这种沟通的前提是必须推行学分制,实行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两类学校之间转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

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生产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技术理论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那种既通晓技术原理,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要达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的岗位素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为其提供生源的下一层次教育必须与此一致,满足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就可以满足在培养目标与人才类型上的一致性的要求。实现中、高职的衔接,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也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任何类型的学习都必须以一定的“学习准备”为前提,学习准备越充分,越扎实,则在学习中就越易产生同化作用、迁移作用,学习效率自然也就越高。无论是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对他们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跳越,其培养目标、素质结构的定位与中等职业教育有重大区别。因此,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首先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资格,既一方面要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力(基础学力是提升学习者学习层次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中级水准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类生源都达不到这样的人口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体系内设计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

第四层级的教育是介于第三级和第五级之间的教育,称高中后教育。该级教育是为完成第三级教育的人在通向第五级教育或进入劳务市场就业的道路上架设的桥梁。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所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不比第三级教育高出多少,主要是对第三级教育课程内容的巩固、加深和扩展。该级教育可进一步分为:为进入第五级教育而进行的补习教育(如: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中补习文化课,使之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力;而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补习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使之获得中级水准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和为进入劳务市场就业做准备而提供的职业培训。可见,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主要承担教育转换功能,提供各类教育的补习。

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附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高等预科学校)或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采取“宽进”的招生政策,其招生面向需要接受补习教育的各类学生和人员。

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而且有利于构建相互衔接、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体系。“立交桥”应指多渠道的沟通与衔接,即包括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使愿意升学的学生有渠道升学,愿意就业的学生可通过多种学习就业。但是近年来,一些人在讨论构建“立交桥”时,往往把思路集中在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都能上大学方面。实际上这是铺宽“独木桥”,而不是构建“立交桥”。现行的教育体系,使我们长期面临着两个尴尬的问题:一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职业学校学生基本没有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能力(尽管可以保送少数学生升学),进入职业学校就意味着失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未能继续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怎样进入社会就业?确立第四层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充分地发挥其教育转换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7篇

摘要:新文化史在叙事材料、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为故事与“碎片、从“文本到“修辞,以及影像资料的运用。

职业教育叙事发展存在着“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为叙事较少且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描述、叙事风格单一,不追求修辞、叙事方式单调等方面。

新文化史所取得的突破,为职业教育叙事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关键词:新文化史、教育叙事、职业教育、文化研究。

新文化史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界重要的转折,以法国、美国和英国最具代表性。“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林亨特的《新文化史》《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还有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以及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制造路易十四》等都是推动新文化史发展的重要代表。

其中,新文化史关于“叙事的突破,值得教育界借鉴和学习。

一、新文化史中的叙事转变

(一)叙事材料:故事与“碎片

新文化史学家戴维斯在其著作《马丁盖尔归来》(LeretourdeMartinGuerre)一书中,以法国南部山区流传已久的故事为原型,

通过这个历史小人物,放眼到十六世纪法国南部农村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戴维斯将法官让德葛哈斯的记录、证词作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作为一名严谨的历史学者,戴维斯对葛哈斯的案件记录反复考察,对比市面上已出版的书籍,进而进行比对和印证,并且她本人还去了法国南部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访谈,“通过大量的、琐碎的资料还原他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和性格命运等。

在传统史学叙事中,这是根本不会发生的。再如,对影像碎片的重视。

1945年4月英_队在贝尔森制作的影片,在著名的纽伦堡大审判中作为重要的证据来使用,影片中所提供的证词让人永远也不可忘记那些记忆。

在新文化史之前,影像和图像作为叙事材料是不具有信服力的,但是新文化史的学者却更加注重材料的丰富性,且影像类资料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事件。

多版本的历史故事、碎片的材料和鲜活的影像资料,都成为新文化史学者手中珍贵的叙事资料,看似“碎片化的叙事资料,在新文化史学家的手中,却成为一部部优秀的著作。

(二)叙事风格:从“文本到“修辞

对文本的描述和分析,是研究者对研究材料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研究者展现研究结果的重要过程。

新文化史学者注重对文本的“虚构,“我要把资料的‘虚构’的部分当作分析的中心。

不能停留在字面面上理解“虚构,戴维斯所说的“虚构指的是,在叙事手法方面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通过外显的“文本来分析内在的“本质,以便获得事实的解释。

史学家将文学领域中的“虚构,引入到了史学领域,读者在阅读史学作品的时候,更加像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将传统史学所注重的叙事风格发生了改变,使之通俗易懂、富有韵味。

“修辞通常应用在文学领域,新文化史的学者受到海登怀特、克利福德格尔茨、罗兰巴特等人的影响,将传统对文本的处理,转变为对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处理,创造一种新的历史叙事风格。

正如英国学者彼得柏克评戴维斯所说“就某种意义而言,那是对实证主义者最致命的一击,因为她已侵入了实证主义的地盘。

她展现的是,即使在实证的领域,若不转向研究语言及修辞,你将一事无成。

新文化史的学者将传统历史文本的叙述风格转向了“修辞,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预示着叙事风格的转变会给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转机。

(三)叙事方式:影像

提及新文化史叙事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传统史学叙事只借助于文本来展现,而今新文化史学者突破了“瓶颈。

再以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为例,在这部著作诞生之前,先在戛纳电影节上映了影片,戴维斯担当影片的历史顾问。

无论在人物台词、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方面,还是在布景、服装、场景选择方面,真实还原了十六世纪法国南部山区村民的生活状态。

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了文学评论家、电影评论家关于电影和历史的学术讨论。

此外,再以罗伯特罗塞利尼所执导的影片《路易十四的登基》为例,该片也是像法国历史致敬的影片,这部影片以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埃尔朗热在1965年出版的路易十四传记为脚本,该部电影也成为他电影事业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他把历史影片当作平民教育的方式,帮助民众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

美国批评家海登怀特主张“影视史学,即“用视觉形象和影视化的话语表达的历史以及我们对它的思考是对“史学(historiography)的补充。

罗塞里尼认为“电影应当成为写作历史的手段之一,或许,它比其他的手段更有价值。

222与文本写作不同,流畅的叙事方式和对视觉的刺激,能够产生一种“事实效应,尽管影像史学在学术界,就方法论、范式等方面还存在争议,但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先例,并且在该领域已经愈发成熟,此外一些职业历史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制作历史影片,多数导演和制片人,他们本人都会有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教育背景,并且会请到专业的历史顾问。

文本和影像是传统史学和新文化史叙事方式的产物,虽然对于两者的如何使用依然存在着分歧,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二者必将互相促进、相互影响。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教育叙事

作为一种成熟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叙事才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从此“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释。

从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克莱丁宁和康纳利系列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的诞生。

虽然在教育界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领域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叙事较少且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描述

2001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的丁钢教授出版了《中国教育:研究和评论》(目前已有13辑),其中在第2辑刊载了耿娟娟的《教育信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研究》、黄向阳的《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校长的笔记》,以及在第3辑中刘云杉的《帝_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加拿大学者许美德的《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此外,刘良华教授曾专门建立了教育叙事的网站,主要搜集了中小学老师的日常生活作为叙事内容。

遗憾的是职业教育界尚未形成丰富的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教育叙事的论文很少,对文本处理仅限于经验层面的描述,这里所说的经验层面的描述,指的是“教育叙事的类型。

教育领域中的叙事研究类型,共分两类:分析别人的故事和分析自己的故事,叙事材料大多数来源访谈、观察、日记等形式。

新文化史中注重对“微观研究,教育叙事应深入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以获得对文本的解释。

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叙事材料的有限性和视角的局限性,没有对叙事材料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也并没有进行对辅助材料进行详细考证,更没有以平凡人物的叙事故事反映出时代特征、人物性格、生活集体风貌等,即让叙事成为“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二)教育叙事风格单一,不追求修辞

除追求艺术效果的教育自传体小说之外,根据可查到的资料来看,会以学术语言来展示,会穿插着对教育现象的理论分析,以“教育现象或教育故事的叙述———教学或教育理论展现,语言并未得到重视,直接后果是教育叙事风格单一。

体现在:

(1)叙述故事多以描述在教育活动之中所发生的故事为主,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将故事讲完整即可,这便导致读者可能会丧失对论文的阅读兴趣。

(2)“修辞问题,叙事的修辞之中应蕴含着一种意识形态,“修辞者通过‘讲故事’来诉诸某种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迫使’听众接受修辞者的主张,但教育叙事尚未做到。

综合来看,教育叙事,首先是故事,其次才是一个教育故事,没有故事便没有发生在活动中的教育,因此,丰富教育叙事的故事情节,加强叙事风格的美学,是教育叙事所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

(三)教育叙事方式单调,影像学尚未被教育学术界广泛认可

从现有的资料看,教育叙事借助于文本来呈现,以公开发表的论文、教育传记为主,而鲜有教育影像。而在影像学中涉及到教育,主要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艺术学。

“从学科角度来讲,我们的教育研究尚未涉及纪录片领域和问题,从影像的角度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著作和论文暂时缺席。

一些已有的研究也只是在外延徘徊,没有切入中国教育的正题和核心问题。

利用文本处理的手段,是大多数教育研究者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时候,所采取的叙事方式,殊不知利用影像、声音,会更加丰富其研究。

美国著名制片人罗伯特加德纳认为,纪录片能够提供“直接的和不容置疑的一类证据,是瞬间捕捉到的事实,不会因为看法、记忆或者语义解释上的错误而导致歪曲。

215利用影像的表达方式,能够真实展现教育活动,而这些教育活动所有的细节活动,恰恰都是围绕着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关键问题展开。

(四)教育叙事尚未在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丰富的研究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职业教育境领域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当叙事研究被引入教育理论领域,教育叙事研究本身已经不同于哲学、文学和宗教的方式,而更倾向于以一种实践的方式接近教育活动本身,并符合教育这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身。

职业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依然可以做教育叙事的研究,因为教育是围绕人的活动,只要有人便会有故事。

教育叙事能够提供对经验的描述,进而对个人行为的理解和诠释。

若要达到该研究目的,必须要进行教育叙事的研究才可以。

而在如今在该领域存在着空缺,因此,为弥补缺失,提高对该领域对教育叙事的研究刻不容缓。

三、启示

(一)丰富叙事材料,重视多元的故事和利用碎片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的时候,应通过故事和碎片来丰富教育叙事的材料,不能仅依靠文本、日记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故事和“碎片是针对新文化史而言。

教育叙事围绕着个人来讲故事,叙事材料来源于个人,研究者应该要考证故事的真伪,尤其是发生在个人身上非常重要的事件,这便是“证人和“证词。

研究者应该倾听多种声音,辨别事件真伪,以客观的态度叙述出事件的始末。

而重要的旁观者,是一个“证人的身份,他见证个人故事的发生和结束,而“碎片材料,作为叙事材料的辅佐性材料,更是一种“证词,在某种意义上,会丰富个人故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比如照片、报纸报道、电视录像等,都可以作为叙事材料。

“证人和“证词围绕着个人来展开,但又不完全是个人的故事,它是新的叙事材料,研究者应该充分利用新的叙事材料,将教育叙事的故事写得更加真实和富有新意。

(二)挑战传统教育叙事的风格,注重深描和修辞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文学的影响,教育学应借鉴史学叙事风格的成功转型,表现在文本处理和文本叙述中。

首先,从文本分析到文本加工,注重文本的“深描(ThickDescription)。

教育叙事应从简单叙事走向文本加工,研究者在完整把握故事的前提下,阐述自己对文本背后的人物性格、社会组织、地域文化等,以提供合理的解释,具备整体驾驭文本的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重视“深描的作用,“深入到行为的表层之下去寻找积累的推论和暗示的层次,以及意义的等级结构。

其次,注重“修辞,增添文本的美学性。

新文化史的学者注重对文本的修辞,在写故事的基础之上,注重语言的美学价值。

教育叙事应当重视叙事风格,因此便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文字功底,打破学科视角和限制,积极借鉴新文化史所取得的成果。

(三)多元教育叙事方式,增加教育影像

新文化史在影像学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成就,也给教育者非常好的启发,即可以利用教育影像作为叙事的方式。

通过教育影像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改变传统叙事中文本叙事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

教育者拍摄教育影像已有先例,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所拍摄的《米歇尔福柯》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虽然他的研究对象是已逝去的法国思想家福柯,但是汪民安收集了福柯生前大量的视频访谈,可以说综合利用“碎片和影像学,才有了这部实验性的哲学纪录片。

从汪民安教授所拍摄的经历来看,研究者应当注重对平时材料的“碎片化收集,只有丰富的材料做支撑的时候,才能将叙事材料用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此外,研究者应该还要掌握拍摄教育影像和教育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比如把握空间坐标、时间排序、镜头运用等基本拍摄技巧。

而实现这一目标,有两种途径:

其一、是研究者本人进行拍摄,无论在取材方面,还是拍摄效果方面,研究者本人最清楚过程和效果。

其二、是研究者委托专业团队进行拍摄,也意味着需要研究者和导演、制片人进行反复的探讨,以达到最终目的。

第一种方式,在新文化史中已经有先例,在其他领域也有成功的影像作品,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在哲学领域已迈出了脚步。

而第二种方法,看似容易,却也给研究者提出其他的要求,比如和导演的沟通能力、临时处理危机事务的能力等。

(四)重视教育叙事,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叙事研究

职业教育领域应该逐渐形成自身的叙事研究,才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成绩。

具体包括:

(1)一流大学中的教授。

以教授来带动,会形成一支非常强大师资队伍,就在根本上保证了学术质量。

专业的师资力量,有着强大的学术能力作为支撑,或许会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弥补该领域的学术缺口。

(2)致力于研究教育叙事的学者。

对于已经在教育叙事取得成功的学者,应该放宽研究视角,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中的教师、

学生是良好的叙事对象,他们的教育故事丰富多彩,职业“教育行动者接触,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将他们的实践话语揭示出来,担当起教育实践的‘阐述者’。

总之,职业教育要形成自己丰富的叙事研究,积极吸取新文化史在叙事方面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无论在叙事材料、叙事风格,还是叙事方式方面。

一方面,只有丰富教育叙事研究,才会弥补该领域的缺口。

另一方面,借鉴新文化史所取得成功,才能让职业教育的叙事研究走得顺利。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8篇

[摘要]职业教育有别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更强调技能性、实践的操作性。这就从根本上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能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学历学位的高低作为选拔职业教师的基本标准。教师知识体系仍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主,实践环节薄弱,这导致培养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缺乏实践技能,仍需重新学习培训,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所需的技能不能衔接,这就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职业教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建立职业教育合理的教师选拔机制,主要包括严格选拔,注重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与经历,职业院校的老师应定期接受到企业的实践培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从企业选拔职业院校实习教师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选拔机制;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带动我国人才培养的层次化、多样化,职业教育培养大批职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高尖端技术人才、学术型人才等知识密集型人才,从人才储备的完整性、系统性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一个社会人才的密集程度,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同我国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更强调技能性、实践的操作性。这就要求在选拔职业教育教师时,更应该注重教师实践经历与经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学历学位作为选拔职业教师的基本标准。教师知识体系仍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主,实践环节薄弱,这导致培养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缺乏实践技能,仍需重新学习培训,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所需的技能不能衔接,这就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职业教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探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选拔机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构成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办学很重要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普通全日制的教育的,它要求教师要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上,在理论上要具备一定的高度驾驭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教师的招聘与考核不能仅仅从某一方面确定其标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仍然以学历的高低作为进入职业教育领域门槛的标准。教师真正来自于企业的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比例很少,而依据学历的高低作为考核招聘教师的教师队伍的往往具备过硬理论知识体系,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的特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对职业教育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职业教师队伍应该进行不间断的职业体系的培训,才能真正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职业性素养,职业教师队伍实践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才能使职业教育发展真正和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相对接,但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上看,培训的力度不够,培训的形式以讲座、参观为主,没有更深入、细微的了解企业的变化动态,仍然是泛泛的了解这种浅层次的培训。教师在实践技能体系环节的知识储存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培养的状况不理想,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建立职业教育合理的教师选拔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一直以来以学历学位为基准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的选拔用人机制,以这种方式选拔的教师往往有过硬理论知识体系,但实际操作能力薄弱的特点。由于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的缺乏,导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实践实训的能力较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重新设置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机制。

(一)严格选拔,注重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与经历

我国职业教育在用人机制上应尽快出台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职业教育任职资格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用人的新标准制度,把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经历作为硬性的规定写在标准里。在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沿的国家,入职教师基本上需要经过严格的技能的培养并且必须具备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分为企业教师和专任教师,入职前,在主体中学学习9年,毕业后接受年国家认可教育职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教师到企业工作3-5年获得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再到全日制2年获在职4年的师傅学校或专科学校学校,参加“企业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从而具备企业教师资格;专任教师是在完全中学学习12年毕业后,到大学学习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至少实习1年,通过国家考试者,再到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学院进行为期2年的预备见习,成为实习老师,再次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者,才能有资格成为职业学校的老师。德国教师的入职选拔是非常严格而且规范性很强,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在选拔职业院校教师时,也应该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师的岗位设置上,设置企业老师与职业专任老师,在制定职业教师的选拔标准上,应该严格确定实践经历的时间,在招聘教师选择范围上,更倾向于招收工作经验较多的企业人士。随着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加深,企业中有许多有经验的工程师,经过一定的师范培训后,就可以成为职业院校的企业实习实训老师。

(二)职业院校的老师应定期接受到企业的实践培训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29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20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1-83.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0篇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20xx年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xx年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1):81-83.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1篇

摘要:针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 师资结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行政化管理等问题进行,提出了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数量、质量、层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999年以来,云南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等职业院校数、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2009年1月,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5所,其中公办院校27所、民办院校各8所,高职院校数占全省高校数61所的。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3835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数347732人的。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招生人数,云南省高职院校数已占云南省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在政府办学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云南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型企业和社会参与合作办学,现已组建了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广泛参与、跨地区的省级行业性高等职教集团8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4个,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使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短缺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二是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加快云南省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建设、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速度,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三)办学特色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既区别于传统普通高校,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一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二是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或专业方向所需的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调整教学结构,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开辟了校企联合共建的联合办学模式,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办学的规模效益。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云南省高职院校多为近年升格举办或完全新建而来的院校,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水平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教学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招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承载能力,出现了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招生规模发展的需要,师资、仪器设备、实训场所、教室、宿舍等办学条件明显滞后,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很多高职院校难于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教学,难于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在教学中出现了以“粉笔+黑板”式的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

(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省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但目前,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现象越来越突出。一切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现象非常突出,致使培养目标偏移、模糊不清。

(三)教育专业内涵界定不清、专业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专业设置不切实际,盲目性比较突出。不少高等职业院校不考虑师资、教学硬件和教学设施,不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只注重学校的经济收入,专业设置只以近期的社会需求以及人们的职业取向作为根据。二是专业内涵职业针对性不强,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完全照抄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做法。三是专业设置功利化、商业化、趋同化现象突出。为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专业设置交叉重复现象相当严重。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看,传统专业设置过多,热门专业一拥而上,而真正能培养云南经济建设急需的,面向农村和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专业较少,缺乏培养开放型、国际型人才的专业。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达不到要求,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养的要求。目前高等职业的师资结构:一方面是理论型、教学型的教师多;技能型、操作型教师少。另一方面是理论课和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尤其缺乏职业教育专家型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

(五)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模式,“产学研”脱节,缺乏人才培养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使用、教学实训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技能型人才培养受到制约。

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使云南省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树立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

要树立持续、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化整体结构,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当前应将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观念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建立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探索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要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观,在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上取得新突破。高等职业院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趋势,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协调、持续发展。

(二)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职能的科学定位,关键是培养目标的性质定位,突出技术实施型教育,突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性质。因此,定位应突出职业性、行业性、技能性。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还应突出地方性、区域性,把区域性和地方性作为办学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既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可采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双师型”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教学质量提高难的问题。二是可推动现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三是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上就必须消除“学科中心”,突出“能力中心”,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目的。课程模式的设计和开发,要考虑学生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要考虑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开放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分类教学、顶岗实习、仿真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可通过对毕业生追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和形成有利于改进教育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迁移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红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学术研究,2008,(7):66-67.

[2]杨敏恒.“产学研”教育模式下的高职科研体制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8,(4):96.

[3]王广峰.德国“双元制”模式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0.

[4]安博.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2008,(1):133-134.

[5]郭素红.强化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消费导刊,2008,(8):168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2篇

(1)跑市场市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场所,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只会紧随着正常的经济规律产生波动,王小帅在03年毕业之后,加入了一家印刷企业成为基层员工。在职期间,他积极探索市场发展方向,为2007年创办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办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初期,依靠引进的少量先进的印刷设备致力于商业印刷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就紧随市场发展趋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礼品包装领域并相应地引进大量先进设备。调整的结果很快见效,企业产品稳定,积累增加,实现良性运转。2012年,还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博远又新上马了酒类包装,同样斩获颇丰,这两块业务现已成为博远的立足之本。

(2)做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该类产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寿命。包装作为产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王小帅的充分重视。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实,名副其实。具体体现到包装环节,即要使包装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博远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教育、实施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跟踪,使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处于优良和可控状态,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用骨干博远现有员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们默默地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打理企业,日常运转有条不紊,王小帅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帅的挖掘、培养,包括从其他企业引进人才。单枪匹马的年代早已过去,精诚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帅按此认知身体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关心骨干细微周到,最近又在考虑建立内部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是一个很难具象表达的词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看,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能力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教育属于新兴学科,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较空泛,教学手段十分单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为主体,辅之以简单的情景化教学。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校经过各方面努力,开展了“挑战杯”、“诚莲杯”创业大赛及“黄牛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紧缺等因素,这些活动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2.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3.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会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一般只是小组中部分人员合力完成,其余同学则仅仅在完成的作业后面署名,明显没有达到小组实践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失,没有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

三、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输出某个领域的专项人才,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当前专业、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包装与印刷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要充分重视自身技能的应用,更好地达到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标准。

2.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职业素质特点,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摆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3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1-83.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4篇

职业教育论文

科技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变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多重压力,如何使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以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一、商职教育面临的形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杜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高职教育将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将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能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改变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既保留职教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职教育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培养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众多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生产过程及消费中的科技水平越高,人们依赖于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高。离开技术的支持,生产和消费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再多、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知识不断更新,学习伴随终身

知识更新加速.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三至五年增加一倍。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可能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所以,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受教育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否则,注定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此外,高科技的运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人力投入逐步减少,将使就业竞争日愈加剧。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加强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给学生的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由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转向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掌握技术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竞争,促使市场运行越加规范

经济全球化的运行速度在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转移和智力流动在提速.人才的竞争同经济竞争一样,已由国内、局部的竞争转变为国际间、全方位的竞争。经济领域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具备竞争的优势。因此.各行各业对员工尤其是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用工行为更加理智。求职者能否被聘用,或从业者能否被继续聘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因此,人才的竞争将促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成为必然。这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是知识经济运行中的必然趋势

走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相结合之路,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融合,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是知识经济的主力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与企业、科究机构合作机制,一方面能提高学校、企业、科究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是知识和科技成果开花结果的田野,也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高职教育又是知识和科技成果通向企业、通向生产一线的桥梁。只有这三方通力协作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三方的有机结合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高职教育的准确定位

(一)确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要办好、办出质量.形成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观念是第一步。高职教育要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理念.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教学体系的确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本教育显得日益突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办学理念的定位.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体脱在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确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由于高职教育的特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而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及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依据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T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肩负着对一线劳动者不断更新观念的教育和提升整体素质的任务。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职业及职业能力的准确定位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培养出的学生应定位在就业有一定优势、创业有较强能力、继续学习有扎实基础、发展有广阔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知识型劳动者。

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i个方面,即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职业能力结构由两个方面组成.即个体的一般素质和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相结合。能力应该是从业者的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和从业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基础。因此,职业能力不单单是操作技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

(四)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

高职教育就是为市场提供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它和人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同时,市场需求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人、一所学校.其发展的空间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内涵也随之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设置专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旧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科学性、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首先其专业建设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各行业,实现单一的学科教育向学科综合化、模块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五)课程设置的科学定位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突出职业性。突出职业性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从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要遵循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应用为主旨,根据现代的人才观、教学观,结合生产、管理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加强实用技能的训练。要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实现宽基础、多方向的活模块课程结构,做到专业渗透与交叉,从而使课程设置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既有职业性又兼顾适应性。在课程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论上要“够用为度”,职业技能上要“适用为本”。高职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层次,使课程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在补充、更新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所以,依据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好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发展离职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目前.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中间还存在着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内部也存在着重学科性人才的培养,轻职业性人才的培养,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要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把技能型人才视为宝贵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发挥专长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政策导向转变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认识上的偏见。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先进个人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形成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以政府或举办者出资.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职业教育法》颁布已经十余年,从高职

教育投资体制运行的结果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形成保证高职教育投资体制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对高职教育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逐年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目前,各级政府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举办者和出资者.应该履行政府的职责.要解决同一地区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应提高地、市属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公平。二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建设.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效结合。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由国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强化行业、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责权利关系。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形成校企间稳定、互利的办学机制。三要允许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费收费标准.在高职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逐步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收费限制。收费标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设置上限和下限,设置下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必要投入,防止为争夺生源出现恶性竞争:设置上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正确导向,约束不正当的收费行为。此外,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投入,包括社会捐赠和民间投资,并不断拓宽社会投入的范围和领域。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促使产、学、研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真正的合作,建立起最佳的运行机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只有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功能,有效地服务企业,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等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来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很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包括:在专业建设上,建立由用人单位的专家、学校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建设研究,适时开发新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衔接。学校开设课程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设置,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此外,职业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其尽快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通过产教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服务。

有关职业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第35篇

【摘要】对于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的改革应该具有针对性,首先就是要针对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其次就是更好地培养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做好学习与工作的衔接。

在相关的教学改革中,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为基本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其具备为社会贡献价值的能力,从而真正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质量、改革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以及相关的专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它们是由教育部确定的重点专业,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程度上。

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高科技相关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就需要职业教育中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且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做好教学的完善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经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一、教学改革要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

当前的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因此也就导致很多的计算机相关的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

在上世纪,很多的计算机相关的产业还没有兴起,相关技术也不是很发达,因此很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维修或者是系统操作方面的职位就职,但是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于相关人才的要求有了质的提高。

从当前计算机相关的就业市场来看,很多的岗位都更加趋于技术化,比如网络管理维护工作、计算机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

因此在专业教学的改革中就应该认识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否则学生们将会空有一身技能而毫无用武之处。

校方要对应社会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更好地设置教学改革方案,从而做到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走上社会做好培养工作。

二、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应该革新教学体系,而不应该还是用传统教学中的“老三段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因为这些教学方式与内容早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而且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的也只是对于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而对于实际的上机实践的能力却较为缺乏,这样的学生远远无法达到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优化教学课程结构时可以适当地根据当代的需求进行规划,比如可以增设诸如《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对于传统教学中的《操作系统》等内容可以大胆舍弃,对于教学内容的规划主要以实践为主,教学为辅,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掌握的相关技能以及日后的工作岗位,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建立课程体系,立于当下,着眼于未来。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及时地更新,因为当前很多的内容比较老旧,而计算机相关技术又是更新换代较快的技术,因此要不断地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涵盖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习一些前沿的专业知识,从而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眼界。

三、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教学需要

在教学改革中不仅要积极地创新,还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结合本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来做出适应。

在教学时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因为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取说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课下被动地听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因此也就无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教师在革新教学模式时一定要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并且通过有效地“教与“学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果只是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于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会逐渐丧失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作用,比如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或者是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需要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加深对操作技能的印象,或者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基础技能。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着实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也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比如在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靠教学,还要布置相应的实践内容,可以将安装一台计算机作为项目的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再加上学生的亲身实践,就能对相应的内容更好地理解。

四、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改革

对于学生素质能力来说可以分为三方面具体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时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来做出相应的规划。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的掌握,这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还表现在操作技能的掌握,只有在这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就是针对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改革。

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的兴趣,兴趣带动其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整体素质。

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的改革应该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并且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

当前的计算机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虽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改革,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有价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网友世界,2014(08).

[2]张艺,秦学礼,邓松如,朱小平.走进校门是大学生,培养出来的是职业人——高职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04).

[3]丁春明.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4]汤承林.中专类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01).